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0°的“早上好”
一早送儿子去幼儿园,走到教室门口,孩子突然弯腰90度,对着正在忙碌的老师深深鞠了一躬,同时,嘴里说道“老师,早上好”。见老师没有听到,小家伙把水壶交到我手里,示意我帮他拿一下,又重复了一遍动作。这时候,老师发现了孩子的到来,也同样以90度的鞠躬加上“早上好”回应了小家伙。小家伙转身抬起头看着我, “观察”着我的反映,我微笑着摆摆手,说:“妈妈上班去咯,再见哦!”儿子也朝我摆摆手,然后自顾进教室去玩了。
在平日里,孩子会帮我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次吃饭,我的筷子掉在了桌子下面,我正要去捡,儿子已经帮我捡起来了,然后他用类似的神情“观察”我的反映。我很自然的说“谢谢”,没有附加赘述,继续吃我的饭,孩子也一样。在我看来,礼貌代表尊重,而尊重意味着允许对方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我认为孩子的举动不该是为了赢得别人的感谢才帮忙的,而是他发自内心的行为,所以,我一般不会很刻意很郑重地对孩子表示感谢,我也不会为了赢得孩子的再一次帮助而过分夸张说出“你真棒”。事实上,今早老师以同样的姿态回应孩子,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一句“你真棒”的赞美,也令我感激许久。
(二)“放纵”的礼貌教育
记得儿子小时候,每每遇到“再见”的时刻,孩子往往不是用摆手说再见回应我,而是认真地把门拽过来,准备关上。在他的秩序里,关门这个动作是对“再见”的直接回应,是用动作对我的回答。偶尔,会在几乎已经关上的门又拉开一个缝,用并不是很大的眼睛望了我一下,我一边向外走,一边重复道:“儿子,再见!”他这才明确地关上了门。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对孩子的“礼貌教育”是“放纵”的,我不赞成拿成人世界行为礼仪和规则去规范我们的孩子,尤其是在孩子6岁以前,比方说,见了阿姨要问好,有好东西要分享,要帮助他人等等,我觉得“懂事的孩子”很让人心疼,“少年老成”的孩子很让人惋惜。可是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些曾经被当做儿童社会化的理想典范。
很多家长可能会站出来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被社会化”的过程,社会规则礼仪在其中,也不能幸免。可是在“换了人间”的今天,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尊重和理解儿童。每一个孩子都不同,面对一个陌生人,有的孩子会“人来疯”,有的孩子则会躲到妈妈的身后小心翼翼地观察来人。这些反映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正常,没有必要一定要用成人规则和礼来要求孩子。我觉得,当孩子还没有适应陌生的对方时,被强迫出来的“礼貌”其实已经没有任何礼貌与尊重的内涵了。而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敏感的孩子是会用他的内心去感受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他们一定会自己发现,成人的世界里,还可以用“挥手说再见”,当他们开始对成人之间的小仪式产生了兴趣,模仿自然而然便产生了。
(三)“礼貌”不应刻意
礼貌不应刻意,因此,帮助孩子们建立起一种因内在的需要而工作的动力,比仅仅为了博取别人的赞许才工作的来的更为重要。
儿子帮我捡起了筷子我当然要谢谢他,但是这个感谢的度是要考虑的,否则会让孩子为了赢得妈妈的感谢,而拼命地去做以此赢得父母的赞美,毕竟孩子力量微小,当他无法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时,孩子会产生一种“我不行”的羞愧感,此刻,有的父母如果再用“不懂事”、“不礼貌” “不乖”等给孩子贴上标签,就演变成为了一种“语言暴力”,它会直接攻击孩子的自尊,让他觉得自己很渺小、一无是处。
我不想有意识地去过度赞赏孩子做的多么好,诸如文章开头看到的场景,儿子那转身观察我的眼神,他或许想确认一下妈妈是否看到他90度的鞠躬,或许是想从我这里获得一丝赞扬,而我选择了比较自然、平和的微笑,示意孩子“嗯,妈妈看到了”,妈妈很欣赏你认真问好的态度,妈妈也看到老师向你问好了,我想,这就够了。然后,我需要做的,就是与孩子和老师挥个手,说个再见,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