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觉得心理学里的“高自尊”就是自大,应该怎么和他聊这个概念?
1.心理学的“高自尊、低自尊”里的“自尊”,跟我们中国人一般说的“自尊心”的“自尊”不太一样,英文叫self-esteem,简单说可以理解成一个人的自我喜爱度,是否自己肯定自己、认可自己,所以“高自尊”有点像我们说的,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
2.高自尊其实是个优势特质。高自尊的人做事更有主动性、愿意坚持自己的想法和信念。高自尊对某些职业来说特别需要,比如销售,频繁被拒绝对他们的负面影响不会那么大。研究也证明高自尊和一个人的幸福程度有关联。
3.说到“高自尊”,绕不开“鼓励教育”。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纳撒尼尔·布兰登发表了题为《自尊心理学》的论文,指出“自尊感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个人的不良行为和问题行为都来源于低自尊”。这个理论打动了许多人,从此,人们开始千方百计赋予孩子们自信,反对任何打压孩子的教育方式。比如学校举办比赛时不再有名次,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奖杯做纪念;老师们批作业和试卷也不再用红笔,唯恐伤害孩子们的自尊。
4.“高自尊”也对美国社会影响极大,甚至可以说塑造了美国人的精神。1980、1990年代,“只要你相信你自己,那么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爱人先爱己”成为了美国社会的流行语。后来有人把这个叫做美国社会的“自尊运动”。
5.今天谈论“高自尊”这个概念,如果还停留在“鼓励教育”,那就显得落伍了。早就不断有人质疑“高自尊”的积极影响被高估了。证据集中在自尊跟学业成就的关系,许多实验比较了高自尊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和普通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结果发现,高自尊并不能保证高学业成就,有时,甚至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即保护学生的自尊反而让学生的表现更不尽人意。最终有研究指出,应该是高学业成就才导致了高自尊,而不是“高自尊提升学业水平”。
6.认为高自尊的积极作用被高估的学者里,影响力最大的就是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他也是《意志力》的作者)。他在对高自尊的研究中,还提到了一个现象:职业杀手和系列强奸犯,自尊常常高得惊人。
7.高自尊的人还更可能滑向自恋,也就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都要优秀。研究发现,这样的人更容易引起周围人的反感,影响人际交往。
8.如果想更中立地讨论“高自尊”,不妨区分“安全型的高自尊”和“脆弱型的高自尊”。安全型的自尊感能帮助我们客观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肯定内在价值,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产生过度的自我防御。比如,在失败面前,安全型的高自尊者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时不会过度责怪自己;而脆弱型的高自尊者则会将失败归咎于外界因素,为了保护自己的良好形象而忽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9.怎么才能培养“高自尊”?在我看来,挫折才是培养自尊的必经之路。自尊的获得并非是他人“赋予”的,而是通过不断接受挑战、尝试冒险、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获得的。
10.后来取代“鼓励教育”地位的,就是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成长型思维”。也就是说,教育者更应该告诉孩子:个人能力并非固定不变的,是可以通过刻意努力提升的。当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时,会更加乐于接受挑战,脚踏实地,更能接受失败,并且不会把任何一次失败看作决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