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五一小长假,距离中高考的时间是越来越近了。考生们争分夺秒、紧张备战,考生家长们,似乎也紧绷着一根弦,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甚至比孩子表现得还要紧张、担心,家长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为孩子加油助力,本期节目记者深入学校和心理咨询中心,与家长、考生和心理咨询师面对面,希望助各位考生和家长一臂之力。
陈丽是一位中考生的妈妈,她说,这段日子除了各种努力,保证孩子的日常生活料理,做好孩子“后勤保障部长”之外,还时常为孩子的情绪状态操心,因为初三的孩子都是处于青春期的“特殊群体”,本身就有很多“不可管束”的地方,很多妈妈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就很焦虑,觉得一方面学校应试教育抓得很紧,孩子课业负担已经很重,每天在家并没有太多和孩子交流的机会,孩子也不愿意多说,很多时候难以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马虎作业、草率拖拉,故意对抗父母、老师,沉迷手机电脑游戏,男女孩交往频繁,QQ群聊,自我封闭等现象,通常是这些青春期孩子为了缓解内心压力而经常使用的方式;所以,妈妈们都感到很矛盾,又很无奈,这种焦虑的情绪伴随着考试临近,变得越来越明显,整天跟孩子“斗智斗勇”,不仅身体累,而且心也很累。
陈丽【录音:不知道孩子怎么样,我心里也感觉特别紧张,早上早早起来,最晚六点半起来给孩子准备早点,让他尽量吃好点,早上上课有精神。下午回到家,我也是按时六点钟就把饭做好,让他进门就吃饭,吃完饭就开始做作业。大概是七点钟开始做作业,一直要做到十一点钟,就觉得孩子也特别辛苦。但是作为初三的学生家长,我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有没有,我们家的孩子本来就面临中考了,但孩子一回家就抱着手机看,偶尔跟他说,孩子还不耐烦,他还跟我顶嘴。我有时候也不知道该跟他怎么交流,对我困扰挺大的。】
就这位中考孩子妈妈的问题,记者采访到了酒泉心聆心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张彦芬 录音(4分20秒):
【录音:到中考和高考前,到我这块来咨询的也挺多的,大部分都是因为焦虑的情绪引起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发现学生家长焦虑的情绪比孩子焦虑的情绪实实在在多的好多。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正确的对待,至少要掌握几个方法。比如说学习成绩的波动,内心的焦虑都可能让孩子对学习、对考试失去信心。那这个时候,孩子就需要家长的沟通支持,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怎么帮助呢?首先就是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树立信心,告诉他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其次,可以陪孩子适当的做一些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自信心,放松心情。最好就是比如周末,休息的时候,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公园、绿地跑跑步,呼吸新鲜空气,增加肺活量。让孩子看看外面美好的环境,心情也会愉悦好多。对孩子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家长要想减压,首先就要从自己开始找原因。现在很多家长就是只要家里面有考生,这个家里面的关系气氛就是非常焦灼的,不正常的。所以说,这个中考和高考马上就开始了,孩子和家长的压力也确实是比较大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样合理的对孩子进行减压,这就是家长要考虑的。首先要把自己的情绪稳定住,如果我们家长自己比较焦灼,慌了神,那么我们传递给孩子的信息也是非常焦虑的信息,这就会对孩子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家长一焦虑,孩子就没了主心骨,“呀,我会不会考好?”他会反复考虑这个问题。所以说,家长就要稳住神,放松心态,不要过分焦虑的话,我们的孩子在家长的情绪投射上,就从容、淡定的应对考试。另外,要让孩子知道,家长是支持他的,家里的人都是全心全意支持他的,就让孩子有一个合理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首先就包括我们的家长,有了社会支持系统,孩子的内心才会强大起来。你不要经常说:你今天复习了没有呀?你今天学习怎么样?模拟考试成绩怎么样呀?到这个时候就再不要问这些问题了。有的时候,孩子回来,可能需要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相应的给孩子提供一些,但不要搞得家里面什么声音也没有,有的时候,沉默是可怕的。会对孩子的心理构成更大的威胁。另外多给孩子一些信任和自由的空间,回来以后,不要督促他,你看还有几天几天了,你赶快要做这个,赶快要做那个。如果孩子他回来,他也很疲惫嘛,大人上一天班回来也挺累的,不要说孩子。所以他回来,家就是一个安静的休息的港湾,回来让他休息会儿,不要让他尽快的投入到复习中去,这个时候就是根据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情况来把握这个度。像高中的孩子,他自己是个什么情况,他自己都是知道的,所以家长在这方面,我觉得没有还要过分的去督促他。管好自己要管的,关心好自己要关心的,就可以了。另外就是家长在这个时候,用心去陪伴。这个时候,家长对孩子饮食是特别关注的。我的建议是高考前,一到两个月期间,就定一个合理的膳食食谱,不要给他可以的吃特别好的东西,吃上以后机能也不一定能够适应,顺其自然就好了。】
中考、高考马上就要来临,相信每一个学生从心里都是希望自己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确保孩子不缺失父爱、母爱,考生心里就有谱,就不会因为怯场而犯大错,因此,家长只需做个平常的爸妈,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考生就能轻装上阵,发挥出他们应有的水平。
肃州中学高三学生 录音:(2分32秒)
【高三(1)班 陈志刚:有的时候,我父母会拿别人或者同事的孩子作比较,说考不上怎么怎么样,无形中带给我压力。就感觉自己本身可以,但他们不认可,我觉得就是无声的陪伴吧。
高三(1)班 李朝新 :高考(前)的这段时间,心情肯定比较烦躁,回家以后有些情绪在所难免,想请自己的家长能够体谅。
高三(1)班 吴丹:我爸和我妈就是比较关心我,因为高三压力大,他们也不会因为你这次成绩没考好,给你过多的压力,就只是说,你找一找原因,再把分往上提一提,不会告诉你,你这次又没考好什么的。就是相当于开导我,而不是给我压力。至少在家里不会觉得很压抑,想对他们说,辛苦了,每天早上起得比我还早,给我做早点,很辛苦。
高三(10)班 蒋卓阳:就想给他们说,不要操心的太多,自己能做好。
高三(10)班 李雪:就跟平常一样吧,不要突然间特别关心或者是特别满不关心,就跟平常一样就行。
高三(10)班 段生超:稳中求胜,相信自己。最近也有点担心,就是回家以后,和他们多说几句话,让他们不要担心。
高三(1)班 段舒桐:在最后的50天,就是在加把劲,向自己的目标再冲刺一下。父母对我也特别关照,就感觉比我还紧张,对我一直就是很关心,对学习方面很促进,生活方面我父母就给我全部包管了,让我潜心学习。我想说,爸爸妈妈辛苦了,我一定考上自己的目标大学,给你们算是一个圆满的句号吧。】
家有考生,确实比平时要紧张一些,肃州中学心理老师、生涯规划师刘慧萍说,作为家长,再紧张也要绷住,再着急也要平和,再渴望孩子考个好高中也要根据孩子的实力来决定,万不可过度紧张自乱阵脚,把孩子也拽到紧张不安的情绪中来。
刘慧萍(录音4分10秒)【录音:我理解为家长的焦虑是源自于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很高的期待。比如说,我们的(学生)家长现在学历和认知水平都不错,很多父母没有上大学的,他就期望自己能考一个好的大学,或者自己的大学不是那么出名,他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一个名牌的、更好的大学。这是一个期待,另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我觉得焦虑源自于这些。(记者:就是对自己孩子有一个比较高的期待,害怕这个期待落空。)是的,这个期待,与父母的期待,他会移加到孩子这块。(于是呢,他希望孩子能够全力以赴)是的,比如说,像你刚才说的,孩子回到家了,他每天24小时,大量的时间在学校,回到家,家是一个安全的放松的依恋的这样一个地方,比如他去臭美、听音乐、放松,很舒适的在床上躺一会儿。有些父母可能都不太能接受,觉得都还有50天的时间了,你怎么可以如此放松,不在意高考的状态呢?我觉得是这样,父母一心一意的比孩子还着急,期望孩子考一个好成绩。(但是当时家长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去叨叨、去督促,很可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或者说,家长如果是流露出这种焦虑的情绪,会让孩子也觉得压力很大,好像这个事情有多么严重,看把我爸妈都愁成啥样子了,成绩如果不太好的话,孩子会有一种负罪感,反而更有压力。)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说,焦虑是会传染的,如果一个父母有那么高的期待,但看到的孩子不是像他所想象的那个样子的话,一定会跳出来干涉,横加指责。这个时候,我觉得父母需要转换一下他的角色,就是说,别充当一个老师,不要老是在孩子面前督促,妈妈做好妈妈,爸爸做好爸爸,是一个爱的陪伴着、守护者。就够了。老师在学校里面已经做的够多了,所以呢,如果孩子回到家,再感受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想老师那样,他一定会逆反的。(那您刚才说的,妈妈要做好妈妈,爸爸要做好爸爸,具体来说,家长要怎么做,才是给孩子加油而不是给孩子施加压力呢?)我觉得就是一种正常的状态,比如说爸爸妈妈各自做好他们的工作,然后心情愉悦的回家,各自在家就是一种正常的休闲的、休息的状态。然后不去过问孩子的学习,只是一种常态陪伴就够了。因为这种过分的关注,总是去问,你今天怎么样?然后说一些关于高考考试的话题,孩子会很敏感。因为他本来就神经绷的很紧,孩子会紧张,他就觉得有些地方是很难突破的。有时候会出现,一次考试就让他的情绪很低落,然后考好了又开心,考不好又担心老师、父母会关注他的成绩,他自己就会很焦虑。所以父母的过分关注,就会引发孩子的焦虑。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之间,它有一个耶克斯-多得森定律,就是说当你有了一定压力的时候,会督促着你的学习成绩会很好,当你的压力达到一个顶峰的时候,压力过大,你的学习成绩反而效果不好。那么我们就保持在一个正常的状态下,你的期望和你付出的努力成正比的时候,学习成绩,最终的效率反而是最好的。】
在采访中,记者深深地体会到,青春期的孩子很忌讳高压环境,父母们最重要的是记住四个字: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实力,相信孩子的付出,要告诉孩子:不管发生什么,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当孩子在家里为中考和高考而拼搏的时候,也请家长们放下手机、远离电视,既给孩子一个高质量的陪伴,也为他们树立好榜样。孩子是会被父母的支持与信任所打动的,可以迸发出无穷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