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感覺上春節的歡樂氣氛還彌漫著上空,又迎來了五月粽子飄香的家鄉美味。事不宜遲,趕緊籌備過五月節的食材吧。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我特別不喜歡,烚粽葉洗粽葉,撕水草滾水草球,揀米揀豆⋯⋯全部都是令人看見"眼眉毛長"的活兒。所以,我大多时候都以"做作業"為藉口脫身。
"不會包粽子",幸好他又不喜歡吃粽子,我糊糊混混做了人家媳婦兒;"不會包粽子",到街上買幾條回家應付過節,也是是旦旦做了人家母親二十年。
來到異國他鄉,每年春末花開時,大街小巷飄著香濃的粽子味,自然而然一股思鄉情懷襲來。
粽子,是中華飲食文化史中,最受人歡迎的食物之一,它是可以把飯餸合二為一,便于儲存便于攜帶的美食。解開一只小小的粽子,內里包含著大地的精華,两三塊粽葉,可以包裹著四海海米,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包羅萬有。有些人長期以來,把粽子當早餐當午餐,我女兒及她的同學們,都是粽子的擁𧄌,這是促成我"半路出家",下定決心學包粽子的原因。這裡包粽子的材料便宜,但人工昂貴,所以糕粉店賣出的食物便相應提高。
粽子好吃,但准備工作卻是很繁瑣,尤其是烚粽葉洗粽葉,今時今日,我已經沒有"做作業"的藉口了,只好自己硬著頭皮一葉一葉洗。
幾十年來,因為不會包粽子,吃過五湖四海的粽子無數,吃過最大的粽子是肇慶粽,一條幾斤重。要用過去鄉下稱作"老婆乸帽"的竹帽當工具,在帽子上鋪滿到當地山上摘來的冬葉,再加上粽葉,把自家收割的糯米,家里養的家禽,醃製過的咸蛋黃,地里種的豆類等等,全包進去,用瓦缸經過十個小時蒸煮,才能把裹蒸粽蒸熟,一條粽子一家人夠吃一整天。想像一下都會香氣四溢飄滿街了。 吃過最小的粽子是越南粽,一口可以吃两只。至於味道,像二師兄吃人心果,忘記了。
吃過最香的粽子,是南海沙頭鎮粽子。村子靠著路邊,開設了一間以粽子為賣點招來生意的餐館,門前一個廣埸式的仃車埸,建起了一間像我村燒磚瓦窯一樣大小的爐灶,24小時不打烊煲粽子。全村婦女以包粽子為職業,每十只粽子串成一串,用一長粗繩綁住放下大爈膛里,繩子的另一端用牌子標明放下的具體時間,上下這個爐子,要跑上十多級階梯。其實,粽子的材料很簡單,以糯米為主,配合脫衣的綠豆,加上豬腩肉三者包在一起,經過幾個小時煲煮,當客人點吃的時候,廚師使用煎鍋,加油把粽子煎至两面金黃色,趁熱擺上檯,那種焦香、酥脆、軟糯、甘甜,入口即化,怎麼形容都不會過份。凡是嘗過的客人,每人人手買一串(十只)回家,自食或手信贈與家人親友分享。不怕你笑話,在回家的路上,從牙縫里剔出的半邊綠豆也捨不得棄丟,要好好回味呑下肚里呢。
也吃過最難吃的粽子。是那個不用鎖門的年代,生產隊仍延續著吃"大鑊飯"的日子,只是鑊里沒有飯,取而代之的是餐餐吃蕃薯。要過五月節了,隊長也絞盡腦汁,老人們出謀劃策,從歷史上飢荒的年代中,找到了一條餓不死的"秘方",號召社員們上山挖土茯苓、黃狗仔頭回來度日。黃狗仔頭顧名思義,真的像黃狗仔頭,嬸母們把黃狗仔頭削毛、刮皮、浸水、磨絲,滲著蕃薯一起包粽子,那一年的五月節就這樣過去。后來,聽說這還不算最難吃的,有人嘗過用木瓜樹芯,香蕉樹頭包粽子的,那才叫難吃。感謝神恩!幸好我沒有機會吃過這後面的两種。
也有我不喜歡吃的粽子,就是鄉下辦白事,用來拜祭仙逝者的那一種,先別說它白糯米一團,里面沒有任何餡料,還構不成不喜歡的理由,當長輩們帶回家后,用大脾跨過,口中念念有詞:"大吉大利","百無禁忌"。一看到這等動作,胃口即時封閉了。加句題外話,我二叔更誇張,凡遇到村里有白事,他會落力幫忙,但主人家的飯餸、齋菜從不沾口。以後包粽子要留意啦,一定要記得放餡料囉,忘記放餡料就"大吉利是"了。
還有令我生疑的粽子是家鄉灰水粽。小時候,我親眼看見媽媽,從灶膛里挖出用稻草燒過的灰,放進水桶里,再用開水衝進搞匀,過一段時間沈澱,用密篩把灰水過濾出來,用來浸糯米,浸泡過的糯米包粽子,煲熟后的粽子就是灰水粽。灰水粽煲熟攤涼后,用大盆盛起,再加上一大篸稻草灰蓋著,可以保存個多月。到盛夏收割早造禾時,從灰缸里挖出灰水粽子,拍去面上的草灰,解開粽葉后,灰水粽點白糖,吃起來像雪糕冰凉冰凉爽脆的,別有一番風味。但這種制法確實令我疑惑了幾十年,到現在才知道祖輩們用土法提取鹼水,做出純天然原汁原味的灰水粽。現在,灰水粽已經成為一種記憶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瓶瓶的雪鹼水。
過去家鄉的灰水粽子,是沒有餡的,就算沒有餡,中間也放進一條"蘇木枝",煮熟粽子后,中間就像玫瑰花一樣紅,代表好意頭,就是這個道理。
吃過最好吃的粽子,還數家鄉咸肉粽。并非偏心,我列舉下面四點,你便會明白我是否客觀公正。
一、家鄉咸肉粽,用竹葉包裹,竹葉有種特別的清香,夠軔,可以包得實一點,比之蘋婆葉、荷葉、蕉葉略胜一籌。
二、家鄉粽要煮三、四個鐘,粽子內里糯米與咸肉互相滲透,溶為一體,够實、够糯、够軔、够脆、够香,放在家中三幾天都不會變味。
三、家鄉咸肉粽,大小均稱,剛好夠一個人的份量,食量大的可以加多一條,想吃就解開吃,不用等齊一家人才一起吃粽子,實在放便得多。
四、家鄉咸肉粽,有一種特殊的配料,是其他地方粽子所沒有的,這種配料叫紅藍葉,家鄉園頭園尾種滿紅藍,五月節前,把紅藍葉子摘回來洗乾淨剁碎,用油鹽輕炒後,拌勻在腌製過的咸豬肉上,連同糯米一起包粽,經三、四個鐘煲煮後,紅藍變成天然玫瑰紅,一種特別的香味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我可以大膽這樣說:紅藍葉,是家鄉咸肉粽的靈魂;紅藍葉,是家鄉植物中的"松露菌"。吃過一次有紅藍的粽子後,味蕾永遠留下深刻的記憶。
昨天, 就這樣天南地北無所不想,比較來比較去,不知不覺也把幾百塊粽葉洗乾淨了。今天的任務,就是專職裹粽子,煲粽子。
真的,我包粽子是半路出家,我學包粽子,是我伯娘師傅教的。二十多年前,舊金山唐人街上,數我伯娘做工的糕粉店,包的粽子賣得最多,不少人還偷偷來學師呢。
今天,算我識少少扮代表吧。
今年端午節前,我要完成三百條粽子的任務,分两天完工,開工囉。
這是給幼兒園學校包的家鄉咸肉粽
提前4天或一周,把豬腩肉買回來,用鹽焗雞粉按比例腌製,放進制冷冰櫃保存。
提前一天烚粽葉洗乾淨粽葉。
家鄉咸肉粽與咸豬肉、咸蛋黃、蝦米、臘腸、江瑤柱、綠豆、花生、栗子、糯米,都是非常夾味的。
家鄉咸肉粽的主角是經過腌製的咸豬腩肉。
家鄉咸肉粽的糯米,洗乾淨后用清水浸泡約一個小時,泌乾淨水后,用少許鹽、油、白糖調味拌匀。
喜歡花生的,事前把花生煲熟,洗清花生的顏色,涼干后放在糯米中拌匀。
包好粽子后,用大煲大水浸過粽子面一寸,大火煲滾一個鐘後,調至中火煲最少两個鐘,間中要加水3一4次,才可以收火撈起粽子。小心安全,煲粽子時不能離家走遠。
家鄉咸肉粽成品
這是家鄉咸肉粽的靈魂:紅欖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