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在家一个月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失去了专注的能力。
打开电脑想写一些什么,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在刷微博。
在书桌前翻开一本书,一小时过去了,我发现自己正在刷淘宝寻找着永远也找不到的口罩,而书才翻了两三页。
甚至是稍微有点深度的电影,我也很难静下心来一次性看完。
我这是怎么了?
我知道并不是隔离的生活让我变成这样的,相反,正是隔离中相对安静的环境和大段的空闲时间,帮我剥离了忙碌和成就感的表象,让我意识到原来我的专注力正在逐渐退化,我的大脑正在逐渐脱离我的控制。
多么可怕。
幸好,无论在什么时代,书籍都能够给我们带来解决问题的智慧,救人们于危难困境。
我找到了《深度工作》这本书。
它的作者是卡尔·纽波特,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和畅销书作家。
他在书中指出,大部分能够给社会带来创新性价值的工作都依托于深度工作这种高度专注的方式。而且事实证明,像比尔·盖茨、J.K.罗琳、马克·吐温等引领时代潮流的行业翘楚,都是深度工作的践行者。
什么是深度工作?作者在书中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深度工作”,就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而与之相对的状态是“浮浅工作”。浮浅工作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工作,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的价值,且容易复制。
在当下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不断被干扰的肤浅工作状态。我们不停地回复邮件、不停地开会讨论、不停地使用各种社交媒体联络客户和朋友。我们看起来一直在忙,但当这些虚假忙碌的繁荣表象被剥离后,我们虚无地发现,每天不停忙碌的我们就好像陀螺,看似一刻都没有停歇,却一直是原地打转。
而更可怕的是,浮浅工作对我们大脑造成的影响几乎是不可逆的。习惯了浮浅工作的人很难再进入到深度工作的状态。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是避难择易。就像放纵自己浸染一个坏习惯很容易,但约束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却很难。
幸而作者在书中书中分享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只要能据此打造出适合自己的方式,我们还是能在坚持中重新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1- 无人打扰的环境
不受打扰的环境是深度工作的前提,也是帮助我们进入深度工作状态的一个有效手段。
卡尔·荣格在柏林根建了一座塔楼,在里面进行需要专注的研究。J.K.罗琳为了不受家人打扰,租下五星级酒店的套房来写作。
除了此类硬件设施的环境外,电子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干扰因素。
各类APP、邮件不时地弹出提醒,吞噬我们的注意力。即使你并没有在看到提示的瞬间马上就去处理,但注意力的分散依旧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除了在工作的时间段和地点选择上要尽量排除干扰,远离电子设备或者关闭通知提示也是创造无人打扰的环境的关键。
2- 每日的时间规划
作者指出,我们大部分人对自己一天的时间用在了哪些地方并没有比较准确的概念。比如一些宣称自己平均每周工作60~64小时的人实际平均每周大约只工作了44小时。
我也是在使用atimelogger记录每天的时间花销后,才发现自己平均每天的工作和学习时间远远没有8小时。
这是因为我们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和意志力都被消耗在了做选择上。比如完成一个任务后去思考和选择接下来做什么任务,这个动作所消耗的精力和时间大大超过我们的想象。
所以如果事先就把在哪个时间段做什么提前规划好,可以极大地减少这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消耗。
当然,提前做好时间规划并不意味着一整天就必须严格按照这个规划执行,我们在一天中肯定会遇到突发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相应地调整接下来的计划即可。重要的是,做过一次整体规划后,即使后面有调整,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也远远小于从零凭空开始规划。
3- 慎用网络工具
如今,网络和电子产品确实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成瘾性也极大地消耗着我们的精力和注意力,蚕食着我们宝贵的时间。
作者在书中提出,我们应该去思考自己目前正在使用的网络工具,去判断它们给自己目前想要推进的关键活动带来的是积极影响、消极影响还是无影响。只有当它们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时,我们才应该去使用这种工具。
比如,我在把深度工作习惯的培养列为现阶段的一个重要目标后,取关了“小来早晚安”的公众号,停止了已经连续607天的早起打卡。
因为这个工具让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是拿起手机打开微信打卡,而这个动作对我想要在早起后这段不受打扰的时间里深度工作和学习是大大不利的。因为拿起手机打卡后,就会习惯性地开始刷朋友圈刷微博,很难马上放下。
而放弃打卡后,我甚至可以在睡前把手机放到另一个房间,起床后不接触手机,马上就坐到书桌前开始一日的计划。
但并不是说这个工具本身不好。在我曾经培养早起习惯的阶段,天数累积的显示和朋友互动点赞的形式就给了我很大的助益。
所以,判罚一个工具时一定要和自己现阶段的主要目标相结合。
在干扰无孔不入、网络无缝不钻的今天,想要从那些吞噬我们注意力的怪兽手里彻底夺回注意力的掌控权,让大脑重新回到专注的状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只要用正确的方法不断地去练习,相信我们终能让专注力的神经变得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