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心肺功能不佳者,出现的不良后果:运动猝死、免疫力低下、躯体伤病
第一步:找到4个基准点
应该制定一份科学有效的跑步方案,首先需要指导几个指标:
一、体脂率(跑步训练的启动指标)
男性高于26%属于肥胖,在14%左右腹部有肌肉;女性高于32%属于肥胖,在23%左右能看到肌肉线条。用体脂秤测量体脂率最好在同一个时间,如早上起床后。
当体脂率男性低于26%,女性低于32%时,可以考虑慢跑的运动方式。
二、最大摄氧量(确定跑步舒适区间的指标)
最大摄氧量是衡量人体心肺功能的量化指标,同时也能反映出肌肉线粒体的功能,这个指标越高,代表你的心肺功能越好
一般成年人的及格线男性达到40ml/kg.min,女性达到36ml/kg.min。摄氧量的最高纪录97.5ml/kg.min
三、心率(制定跑步强度的指标)
最大心率(220-年龄)次/分,也可以自己用心率表实际测量
静态心率:起床后站起来静止1分钟,这1分钟内的心跳就是你跑步时的静态心率
为保证合理的运动强度和良好的运动效果,在跑步时间和距离的标准上,增加心率指标。
四、疲劳指标(调整跑步强度的指标)
简单测量方法,每天早上起床时看一下心率,如果比平常状态高5~10下,说明体力没恢复或没休息好,需要适当调整运动量或增加休息时间。
第二步:把目标改成提高最大摄氧量
为了改善健康状态、保持精力充沛,我们应把目标设为提高最大摄氧量,一般训练1年左右,最大摄氧量就能达到峰值,之后运动以保持这个峰值为目标即可
如何提高最大摄氧量,如果从高强度运动开始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但线粒体的能力并不会提升,这种情况下最大摄氧量上升的快下降的也快。如果从慢跑开始训练,虽然心肺功能呢没得到锻炼,但肌肉线粒体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最大摄氧量也会增加。当你慢跑一段时间后,最大摄氧量的数值不再变化时,说明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有氧能力基础,可以适当的增加运动强度
第三步:在6个强度分区间循序渐进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中把跑步心率强度划分为六个等级E,M,T,A,I,R
强度E:轻松跑(easy zone)计算公式是(最大心率-静态心率)x(59%~74%)+静息心率,这是很多项身体指标的最佳训练强度,建议初跑着都从本级开始,刚开始训练时,跑步5分钟、走路1分钟的循环是安全又稳妥的方式。
强度M:马拉松配速跑(Marathon zone)计算公式是(最大心率-静态心率)x(74%~84%)+静息心率。本指标是跑步者在跑全程马拉松时的平均配速,可强化与跑步有关的肌群,提高跑步者的有氧耐力。
强度T:乳酸阀值强度(Threshold zone)计算公式是(最大心率-静态心率)x(84%~88%)+静态心率。乳酸是人体代谢时生成的产物,运动时人体生成的乳酸数量会增加,同时排出乳酸的速度也会提高。当跑步强度高于M时,乳酸会大量堆积,浓度迅速升高,而这个超出平衡点到达超负荷范围的临界点值就是乳酸阀值。为了保持运动能力,必须加快血液循环,促进乳酸的转运和代谢,这就是“排乳酸”。T强度训练首要目的就是增强身体的排酸能力,不断提高乳酸阀值让跑步者在T强度下的速度维持更长时间,该训练是以提升跑者的耐力为训练目标。
强度A:无氧耐力区间(Anaerobic zone)计算公式是(最大心率-静态心率)x(88%~95%)+静息心率,A强度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耐乳酸能力,对提升身体有氧代谢能力的效果更好
强度I:最大摄氧强度(Interval zone)计算公式是(最大心率-静态心率)x(95%~100%)+静息心率。主要目的是提高跑者的最大摄氧量,让跑者维持更长的运动时间。
强度R:爆发力训练区(Repetition zone),该区域已经属于无氧运动,不需要考虑心率,训练的主要目的刺激肌肉的神经反射、缩短脚掌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加快步频达到提升跑步效率的目的。采用间歇训练,与E/M强度训练穿插搭配。
一直保持E/M训练可以减少受伤概率、增加心肌力量、提高最大摄氧量,但是会引起肌肉伸缩速度变慢的可能,增加几次短距离的R强度间歇训练,有利于提升运动效率。
第四步:定好周期,4个月后就能跑半马
运动科学家发现:人体在同一个运动强度的适应期是四到六周,之后需调整运动强度,提供新的刺激,运动能力才会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