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没有第二志愿,或者也可以说第一志愿以外的所有都是第二志愿。通常人们的第一愿望(首选目标)不能达成的时候,他就慌乱了,他就会以一种报复的方式草草将此事了结。一个例证就是年轻人在选择对象中所表现出来的丧失理智,他/她最为[暗]恋着的那人如果不能给其肯定的承诺,那么就失了方寸,总觉得四处的不顺眼,一切都显得那么别扭,最终常会以一种极其随意的方式将自己轻率托付。挫败感对人的情感打击,让人走上偏执——或者[可同情而不可鄙视的]堕落。
由慎独、得失还可以引申到关于体面尊严一题。在每个集体之中,总会有一些生存力旺盛的不顾尊严者,他的举动行径,但凡存有一点羞耻心的是如何也做不出来的。在这个大家熟悉的环境中,这个当时,他的骨头不够十六两。然而当社会法则只剩下了生存法则,无暇顾及道德品质的高下时,也许正是这些人,将来享着优越的资源(虽然那时在那个环境中他也许因同样的伎俩而无尊严),但回到先前的集体之中,他用这种资源做资本,似乎从体面中绽放了更大的尊严。笑贫不笑窃如果说是一种业已形成的风气,我们在衡量的时候,是否还会追问一下出处?
前面的问题里还没提到幸福。动物的感觉我们不太清楚,但是只要不饿肚子、身后也没有捕食者,大概总不至于痛苦。但是人就不一样了,幸福之路坎坷【注:我不认为回忆起来或者展望起来的幸福是真幸福,幸福必须是在当时发生的——即在你感觉到促成幸福之物存在之时你所感到的幸福。请注意,因为对比以往或是展望未来而因“此时此地”所感到的幸福,与回忆起来的或推断的将来的幸福,是有区别的。幸福是感觉之一;感觉之外都是中性的东西】。为了幸福(自由、生活)而付出如果是值得肯定的(在一个公平、正义、法制健全的社会,个人目标可以成为谋集体福利之驱动,也就是野心在竞争中增进社会利益),那它一定包含在下述的某个理解基础之中:1.得到的回报有可能大于付出,我们怀有这样理所应当的希望,就像种下一粒种子收获一棵大树一样,存在一个不等量的转换,否则,努力没有意义;2.辛苦与甜蜜是不能中和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苦和甜加在一起,看它是不是比不苦不甜多出来别的味道,并且这种味道很有价值;3.付出是一种无形,而收获是一种有形,以无形变成有形,不能仅从数量上进行比较:4.存在时间上的先后,童年辛苦结果老年幸福,我们拥护这样的作为,而谴责童年享乐老年受穷,看来是时间上越靠后的东西更有意义;5.流通量的观点,不计较付出与收获的比例,从你身上经历的付出、以及你所获得的回报,两者加起来的总量越多,你的生活越是精彩;6.创造的观点,你把自身具有的东西,通过实践转化为另外的东西(以付出和回报为展现),这一过程本身不需要再用其他的衡量,行为就是意义。
这样六点有可能是单独作用,也可能是搭配发挥作用的,它是我们鼓励进取,评价行为的依据。而所谓格局,就是我们在哪些事物中用着心。在这个既定的且可以修炼的格局中,人们应该把财富、事功上的全部成就看做一种基本的途径,而不是目的——他要用这些成就来使精神变得高贵,成为思想的密友;如果在祛除了各种有关实利的熙攘之后,他的生活仍是充实的、仍能拥有一个丰厚的自我,就是我们真正应该敬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