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看了校长推荐的一部影片《我是马布里》,连看两遍感触颇多,在这里从几个角度说说我的收获。
一、优秀的父母才配得上优秀的孩子
马布里,一个从贫民窟走出来的孩子,抓住了篮球这百万分之一的机会改写了家族的命运。成功的确是源于他的天分和努力,但更离不开父母的一如既往的支持和鼓励。作为人生的启蒙导师,马布里的每一场比赛父亲都没有缺席,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不断的提醒儿子“团队怎么取胜?”“比对手强大”“比自己强大”“什么是好领袖?”“让你的队友更好”……这让我想起了《摔跤吧,爸爸》里面的那位父亲,一样的让人心生敬佩。而母亲的理解与支持一直陪伴着马布里,纵使万般不舍孩子远走他乡,但是知子莫如母,她选择了成全。
每个父母都渴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但是如何爱孩子,成就孩子也是一门学问,只有优秀的父母才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
二、领导力
郑教练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角色,他在剧中有很多的句子堪称经典,“这个世界是心想事成的,问题是你想没想,得冠军不是口号,甚至于不是目标,是信念”“集体,谁都看不见,就看拳头了,团队是都得看见,都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他,领袖”“任何一件事情开始之前,没有人会相信,不破不立,必须改变”……作为北京队的教练,他慧眼识珠,发现了马布里这匹千里马;他敢于打破常规,拥抱变化,摒弃所有的不合时宜的坚持;他知人善任,让马布里最大化自己的价值,缔造了北京队逆袭的神话……
作为一个领导者,首先要以德服人,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带动团队,郑教练做到了,马布里也做到了。作为特聘外援,马布里没有搞特殊化而是扎扎实实的一起训练,帮队友振奋士气,专注研究战术,揣摩对手,主动挑起大梁,成为团队的精神领袖。作为一位老师,在领导一个班集体时,亦是如此,我们要努力的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影响力,统一大家必胜的信念和信心,发现班里的领头羊,发掘出每一个孩子的最大潜能。
三、电影课程
这次全校师生和家长一起观看电影,谈论马布里精神,写观后感,是谈校长的一次很好的课程设计。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当中,电影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素材库。看电影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绝佳途径。一部好的电影不仅能够提供视觉听觉全方位的感官之美的享受,而且总能让人脑洞大开,带来精神上的全新体验。而如果我们的学习,能够和看电影结合起来,将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
目前电影课可这一块儿做得最成功的应该是今日学堂了。张健柏校长曾经说,电影课是生活的模拟和再现,浓缩了很多的生活的精华和世界的真相,是最好的教材,比课本好了无数倍。 的确从电影课当中可以学到了很多东西:(1)电影所反映的国家的文化(2)不同阶层的人的肢体语言、行为方式以及处事的方式(3)关注对话的细节获得信息判断人物性格特点及思维方式(4)通过前面的语言去推理任务和后续发生的事情(5)向高阶层的人学习如何做事如何处理遇到的问题(6)学会关注人物心理的变化,关注人物的价值观。
这种电影课,是今日学堂典型的思维课程和行为课程,通过电影来展现日常生活当中不可能发生的典型案例,给孩子展现一个宏大无比的世界,来开拓孩子们的思维和眼界,让他们理解跨文化。所以即使身处大山,孩子们的思维和眼界都会培养成广阔的世界思维,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不出门、知天下”,关键是有眼界、有思维、会学习。
电影是个非常好的资源库,可以与我们的各个学科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延伸。如果愿意尝试,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结合点。也许我们没有张健柏校长那样高的思维水平,能够把一个电影分析得如此透彻。但至少我们可以借鉴一部分内容并向自己的学科进行靠拢。
早在十几年前深圳市的南山外语学校,英语电影课的模式已经非常的成熟。把原版的英语电影片段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素材运用“赏、析、模、演、配,编”等6个教学步骤开展教学活动。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文化为主轴,以语音为基础,以艺术为升华,通过电影模拟真实的语境,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以达到24字的培养目标,“电影语境浸润,文化艺术熏陶,语言能力培养,人文素养提升”。而且他们还编写出版了,全国第一套的英语电影教学校本教程。
还有语文界的名师张祖庆老师,聚焦电影与写作,带领学校教师团队,打造了特色的电影欣赏课,微电影写作和电影遇见书等电影课的课程内容。记得在参加自然恩典醒狮教育论坛的活动时,在中场休息和每次分享开始之前的间隙里,主办方都会很细致地插播一些高质量的视频短片,或欣赏,或启迪,都给人以美轮美奂的享受。心平老师也提到,自然恩典的平台也将在后续整理出世界上最优秀的电影资源以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在现在互联网教育时代, 一个学期吃透一本教材的时代终将走出历史舞台。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宝库,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自己的支点,撬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呢?也许,我们会成就更多的马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