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当没学问的人大惊小怪的时候,有学问的人可以见怪不怪;当没学问的人熟视无睹的时候,有学问的人却可以见微知著。
厚——薄——厚
在我上小学升初中的时候,厦门大学毕业的姑姑的男朋友(后成功晋升为姑父),第一次和我讲怎么读书:把书从厚读到薄,再从薄读到厚。这样的读书法,对我影响很大,从那时开始,我学习时就习惯站在比较高的地方先通观一下,找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和联系,然后再进行知识点的学习,成绩也算不错。
但是,其实一直没得这种读书方法的要义,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去做了。直到最近,看到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中关于读书的文章后,才顿悟了其中的奥秘,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读过的书你记住了吗?
读书的目的在于获得见识和学习高水平的思维方法。别看都是在读书,会读书的人和不会读书的人区别是非常大的。会读书的人把书中的知识体系化:联结自己的旧知识,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新知识体系,就像“长”在自己脑子里一样,变成了属于会读书的人的“学问”。
而不会读书的人,仅仅是在“读”书而已,一堆认识的字句堆砌起来,把它们读完,书合上,这件事就结束了。书里的内容有时候会刺激到自己的神经,但是也只用一段时间,这种类似于“心悸”的感觉就消失了。以前的我就是这个状态,所以并没有感受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神奇之处。
会不会读书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第一,选书;第二,笔记。
有所为,有所不为
世界上有很多比读书重要的事,但是读书是除实践以外迅速积累见识的最好方法。那么哪些书是对积累见识最有效果呢?其实这要问问自己了,读书应该以我为主,而不是以书为主。
阅读有三个档次:为了娱乐而读,为了信息而读,为了理解而读。首先确认一个概念:只有为了理解而读的书,才值得认真对待。万维钢文章中探讨的书,也都是以此类“看完后能加深对某一领域的理解,能够获得一种智慧上升的感觉的非小说类”书籍为主,这也可以作为我们选书的依据,比如《思考,快与慢》、《卧底经济学》、《时间简史》等等。而根据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观点:世界上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不超过一百本,其他所有的书基本上读完就可以扔了。当然,扔之前还得做一件事:做笔记。
记笔记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
达芬奇、钱钟书和费米,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都有一大堆笔记本。这些牛人的笔记本是他们大脑的延伸,不仅仅是做知识的储存,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整理。
针对现在社会上读书的乱象,万维钢提倡一种高强度的读书方法,称之为“强力研读”。之所以称为“强力”,是因为它追求阅读的深度和效率,力图能在一本书中挖掘到最大限度的收获。
强力研读和目前心理学的新成果“刻意练习”相呼应,有三个共同点:第一,不好玩。第二,用时少,因为强度太大,撑不了太久。第三,不追求快。以下是强力研读的具体做法,它的核心是读书笔记。
1.新书要读且只读两遍:
第一遍是“陷进去”的正常阅读;第二遍是“跳出来”的做读书笔记。
2.好的读书笔记有以下几个内容:
✪清楚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抛开书中的故事而去记录文章的逻辑脉络,这是把书从厚读到薄的过程;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读书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能刺激自己思维的亮点,这种刺激绝对不是平白无故的,先记录下来,有空可以研究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这些亮点的刺激,也许是与自己某种经历或者潜意识是相关的;
✪写下评论——与作者对话
读书是最简单的交流,即读者和作者,你不可能对精彩的观点无动于衷,立刻写下自己对观点的理解或者质疑或者灵感。多年以后,翻阅笔记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心得灵感比原书更有价值。
✪建立并整理与自己已有知识的链接——构建新知识体系
当读书多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发现书与书之间是存在联系的,真正的新知识往往都是建立在旧的知识之上。信息是一个个的碎片,知识是一个把信息以某种逻辑串联起来的框架。对于我们个体来说,只有把获取到的信息“链接”到自己旧的知识框架上,这个框架体系才会越来越繁茂。
真正的专家,都有自己的一整套知识体系。这套体系就如同长在他们心中的一颗不断生枝长叶的树,又如同一张随时变大变复杂的网。每当有新的知识进来,他们都知道该把这个知识放到体系的什么位置上去。有人管这套体系叫做心智模式。有了这套体系,你才可能对相关事务做出出神入化的“眨眼判断”,而不是靠什么“灵感”或者“直觉”。
当有一天,我们用这种方法读到一定程度的书,会忽然发现,原来所有的知识都是相通的,这就是“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