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贾母是否想促成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
书中第二十九回,有这样一段。
端午节气贾府打醮,张道士给宝玉说亲,惹得宝玉和黛玉生出一番口角,宝玉气恼了要摔玉砸玉,黛玉气恼了剪了宝玉通灵宝玉上的穗子,过了一日,两人未见和好,贾母
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嚈这口气。”自己抱怨着也哭了。
“不是冤家不聚头”这个俗语,是贾母最明显的一次暗示,除此之外,现在都认为贾母想促成宝黛婚事,也只是索隐而得出的结论,书中并没有地方有明显的暗示或明示。
二
贾母疼爱贾敏就一定会疼爱黛玉?
林黛玉初进贾府,贾母对黛玉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贾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贾母,“独”字表示独一份儿,就疼贾敏一个人,如果是“最”字表示贾母对子女们都疼爱,只不过最疼爱的是贾敏。
但是“爱屋未必及乌”,所谓“一代隔一代,一代保一代”,黛玉毕竟已经隔代,更何况是林姓,外人家的。黛玉初进贾府见到宝玉,宝玉看到神仙似的妹妹都没有玉,便来了性子摔了通灵宝玉,贾母赶紧哄宝玉,如下
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
为了哄自己的亲孙子,就拿外孙编一个谎。
晚上安排房舍的事情时,贾母见黛玉只带了一老一小两个人,便把自己的一个二等丫头鹦哥(后改名紫鹃)与黛玉,其他的下人一如迎春等。贾母有八个大丫头,除了一个袭人侍候宝玉之外,还有七个大丫头,但是舍不得给一个,只给了一个二等丫头。贾母待黛玉还是疏远的。
五十七回,宝玉和紫鹃谈话,紫鹃才知道近日贾母命人每一日送一两燕窝是宝玉暗示的,而不是贾母主动想起来给黛玉养身用的,更不是贾府中其他能说得上话的如王夫人、凤姐主动送来的。
同样在五十七回,紫鹃哄骗宝玉,说林家人明年就要接黛玉会苏州老家了,宝玉便发了魔怔,林之孝家的来探视宝玉,宝玉听到“林”字就越发癫狂起来了,贾母忙安慰宝玉说:“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人来接他的,你只放心罢。”贾母为了哄宝玉,这番话也是够狠,虽然古代的女子往往不被认为是家族的继承人,但毕竟林黛玉还活在贾家,况且黛玉又满身是病,在讲究忌讳的公府贾家着实是不应该。
贾母疼爱贾敏是不假,但肯定不会像疼贾敏一样疼林黛玉。
三
贾母关心黛玉越勤,越暴露出问题
宝钗来探望病中的黛玉(四十五回),建议黛玉吃点燕窝粥来养身体,黛玉并告知自己的烦恼,燕窝虽然易得,但是自己身上不好,年年请医、熬夜,各种药材,都闹的天翻地覆了,现在又要吃什么燕窝粥,免不了下人们嫌弃自己多事,况且自己又不是这里的正经主子,投奔贾家来的,何苦让别人背地里咒自己。贾母疼爱黛玉,但是下人们觉得黛玉不是贾府的正经主子,仍然嫌弃黛玉多事。
五十八回,因一个老太妃薨逝,贾府随班按爵守制,贾母等诰命夫人要去守灵,托请薛姨妈照看大观园中的姐妹,贾母去守灵之前千叮咛万嘱咐托薛姨妈照管林黛玉,为什么如此,因为贾母知道家里管事的女主人不在了,下人们一定比平时轻狂,待黛玉一定更会轻慢。
贾母过寿诞(七十一回),贾家同族中的喜姐儿和四姐儿来拜寿,贾母见这两个女孩儿长的好,又会说话就留在园子里,晚间人散的时候,命人告诉大观园中各处看管的婆子们,照看喜姐儿和四姐儿要像照看自己的家的姑娘们一样经心。
“我知道咱们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未必把他两个放在眼里。有人小看了他们,我听见可不依。”
贾母自己也很清楚贾家的这些个下人们嫌贫爱富,不是自家的正经主子就不会放在心上。所以,这三件事就能看出,贾母必须要亲自关心黛玉的状况,贾府中的下人才会把黛玉当一回事。
宝黛婚事,贾母暗示的并不多;贾母也不会像疼贾敏一样疼黛玉;贾母疼黛玉是因为贾府上上下下男男女女没有几个尽心尽力地去关心和爱护或者是根本没想着去关心和爱护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