写作,我一直笃信三条心诀:
写作是一种“学习”行为,你无法爱上学习,就无法爱上写作。
写作是一种分享行为,不能做到“分享”,就很难找到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不能认识到以上两点,写作就难以得到进步。
写作其实是件特幸福的事儿:
某些时刻,我们因产生的一些难能可贵的“顿悟”被转化成文章,就像第一次开单,第一次在打乒乓球中学会杀球一般,自信感爆棚,好像自己完成了什么伟大工程!
或者是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分享出去,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我们会感到“写作”具有了极其重大的意义,越发地想要坚持下去......
我在简书连续写作3个月,4月中旬开始时只有一二百阅读量,赞数寥寥。40天日更练习后,才慢慢开始有了些效果,5月末积攒了4000赞左右,6月份急剧上涨,现已收获7000赞,1800+关注。
3个月来实践的方法和经验总结写成了文集,推荐你关注下——当我在写作时,我在总结什么
而这篇文,主要写个人的写作经验与思考,主要分为以下4个部分:
如何最快得到效果反馈
效果评定最直接的体现是什么?答:赞、评论、阅读量、赞赏。
获得这些效果的核心基础是什么?答:文章得到展现,被更多人阅读到。
得到展现的方法,最直接的就是成为签约作者,或者文章写得实在优秀,平台不得不给你官方推送。当然这也比较难。
其次方法也不错,如普遍的“多投稿专题”“将文章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圈、简书的官方微信群”“多跟简友互动”等等。
但我要说的是,这些都不是最核心的部分。你多转发几个微信群,多几个阅读点击,不代表你的文章就能爆发,反而容易让本就躁动的写作者陷于“急于宣传”的欲望中。
因此导致大多数写作者忽略“真正决定写作成效的是读者”这一核心。相比“宣传”自己的文章,更为重要的是去思考:我的文章如何受读者欢迎?
如写散文能让读者赏心悦目;写观点文能引起读者思考,辩证价值观;实用技巧文对读者的生活有直接的帮助。所以对读者有帮助,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才是写作的核心。
所以,写作的日常,我们应当多思考“生活中的人们都有哪些问题?”“多大群体有这样的困惑?”“这个困惑是否是他们日常的焦点?”。
到这里,我们已经确定了写作的意义:写作是为了对读者有帮助,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爱上学习的写作者才是“成长型”的写作者
在确定了写作的意义后,为了使自己得到提高,我们还需要接着思考如何让写作输出变得更有效、范围更广等问题:
我写的文章对哪些人有帮助?有什么帮助?怎么更有帮助?对多少人有帮助?怎么对更多人有帮助?
就像我写这个文集,目的就是为了给一些写作者提供帮助,为此,我就得经常倾听与观察写作者的困惑,还需要亲自实践得到有效的经验和实操方法。同时为了能够对更多人有用、对更多人有更大的帮助,我必须不断进行写作学习、思考、探索、实践、总结。
因此,我如果无法爱上学习,就无法爱上写作。
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刻意练习
要帮助到更多的人,我们只有不断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而最终习得,都要经过“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刻意练习过程。那写作上的刻意练习,到底练习些什么呢?我有一些方法和经验:
把一个问题研究透
“把问题研究透”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你能把某个理论解释给别人,并且有理论依据、掌握最核心的概念和关联,无论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什么框架内的不同情况,你都能解释得简单、清楚、明白、有用。
比如我曾写过4——5篇关于“自律”的文章,这些文章都不是为了写而写,而是在把“自律”这个概念研究透的过程中,通过写文章把自己的收获和理解的最核心的概念和关联记录下来,对自己是内化,对别人是分享,实则是共赢的状态。
再比如针对“免费的就是最贵的”这个问题,我找到了其中“价值”与“成本”之间的规律后,无论变换怎样的形式,我都能够清楚有效地把道理讲清楚并对读者有用。
为了能够“把一个问题研究透”,你最应该做哪两件事呢?
发散思维,从1到N。很多人其实是懒于思考的,很多写作者在写作时容易就某个问题只做“表象”的论述,我自己也经常是这样,原因就是想偷懒,不想面对困难。但如果不深入去探索、懒得发散,读者很难感同身受,自然难以得到惊喜。
因此针对一个问题,我们应当从起点充分进行发散:“这个事例还会在其它什么情况下出现?”“这个理论还可以应用在什么领域?”“还可以怎样更有用?”
一旦我们进行足够多的练习,便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写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写作难度却在降低。
化繁为简,从N到1。每天接收的无数信息中,只有那么几个是最重要的;同一时间里,我们几乎只能处理一件重要的事;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里,最核心的通常只有一点......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专注力和敏锐度,把多余的信息和次要条件首先剔除出来,只留下最核心的一点。
举个例子,前阵子有个姐姐因为要考试而制定了一大堆学习计划,但她来找我说她的“宏伟计划”才几天就搁浅了。原因当然不是因为姐姐不够勤奋,而是因为效率低下。经过分析,我们得出了失败的原因——“她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效率制定计划”。
又过了一周,姐姐又来找我,说她感到疲倦。经过分析,这次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效率,而是缺乏了强大的目标动力。
这跟写作其实一样,有些人挣扎于无法完成一篇文章,困惑“持续写作被掏空”,对他们来说,写作是一项任务,自然感到十分累人。于是,要么“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怀疑人生”,要么最终放弃。而那些越写越积极,越写越有东西写的写作者,他们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所以他们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敦促自己不断去学习、去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因此,剥离那些多余因素,哪怕它们“重要”,但我们首先要找的是“最重要的那个”。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当我们找出最核心的要点,接着再进行发散思考时,就做到了“剥离现象看本质”,从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一定要有一个核心
刻意练习,一定程度上是“保持长久的有效率的练习,直到习成”。
成功的自媒体或个人,无不都在各个领域有着突出的技能水平。因此在“以精力为燃料,在时间管道内做投入”的竞赛机制中,我们首先需要获得一项立足的技能,这点毋庸置疑,接着再以这项技能作为杠杆支点,撬动影响力。
因此,我们需要经常思考以下这样的问题:
日更100天,我该针对一个领域写,还是什么都不管,就随便写着看吧?
写一个领域,如影评,我该像多数人一样抢流量,还是打磨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刻意练习的核心,是找到一个“高标准”,通过合理准确的投入,最终获得那个高标准的技能或能力。
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写作机制
一个好的写作机制,是锻炼自己思考、分析、总结、表达能力的“刻意练习”的方式,也是建立素材库的绝佳方式。
在此分享我个人的一个写作机制——朋友圈写作。
这其实一点都不令人惊讶,谁不会发朋友圈呀!但很多人不会注意在朋友圈写作的巨大好处。
我几乎每天都要在朋友圈进行写作,朋友圈成了我的一个“云端素材库”,且是最常用到的一个。注意到了么,是“常用到”。素材库的作用其实就是要被我们使用到,如不是,建立再大的“库”也没用。
在这点上,我几乎把朋友圈当成了自己“唯一”的流动素材库。因为我每天打开朋友圈的次数比手机写作便签多,用微信搜索比用浏览器多。很多人都这样吧?
所以朋友圈其实就像是一个轮播器,那些素材每天都要在我的脑袋过很多遍,经常被处理、加工、应用。
这件事做起来也简单。平时跟微信好友聊天,关于爱情观、婚姻观、婆媳问题、学习、自媒体运营、认知升级等等,在信息最即时,“感悟”最深时就记录下来。一来不会丢失信息,得到的文字最准确、信息更完整。二来很锻炼即时归纳表达的能力。
同时,在朋友圈即时写作不能太长,几百一千字左右,难度较低,预示着写完发布就马上会得到反馈,你会特别积极,来自“朋友圈读者”的喜爱和批评补充,会让你的观点和想法,当时就能获得补充的可能性,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当别人用朋友圈刷存在感时,你刷朋友圈却是在练习写作、搜集素材、锻炼思维,怎么都拒绝不了啊!
学会模仿
小学时,老师会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告诉我们许多名人读书读得投入的故事。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就说过“读书十分钟,你就会感觉到津津有味,口水变甜。”我试了,还真是,有变甜!
虽然我后来知道“口水变甜”是因为朗读或默读时因为口渴而分泌更多唾液的原因。但读书这件事,的确让我收获颇丰。
汉语中有两个十分精妙的词汇诠释了模仿的作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
NBA联盟里,许多年轻球员心目中都有一个“偶像”,以至于他们从小就有了进入NBA的梦想,甚至打球的风格都跟自己的偶像极其相似;许多人的爸爸妈妈也许都说过一句话:“你跟你爸爸(或妈妈)简直一模一样”,除了我们知道的基因遗传因素外,更多的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我们会不自觉模仿爸爸妈妈的一些行为,从而真的发生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的现象。
写作中,阅读也往往起到类似的作用。我在上一篇关于写作的文章中提到模仿艾小羊和懂懂日记而习得他们的写作风格。在阅读过程中,你阅读同一类文字或同一读者的作品多了,自己的写作也自然而然镜像了他们。
一个文章写得优美动人的作者,他一定读过许多优美的散文或诗集;一个文章写得特别有逻辑,能够做到言简意赅的人,他也一定读过类似的书籍。
因此,或者是读到像诗词般优美的文字,或者从阅读中感受到思维以及解构的魅力,或者就是一句话让你产生领悟,都要加注标记,甚至要多朗读,时时观赏复习。
写作需要经常思考、总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有时候奋进久了,我们需要停下来享受生活,全身心地活在当下,届时,关于未来和过去,兴许会出现不一般的领悟。
在写了40天日更后,我发现与其日更,不如把数量倾注到更多的质量上,而后我又发现,既然有了质量,何不变成作品?
就如你写了N多影评,为何不来一次经典合集呢,亦或者,港星合集等等。写作不止眼前的匆忙,还有慢下来的更大草原。
感谢阅读!
作者:一只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