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100天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容易,但也没有那么难。
说到底,它跟写作无关,只是与你自己的关系。
日更的一个周里,我出现了种种心理变化,一开始觉得我反正每天都有输出,稍微整理下就是一篇文章,兴致冲冲地上路了;写了2天,发现我原本读书写读书笔记的轻松状态没了,因为一旦发现要完成任务,美好感就没有了,代替的是紧张焦虑;当我硬着头皮去完成时,我开始怀疑坚持的意义,有人看吗?能变现吗?我花这么时间下去,值吗?开始各种摇摆。
很多人告诉我,写作唯有坚持,我也确实是在靠坚持续命。但这种坚持能持续多久,鬼知道吗?
庆幸,我听到了潇洒姐的一段话和她带来的几个世界闻名的作家的写作故事,我对写作100天有了更科学的更高维的认识,就像用上帝的视角看待自己“尔等小民”的挣扎,多了很多允许和悲悯之心。
潇洒姐说写作100天确实很难,21-30天第一波人开始放弃,31-60天是放弃高峰的分水岭,61-70天还在坚持的人意志力快要耗尽,跑到终点的只是极少数人,这段话就像是一幅精准描绘着山川湖泊河流的地图。
就像在原始森林中穿行,当你迷路时只要打开随身携带的地图看看,就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怎样可以走出去、需要多久,就多了很多一定可以穿越出去的勇气和信心,即便过程难点也不怕。希望和方向是穿越迷雾最好的武器。
因为写作难,所以要逼自己一把。
说说几个大作家的故事。
法国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代表作《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他写作时会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点上蜡烛,把百叶窗拉得严严实实,这样他就分不清白天黑夜,可以真正做到夜以继日。他的《高老头》这本传世名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用一天超过18小时的高强度写出来的,共18万字,用时4个月,120天。
另一个法国大作家,雨果,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他当时和出版商签订了合同,要在半年内交出一部书稿,他回到家就把衣服全部锁到柜子里,钥匙扔到湖里,只留下贴身穿的一套衣服,就是为了不让自己能够出去玩,专心写作。就这样,那半年他与世隔绝,除了吃饭上厕所,几乎都在书桌前,终于他完成了书稿,诞生了四十万字的巨著《巴黎圣母院》,比合同期限还提前了两周。
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连大作家都要用极端手段逼自己一把,我们这种初学写作的人没有点决心、不吃点苦头、不做好心理预期肯定学不好。到时还要怪自己不是写作的料。
也听粥左罗说过,写作就是用正确的方法不断写、持续写、写到别人都放弃了,你就赢了。
所以不要低估写作的难度,这世上没有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技能和做成的事,所有的云淡风轻后都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但也不要望而生畏,我们都是普通人,至少我没有大作家的梦想,只要能够写赢跟我同时跑的大部分人,一年后能在自媒体的领域分得一杯羹就足够了。
为了能够持续性写下去,不要只是间歇性雄起,潇洒姐提供了一个方法——规律性写作。
村上春树说过:“做一项长期工作,规律性有极大的意义。写得顺手时拼命多写,写得不顺手时就搁笔不写,这样是产生不了规律性的。因此就像我考勤打卡那样,每天基本不多不少,就写十页。”
潇洒姐自己也是这么做的,每天留出至少三小时,用于规律性写作,她的第一本书就是这么写出来的。
所以,在对写作有了充分的认知之后,再规律性的写作,穿越100天就多了很多的耐心。
要记住,命运奖励有耐心的人。等你穿越过暴风雨,你就不是原来的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