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我的孩子好像提前到了“狗都嫌”的阶段,我现在真的有点讨厌他/她,孩子刚出生时,就是我的天使,我很爱他/她,可是现在我对孩子的爱在逐渐消失。
答:
在家长关心的关于孩子教育的众多问题当中,这个问题是相对少见的。准确的说,家长都曾经在心里有过这样的念头,但自己未察觉,或者没有把它当成一个问题。
因为大多数人的反应是,怎么可能呢,除了一些非人类父母,以及有精神疾病的父母,应该没有不珍爱自己孩子的。
我们今天所要讲到的这个问题,不是发生在那少数案例中的父母身上,而是发生在绝大多数相对正常的父母身上,也就是普遍范畴内的爱的缺失。
这个父母群体中,他们最开始在备孕,以及在孩子降生时,都是非常爱孩子的,那时候的孩子在他们心里就像天使一样,他们会把前所未有的温情和柔软的爱给到孩子,不要怀疑,那时候的爱绝对发自内心。
可是,我曾经偶尔在某个帖子的评论区,看到这样的留言:
“我觉得我的孩子现在一点也不可爱,不仅不可爱,还特招人烦,我是不是有病。我有这种想法时,我自己都吓一跳,说实话,我都不敢和别人说。孩子太难教了,什么都和我反着来,更糟糕的是,我的孩子也像我讨厌她一样讨厌我,孩子一回家就锁门。生活太难了……”
然后在这条评论下方的回评中,不乏有同样困惑的父母。看来,这不是个例,而是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
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在他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一书中,分享了这样一段经历:
2008年春节,我去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一位研究国际政治的朋友,突然和我说了一句让我颇感不安的话,他说,你们中国人,好像不太喜欢孩子。我说,我们中国现在讨论的教育问题核心,是我们已经过分溺爱孩子了,你怎么觉得中国人不太喜欢孩子呢?
他说,我从中国相关的网站,和其他媒体中获取的信息发现,中国人经常当众责骂孩子,对孩子的教育经常是用“一只手”的方式进行的。比如有些孩子犯了错误,很多父母就是站的远远的,伸出一根手指大声斥责,显得非常粗鲁。这一根手指的方式,也很像是对孩子的诅咒,这样的方式,我从带孩子到澳大利亚旅游的中国人身上也时不时看到。大声的斥责如果还不见效,很多人就会改成“一个巴掌”的教育。我发现今天的中国父母很有意思,经常表示愿意尊重孩子,平时也比较溺爱孩子,说来好像教育也很西方化了,但另一方面骨子里又完全是东方式的,很容易不耐烦,一不耐烦就喜欢用传统的方式解决问题。我接触到一些已经在澳大利亚生活的中国人也还是这样,对孩子很缺乏耐心……
这位朋友说的话实在让我羞愧,我发现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我曾经在候机厅里看到一位奶奶和妈妈,对绕着座椅奔跑的孩子这样比划着“一只手”大声斥责,令人侧目。可以说,当众责骂和惩罚孩子,几乎就是一种可怕的虐杀。
“你们中国人,好像不太喜欢孩子。”这样的判断,我还真的没有信心否认。在传统中国家庭里,用餐时,长辈先上桌,晚辈后上桌,或者在厨房/偏厅另支一桌,孩子在那里用餐。在中国传统家庭里“以下犯上”是不允许的,不规矩的。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容忍度是有限的(当然全世界的父母对孩子的容忍度都是有限的,但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容忍限度相对更低)。陪孩子耍闹一下,是可以的,但如果孩子再耍闹多一点,父母就不耐烦了,就采取强硬的手段了,这样才能遏制孩子继续作妖。中国父母很计较孩子作妖的尺度,所以才有“得寸进尺”一词。
很多时候,当稍微有反思能力的父母们扩大视野、检视自己在孩子身上所进行的教育时,常常会发觉自己的粗鲁,并没有改善孩子目前的陋习或困境,反而还加剧了孩子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放下食指,跷起大拇指。
在外人眼里,中国人表现出来的“好像不太喜欢孩子”,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父母没有搞清楚两个问题:父母是什么,孩子是什么。
这是角色认知的问题,是千百年来一直根深蒂固的认知导致的问题,角色没搞清楚,后面采取的态度和方式也是走偏的。
父母不能因为孩子无法自己选择自己的出生,就惯性地认为孩子是我们的附属品。现在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监”的成分远远大于“护”的成分,而“护”不仅仅是安全保护、健康养护,还有心灵和精神层面的爱护。
现在的父母,一看到孩子表现出来的陋习,就着急上火,巴不得吼一嗓子或者打一顿,孩子就能把毛病改了。结果是,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孩子。
孩子的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因为孩子是被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刚出生时并没有被丢进社会,孩子是在父母的浸润下成长起来的。
孩子不是电脑,点击一个按钮,就能把不想要的文件删除,操作一下360就能查杀病毒。那么孩子到底是什么呢?
孩子是父母的种子、幼苗,是父母的延伸,更是独立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阳光、土壤,是孩子的守护者,不是提偶人。
中国对效率的重视几乎覆盖到方方面面,比如,医疗筹备、救援行动,包括对2020年新冠疫情的控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中国是一个在短时间内实现综合国力飞跃式发展的国家,在这一方面,中国表现出了举世无双的高效率。可是,教育这件事是最不能高效率完成的事情。
很多父母一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很小就会背唐诗,上小学前就会100以内的加减法,内心就无法淡定了,他们希望孩子能“提前”完成那些本不该完成的功课,好在将来进入正式课堂时,不至于学得那么辛苦。
所以,还需要老师做什么呢?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学得没那么辛苦,老师也比较轻松,唯独鸡娃的父母们压力山大,因为知识教育的责任被转移了。
很多父母都在盯孩子的起跑线,孩子才会走路,就送去上早教班,殊不知父母本身才是最好的早教老师。
孩子上小学之前的黄金六年,是非常值得父母重视和陪育(陪伴教育)的黄金阶段,父母要把握好孩子在这个时段的发展,健全的人格、阳光的性格、健康的体魄,都是在进入体制教育之前,应该打好的基础。
教育是慢的艺术,父母不能提前消耗孩子的生命力。有人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可真正能跑到最后的,开始时一定不是跑得最快的,而那些一开始就冲在前面的,也通常后劲不足而逐渐掉队。更何况,人生不仅仅是马拉松。
任何事业,都要以人为本,尤其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探索内在,教育的所有工作都需要围绕“人的完整性”而开展,而“家庭教育”是教育之路的基础。
现在这个社会,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调皮的耐受力不够,连整个社会对孩子调皮的耐受力都普遍欠缺,只要孩子在公共场所有不妥行为,就会被社会贴上“熊孩子”“没教养”的标签。结果今天的孩子活得谨小慎微,不然会被人肉,被伤害,今天的父母,也害怕孩子犯错从而受到中伤,所以更加管制孩子的行为。
父母对熊孩子作妖的耐受力不够,是因为孩子的行为,超出了父母内心的掌控和次序。父母对孩子行为不能耐受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孩子对父母责骂的耐受力呢?
试想一下,作为成人的你,如果被长辈埋怨,或被上级当众责骂时,相信你的反应,要么是恼羞成怒,要么是心怀愤懑,要么是面红耳赤,总之,你将在心理上很难接受这样的局面。可是你又凭什么认为一个年幼的孩子能承受你的责骂、嘲讽、冷落、打击?就因为你生养了他/她?
如果孩子经常面对父母的责骂,孩子一定会怀疑父母对他/她的爱。一个人如果选择轻生或是反社会行为,一定是他/她从小缺少一种东西,爱。
我们中国人是喜欢孩子的,但是不够爱孩子。喜欢和爱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这是很多中国父母尚未到达的。
也有爱孩子的,但是表达爱的方式,让人(孩子也是人)难以接受,通常表现为“为了你好”。
如果一个孩子说“我不想上学,我不想考试。”估计会被父母教训一顿,如果孩子发高烧生病了,孩子父母一定会让他先卧床休息,先养好身体,其他以后再说。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父母其实是爱孩子的,但是得在遇到不可抗力因素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可是,爱,如果不表现出来,就等于零,因为孩子接收不到。孩子都接收不到爱,他又靠什么能量去完成父母的期待呢?
如果这种“为了你好”孩子理解不来,那么要反思的就是父母了。
中国父母对孩子到底是松还是严,我们要讨论的不能只是应不应该,还有更重要的是,如何、怎样。
如果没有改善,只能证明父母的方法错了,这是作为父母必须要承担的教育责任。国家在稳定了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之后,开始把重点圈在了人与自然,人关乎教育,自然关乎环保。国家现在已经开始对“家庭教育”立法,足见对此的重视程度。
任何一个社会,最大的不公,往往体现在怎样对待各个阶层的下一代上。可是,我们等待制度的变革和落地,这是一条遥远的路。与其生活在无奈和矛盾之中,不如现在就做出力所能及的改善:做一个有耐心、有包容心的父母。
说到耐心,最后再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孩子做了让你火冒三丈的事,你正准备发脾气,这个时候接到一个通知信息,告诉你买的彩票中了500万,请问你此刻还会对孩子发脾气吗?肯定是不会的,因为此刻你有一个好心情、好情绪,在好心情时,哪怕孩子再做点什么,你都不会计较,甚至还会拍拍孩子的肩告诉他“没关系”。
(以上为补发8月5日未能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