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文的逻辑之揭密式结尾
早晨打开手机,一条信息便闪现出来,是简书的一位好友发来的,一看时间0:40,心中一暖,感谢有人深夜如此关心,我知道,那是真的。
他的信息是对我上篇“开放式结尾”文章的疑惑和建议,感谢他的真诚与直言,总能促我进步。当然心中会略显不快,但这种一闪而过的直觉都是错的,幸好我知道这一点。
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才华,如果有的话--我的才华就是让我自己服从和改正。
哈哈,既然这么低调进步,那么继续我们的进阶之路:文章的揭秘式结尾。
在好的文章中,作者会在中间安排一两个看似突兀的桥段,这些机关在揭秘之前会让读者觉得多余和莫名其妙,而恰恰就是这样的安排,读者便会不自觉的前后联系为什么?到最后结尾,作者通过呼应、举例、解答等形式打开机关,让读者串联起整个内容,便会有一种揭晓谜底的快感,这样的文章更能吸引读者。
在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从一个个人物结连不断的身份还原,直至管家谢培东在最后危及时分的身份揭密,惊心动魄中,一切真相大白,这便是最直观的“揭秘式结尾”。
但“揭秘式结尾”最经典的案例,还是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
在剧情中,作者巧妙的安排了这样一个桥段:安迪想办法弄来了一把凿子,狱友调侃这是一把六百年才能凿开墙壁的凿子。安迪意味深长的付之一笑,没有做回应,从此这只凿子就再也没有了下文。
这种前后不搭非常突兀的安排,让观众觉得多余和莫名其妙,但同时心里又有一种想法,这只凿子肯定不会平白无故地出现在这,但安迪会用它来干什么呢?
砸人脑袋…
妙就妙在,观众会带着这种疑问,随着剧情一直探寻下去。
直到小说的最后揭示了一切。
原来安迪一直在一张海报的掩护下,用那把六百年才能凿穿墙壁的凿子,最终用了27年的时间,凿穿了墙壁,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逃出生天。
这个结尾让所有之前安排的情节全部串联起来,一切的突兀和多余,瞬间都变得那么合理了。
在写作的逻辑上,揭秘式的结尾可以制造惊喜,让人印象深刻。这种写作手法也叫做“欲扬先抑”,意思是如果要想赞美一个东西,不急于在开始就表达这种感情,可以先控制,先假装毫无亮点,最后再给出惊人的戏剧效果。
学过朗读的读者对“欲扬先抑”并不陌生,
就是在释放感情提高声音之前,必须先要控制感情压低声音,因为有了这种对比,才能把内容更好的呈现给读者。
这便是“揭秘式结尾”的好处,他会给人一种意料之外的惊喜,而且因为往往揭秘式结尾一般都极富故事性,所以文章可读性也比较强,最后秘密公开,推动文章结局到达最高潮。
总结:
揭秘式结尾的精髓在于:作者往往会在剧情中不经意的安插几个桥段,但玄机正在其中,读者会带着质疑一直跟随剧情峰回路转最终揭开谜底。而这种过山车似的感觉最能吸引读者。这也是为什么《肖申克的救赎》在影坛20多年来,一直是一颗璀璨明珠的重要原因。
2
行文逻辑的开放式结尾
感谢上一篇“恍然大悟式结尾”,我恍然大悟,一篇文章的重点其实在结尾,就像一部电视连续剧,为了那个震撼的结尾,前面几十集的内容都是在铺垫和积聚力量。
而我们在日常当中的写作,恰恰用反了力。
固定的路径是我们开头和中间都是用了很大的精力去写,因为这个时候也有精力。但到了结尾的时候已经精疲力尽,所以这个时候再来一句,“一定要好好去写结尾”,你腰疼不。
怎么办?
是开启我们脑洞的时刻了。
嗨,其实办法早就在那里摆着呢。
“凉一凉”。
尽量早些把文章写完,然后不要急于发表,放一放,凉一凉,在这段时间里一定会有新的文思,然后再去润色。
简单吧。
在学习写作的道路上,我们用只字不差的阅读和有体系的输出跨过了一道道山峰一道道坎。收获是喜悦的,成长是一定的,来吧,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攀登和征服另一座山峰:
行文的逻辑之开放式结尾。
开放式的结尾就是只陈述事实,没有总结和判断,目的是吸引读者一起来完成故事创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影视剧中,这种开放式的结尾非常多,也非常鲜明。
回想一下,我们总是在结尾听到一个题外音:
“对与错,就让历史去见证吧”!
“至于孰优孰劣,就需要各位去权衡了”!
钱钟书《围城》中,方鸿渐和孙柔嘉的结尾,便是精典的开放式结尾:
“鸿渐走出门,神经麻木的不感觉冷,意识里只有左颊在发烫,头脑里,情思弥漫纷乱像个北风飘雪片的天空…,
那只祖传的闹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仿佛积续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当、当 、当 、当 、当 、当响了六下。 六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总想着要对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家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含着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开放式结尾是一种结尾的逻辑,它在前面呈现出所有的事实,告诉冲突,最后不给出结论,突然收尾,留给读者一个不完整的结局。这种做法有时让人觉得不快,觉得文章不完整,但大多数的时候会让人陷入思考,主动参予到文章中去,让人觉得意味深长。
如果说“恍然大悟式结尾”是结果的展现,那么“开放式的结尾”便是一种延展的开始
这个方法确实有效,文章还是很烂,但已经改进了不少了。人要有格局,那么时间也要有格局,给自己多些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