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浓的年味,藏在最久远的记忆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这个不再将满桌佳肴、一身华服当作过年标志的年代里,走亲访友却始终是不可或缺的节目。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此刻遥想当年,记忆最深的,还是农历新年时去外婆家的种种场景。


                          吕村

从初初记事起,大概3-4岁的样子吧,外婆家的概念就是一座逶迤的黄泥山脚下的一间矮矮的土坯房。长大了才知道,那是舅舅和小姨“上山下乡”插队的地方,一个叫“吕村”的知青点。

只记得,那时去外婆家,要坐很久的车,下了车,还得走很远的路。

那种记忆里,往往充斥着尖利呼啸的北风,以及阴冷灰暗的天空。

还有中间隔着的一条寒光粼粼的大江。过江大桥架起之前,想去到对岸的吕村只能靠摆渡。

这些现在看来的种种不便,当时都无法阻止新年到来时我的父母直奔那个小村落与外婆一家的团聚。

一直记得,每次到了渡口,小姨都会等在那里。

那个时候没有电话,如果有事需要联系大多只能靠写信。一句想要诉说的话,大概几天后才能到达对方的眼前。

现在想来,每次小姨必定是在刺骨的寒风中等了很久很久才等到我们的。那种望眼欲穿,左等右等迟迟不来的忐忑,想必在已经习惯了移动电话时刻监控行程的现在的我们来说,是太过遥远的往事了。

长大后也才知道,能这样痴痴地等着你的人,非至亲至近之人不可。

而那时,懵懂无知的我,每次见到小姨,都只会关注她手上是不是拿了一串早已盼望了一整年的小玩意儿。

那是些小得不能再小的竹编。有时候是小篮子,有时候是小箩筐。这些究竟是拿来做啥用的,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那时对所有小事物都感觉格外亲切的我,把这种小到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小东西,当作一种过年的标志。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种标志象挂在眼前的诱惑,和新衣服压岁钱一样,能让小小的我在尚不能感知岁月艰辛的年龄,憧憬一整年,然后在农历新年那短短几天里感受一些新奇和富足。

小姨自然懂我,自然会第一时间把小玩意儿们放在我手上。于是,一路的欣欣然之后,远远地望见喜盈盈立在门外的外婆。

过年,不就是,在外的人一路奔波只愿早早归家,等待的人翘首以盼,仿若心里渐渐盛开一朵花。


                          镇海

我上小学前,舅舅就去了宁波镇海工作,后来小姨也去了县城工厂上班。于是,外婆搬去镇海和舅舅住,从此,在吕村的外婆家变成了在镇海的外婆家。

外婆离我们更远了,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也换成了火车。

节假日的火车特别拥挤,年底就更不用说了。

那时候好象火车的座位就是靠抢的,所以每个人都在挤,谁先挤进去谁就可以“坐”火车,晚了的话那就只能“站”火车了。

可怜我一个小P孩,也挤在“抢座”大军中。有一次人被推着往上走,身上背着的包却被往后挤着,慌得我急急喊老妈:“妈,包。。。妈,包。。。”

等到终于上了车,一切都恢复平静之后,爱促狭的姨夫揶揄道:“我以为你刚才在喊‘卖报卖报’呢。” 气得我直甩白眼。更可气的是这个段子在以后的几年里一直被当作笑话提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可是,就算有这样的笑话,也不能阻挡我去外婆家的热情。寒暑假时陪伴在异乡的外婆也许只是一个借口,更让我欢喜的是在那里结识的一些新伙伴。

外婆眼中不怎么好相处的舅妈,对我却好得不得了。会带我走遍她娘家亲戚,甚至会带我去她上班的地方。在那里,认识了一些小伙伴,听他们讲拗口的宁波话,听多了有时也会说上几句,所以,宁波话是我除了家乡话以外第一种听得懂说得出的方言,虽然现在很久很久不听,已经很生疏了。

年岁渐长的我,渐渐不再热衷于找镇海的小伙伴们玩了。只是每逢农历年,还是会去跟外婆住一段时间,哪怕只是静静的陪着她说说话。直至高三那年,老人家过世。

那年之后,一直没再去过镇海。外婆不在了,就不再是外婆家了。

                      吕村

从此,都是舅舅一家来我父母家。一则是探望姐姐姐夫,一则是回老家怀旧。

每次,舅舅小姨都会约好了一起去吕村。

这次,我也跟着去了。

印象中的路途遥远,已经缩减为半个小时的车程。

印象中要等很久的渡船,也早已被一座大桥替代了几十年。

印象中每次都要经过的小竹林,和每次都有一群大鹅挡着我去路的池塘,都还在。

只是,竹林好象小了很多,池塘也已是冬季干涸的荷塘,只剩下几枝干枯的荷叶在风中萧瑟。

我们都在寻找当年外婆一家住过的土坯房,心存侥幸地想,也许还在的吧。

曾经要花很大力气才能爬上去的阶梯,怎么现在看上去两三步就能过去。

曾经看上去很高大的后山,现在看来也只是一个黄土坡而已。

那个可能是当初外婆家所在的地方,已经立起了一栋小楼。

那几间经不起风雨的土屋,想必是早被推倒了的。

看着那栋安静的小楼,一行人也只能承认,历史,终归是历史了。

时光和人一起渐渐老去,而记忆在悄无声息地沉淀。

那种不会因距离的遥远,时间的逝去而淡忘的亲情,才是一种永不会消散的年味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创 杨林道 (作者简介:杨林道,原毕业于广西民大文学院,现任职于广西天等县信访局,闲暇之余喜欢用优美的文字...
    天等杨林道阅读 231评论 0 4
  • 大学毕业的第一年,我在这座陌生的城市踽踽独行,两点一线,朝九晚五,似乎永远没有停下来的痕迹,只有商场橱窗换上穿着红...
    栗子咸咸阅读 610评论 6 16
  • 端午这天,吃完午饭,顶着火辣辣的骄阳出发,就怕碰上节后返城的拥堵。可绵延的车流在大成桥还是不期而至,果断的从镇碑...
    芥子阁主阅读 686评论 0 0
  • 我有三个舅舅,一个小姨。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幸福的人, 因为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我的大舅,曾经是医生 记忆里...
    典当红尘阅读 137评论 0 0
  • 又是过年时,回老家过年的姐妹俩蹦蹦跳跳的,如出笼的小鸟。无名的野花,沙子,小狗小猫,田野里的牛。。。。。对一...
    春半去还家阅读 5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