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铮铮回老家住的这几天,我有了大把的时间,上次跟华德福园长聊到了自我成长,她建议我读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我说我家里有她的系列,说的时候我自己都惭愧,四年前买的,四本书仅看过两本,而且记住的仅仅是故事情节,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书中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了。正巧这几本书在老家卧室里,我拿起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开始重读起来。
书读的很慢,用了将近7天。
这次读已经不同于以往
没有一口气读完的冲动,每读几章就会停下来,或许等个1-2天再继续,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利用中间的空闲时间来思考书中的内容。
书中主要围绕这个圆环图来讲述我们是怎么被真我隔离,然后怎么突破层层障碍来认识真我,从来达到内心的爱,喜悦,和平。
先说身体
“任何能让你专心一致,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你与身体重新联结”比如 跑步,快走,瑜伽等
其中,静坐冥想是最佳的与身体联结的方式。
这是第一层我们与真我隔离的屏障,孰知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身体都无法爱护,觉知,吃饭,睡觉,刷牙,洗脸,这些小事都要用心做,其实都是一种冥想。这让我想起三年前读过的一本书《大地母亲的觉醒》,当时我正处于一种忧郁,迷茫的困境,读完这本书,里面的冥想方法很让我受用,而且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冥想,坚持了一段时间,我的世界突然明亮了,整个人也感觉开朗了很多。
第二层 情绪
有时候我们会被我们的情绪所蒙蔽,我们对某个人愤怒,觉得仅仅是他人的过失惹恼了自己。其实,无关他人,是自己的潜意识制造了一切。
本书中若菱的负面情绪是被欺骗,被背叛,起因于小时候父母多次对她的许诺无法兑现,小时候的情绪没有得到理解,所以积压在心里,心里特别讨厌这种感觉,正如书中所言,你所抗拒的都会持续。
书中教给我们对于负面情绪的处理方法是 臣服。
我们臣服的是事,而非人。已经发生的事情无力改变,我们只能接受事实,产生的情绪我们需要感受它,不要批判,不要抗拒,不要压抑,让负面情绪的能量自然地流露出来。
每个人的负面情绪的不同,而且几乎每个人的负面情绪都是固定在几个方面。若菱的负面情绪是被欺骗和被背叛,她讨厌这种感觉,心里排斥它们,所以每次发生这样不公平的事情,她都会抱怨,批判别人,想赶走这种情绪,然而这种情绪赶不走,只有臣服于它,并且把觉察之光带进来,照亮它。
掩书静想:我的负面情绪是什么,我对什么事情最接受不了,而在我的生活中却常常出现?
冷静地观察自己内心对各种事件的反应,目前的觉知是:被对比,被否定 。
想起小的时候,妈妈总是喜欢把我跟别的孩子比较,要不就是你看小玲人家多勤快,帮爸妈干活,要不就是谁谁学习多厉害。当初大学毕业,我跟现在的老公却是自由恋爱,几乎一起毕业,一起工作,他家也是普通家庭,我们就是基础特别低的80后,结婚买房也是公公婆婆付的首付,然后我们艰难地还着房贷,过着日子。结婚后,家人就催着要孩子,而恰恰我老是怀不上,直到结婚第三年才怀上。而同村的小玲却在家人安排相亲认识了比她早毕业好几年的老公,结婚后没几个月就怀孕生了个儿子,老公事业也不错,第一年回家就买了一辆车。所以我每次回去我妈就会把她的各种情况跟我汇报一遍,然后说人家过的怎么怎么好。记得有一次,我回娘家跟我妈睡一张床,我就开始跟她聊起家常,说起房贷,而她又开始说起小玲,说人家准备在上海买房,而且准备要二胎了,就差一句话没说出来:你看看你?当时我正处于婚后要孩子不得的烦闷时期,我突然发泄出来: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每个人选择不一样,干嘛要比着过,累不累?
从此以后,我妈再也不在我面前提起小玲怎么怎么样了。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意识到我的内心是多么害怕被比较。
真正有意识是在前两天,我是通过看了这本书体察到的。
我们在门口玩,村里一位我老公的同学路过,她以为我是老师,然后就说当老师多舒服呀。我婆婆说,她不是老师,她也是打工的,涛涛(也就是我老公的哥哥)是老师。 当时我的脸色就不好看了,我婆婆马上接上一句:就是不出力,稍微轻松一些。停了一会,我突然意识到:哦,我是觉得婆婆认为哥哥的工作正经,我们就是打工的不正经,这样我就低人一等了。
每次我婆婆夸了哥哥家孩子,我就会心里很不舒服,到底是什么在作祟?我接受不了别人的比我的好?
小时候,经常被我哥骂:笨的像个猪,读书读到猪肚子了。等等。这种语言伤害,对我的贬低让我很抵触,我讨厌别人否定我,我讨厌别人不认可我。
婆婆夸哥哥家孩子,可能就是陈述事实,而我却觉得她在比较,对比我家孩子,觉得我家孩子在这方面不如他家的。正如书中所言,长期以来,我那被比较被否定的胜肽已经成为感应器的特定胃口,感应器就对这种胜肽了饥饿感,如果好久没有这种感觉的话,细胞会让我有生理的需求去有这种感觉。
真可怕!怪不得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处于这种循环中无法跳出来。
当我真正地意识到这一点,在生活中学会臣服和关照已经成为必要的功课。
第三层 思想
你的思想会欺骗你。
随时观照自己的思想,并且检验它的真实性。没有任何事情能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来自于你对事情的解释,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
A(事件)—B(信念,想法)— C(结果)
我们每一个负面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支持它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情绪是身体被思想刺激后而产生的反应。
改变的方法:
第一步:下定决心,不再被你的思想干扰
第二步:培养觉察和定静的功夫
静坐冥想是培养觉察和包容能力最好的方法。
第四层是身份认同
我身上的这个特点很显著,每当别人问,你老公在哪上班?我都会回答:在**(比较有名气的公司)其实别人可能只是问地点而已,是小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证明自己能力非凡,与众不同,不是小人物。我还特别喜欢告诉别人,我之前在北京待过,只是迫不得已才回到自己的四线城市,其实无非是在告诉别人,我是在大城市待过的,看过大世界,别看不起我哦!还是小我在作祟啊,担心别人否定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的眼界等等。害怕被否定的胜肽已经提前工作了!
我不是我的工作,我不是我的学历,我不是我童年,我不是我的历史,我不是我的身份(好妻子,好媳妇,好妈妈,好朋友,好女儿等等)
觉知是破处身份认同的第一步
你不属于你认同的那些东西,也不属于你。
第二遍读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我更关注里面的逻辑跟理论,我把主人公的体验跟自己的结合,看清楚自己的负面情绪,思想盲点,还有那些满足小我的身份认同。读书时方能觉知,在生活中却很难觉察并做到,正如书中所言,首先要下定决心,然后定静冥想,观照,觉察,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了解真我,活出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