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天长地久》这本书,我已读完了第一遍,现在正在读第二遍,慢读。这本书是真的好,值得细细咀嚼回味。
父母,子女,这是普天下所有人都有的缘份。生生死死,父母子女就是相连最久的人,久到直至其中一方生命的终结,而且,在终结之后,还会继续去想念的人。
父母亲,一旦被抛进“父亲母亲”这个格子里,即定格为孩子人生的后盾。后盾在“后面”,是保护孩子安全、推动孩子向前的力量。而眼睛是长在前面的,所以,注定了孩子永远看不到后面的父亲母亲。这是一个陷阱。
龙应台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陷阱,所以,她没有让自己掉入陷阱。等孩子长大了,她五十岁时,便开启了一个传统——每年,她就和两个儿子一对一外出旅行一两次。
为什么要外出旅行?因为,如果是去他们那儿探视他们,他们在既有的生活规律里,脑子里塞满了属于他们的牵绊,到访就是一种介入,相处的每一个小时都是他们努力额外抽出的时间,再甜蜜也是负担。
而两个人的旅途意味着的,是自由。脱离了原有环境的框架,突然就出现了一个开阔的空间。这时的朝夕相伴,不论长短,都是最醇厚的相处、最专心的对待。
十五年中一次一次的单独旅行,她亲密注视着他们从少年蜕变为成人,他们也亲密注视着她从中年踏入了初老。
龙应台把自己从“母亲”这个格子里解放了出来,却忽略了自己身后一直站着的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头发渐渐白,身体渐渐弱,脚步渐渐迟,一句报怨也没有地一直看着她匆忙的背影。这个女人就是她的母亲,一个被她长久忽略的已经失智的母亲。
她追悔莫及,而又无可奈何。母亲的眼睛里有好深的虚无,像一间屋子,门半开,香烟缭绕,茶水犹温,但是人已杳然。
她在想:母亲健步如飞的时候,为什么不曾动念跟她去单独旅行,紧紧牵着她的手去看世界?她痛悔:为什么要错过亲密注视母亲,从初老走向深邃苍穹的最后一里路?
她选择从此日日陪伴母亲。但她知道,如今的爱只能说是陪伴和尽责,从某种角度上已经很迟到和空洞了。
她的文字,令我泪目。我写下这些,更多地是想留下此时的感动,然后不负她心,对父母对子女,不停留在“格子”里。
愿人生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