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杜方禄老师的邀请,也得到了李建新老师的鼓励,匆忙中写下这点文字交差,也借此分享一下我当年高考的经验吧,希望对学弟学妹们准备高考能够有所帮助。
一、 内向的少年
初中三年:万二中 初85级四班 班主任:杜方禄。
高中三年:万二中 高88级二班 班主任:李建新。(其中高一在一班,文理科分班后到了二班。其实高三后面那么狂,即使留在文科班应该一样能够考上北大吧。[阴险])
我的12岁到17岁的少年时光都是在万二中度过的,作为一个内向的孩子,这六年里我的生活状态基本上都是两点一线:家(万县市中医校)---- 学校(万二中)。
说起内向,想起少年时的几个趣事,自黑一下也无妨:
1、 小时候头上因为长了个疮的原因好了以后留下一小块地方不长头发,所以每次理完发头发短的时候就暴露出来了,那几天遇到女生必定把没头发的那一边躲着低着头匆匆走过。当然因此也就很少去理发了,少年时代头发总是留得长长盖得严严实实的。[机智][机智]有图有真相,参见配图1;
2、 初三开始青春期脸上不断冒出青春痘,对此总是第一时间自己偷偷用手挤掉,以至于后来脸上留下一个一个大大小小的坑坑洼洼(得凑近才能发现);
3、 初中就开始近视了吧,开始的时候度数低拒绝配眼镜,看黑板时虚着眼睛吃力地看以至于度数开始加深不得不去配眼镜,但也只限于上课看黑板的时候戴,一下课立马取掉眼镜。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大学毕业工作,直到有一天发现竟然还有隐形眼镜这种好东西呢[色][色](真的是欣喜若狂的感觉)。不喜欢戴眼镜看不清楚黑板潜移默化中也造成不太重视上课认真听讲而转向依靠自己自学的习惯,这是后话,高三那段会讲;
4、 内向是缺点吧,所以总想着找机会去改变自己啊。高一那年五四青年节组织全校大会叫各班报名表演节目,我就一咬牙自告奋勇报名唱歌《铁窗泪》(少年犯主题曲)。那个时候只能在家跟着原唱磁带练习了,自己在下面感觉练得还不错呢,结果一上台,完了,手里的话筒传出来的声音怎么与伴奏音乐明显感觉滞后好几秒啊,这没法唱吧,乱套了,全唱黄了……那叫整个一个惨不忍睹的现场效果,但是俺依然淡定地坚持把整首歌唱完才下台的,就想问一声台下黑压压一片前仰后合肚子都笑抽筋的那些同学和老师们服不服吧?[坏笑][坏笑][得意]呵呵。
二、 文学
对于文学的热爱主要就是初中三年和高一这四年吧,高二开始热衷于武术了,高三又突然决心立地成佛认真学习考大学了。
爱好文学可能也跟内向有关系,独来独往没朋友一起玩就有大把时间独处啊,那个时候就在笔记本扉页郑重其事地写上“宁静以致远”之类的激励自己。内向之人一般来说都会多愁善感的,加上正好有几年享受孤独的时间,不搞搞文学创作太可惜了吧。
放学回家总是关在自己的小屋里把能够找到的各种杂志和小说(甚至完全不挑小说情节和内容,只要家里有的都抱过来)逐一仔细“研读”。为什么说是“研读”呢?因为我是那种逐字逐句的读书,一看到好的词汇和句式就抄在笔记本上反复琢磨。逐渐地笔记本抄了好几大本,然后文字功底就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后来有篇散文体作文《临街的窗》就被语文老师喊课代表在课堂上朗读并表扬了。
初三和高一那两年写(填)了不少古诗词,差不多有30多首吧,满满一个笔记本,不过现在留下来的不多了。我的感触是文字功底的建立必须经过几年大量而细致用心的看书和消化吸收,有了文字功底之后在实际写作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文思泉涌左右逢源的状态,写完上一句下一句就已经在脑海里浮现出来了,这个感觉就像是作品早已存在于自己脑中,创作的过程只是把它用笔写出来而已,基本上没有反复斟酌和修改的过程,很多时候甚至是一气呵成写完之后一个字都不改的状态。
这次回万二中参加校庆特将一首词《登高感怀》附上献给母校80周年生日。下面词中“六朝”指我在万二中的六年学习时光,“问大江两岸,枫叶红遍,江湖多少年?”则暗喻母校80年桃李芬芳教书育人培育了各行各业的很多人才。
词一首《登高感怀》
登临处,山河望断,依旧锦绣乾川。来去匆匆春过也,寒风扫尽落叶,清秋夜。悲凉意,惜春何怕花落去,悄然无语。问大江两岸,枫叶红遍,江湖多少年?
醉东风,还与梦中蟠龙,六朝烟雨迎送。自叹尘世苍茫路,抛却功名利禄,寻归处。漫天游,忍把此生付水流?独上高楼。望青山回首,不见孤愁,斜阳正当头。
三、 武术
每个少年都有一个武侠梦,我也不例外。
三国演义小人书里面的赵云一直是我的梦中偶像,小时候无数次夜晚都是一边想象着自己白马银枪驰骋沙场一边甜甜地进入梦乡的。初中三年级开始放晚自习回家路上把一个老式长把雨伞像剑一般倒提着远远地护送同路的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到王家坡转盘那里,可惜万县市的治安也太好了一直都没找到机会英雄救美最后也就无疾而终了。
后来有了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和《霍元甲》,特别是《霍元甲》对我的影响非常大。然后高一下期到高二开始省吃俭用疯狂地买各种武术和气功的书,不分门派统统买回来自学。霍元甲自创的迷踪拳倒是没有任何书可以借鉴,只好自己各种门派都兼收并蓄了(配图2)[奋斗][奋斗]。
万县市中医校的操场和我家楼顶平台是两个最常练习武术的地方,白天要上课所以晚上摸黑练得非常刻苦,弹跳力(轻功)和手劲(力量)也因此获得了惊人的进步。身材瘦弱的俺与班上五大三粗的壮汉扳手腕根本不落下风,参加万二中学校的校运会跳高和铁饼比赛均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比如说跳高比赛,面对高度到自己脖子部位的横杆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我是直接短跑冲刺过去到跟前一收腿迈过去的(配图3),而第一名人家是背越式。这根本不是一个套路啊[晕][晕],单比弹跳力不一定比他差哦。
四、 高三
前面铺垫了恁个一大圈终于要言归正传啦。[鼓掌][鼓掌]
对,高三就是俺的人生顶峰,至今还没有超越。[捂脸][捂脸]
初一到高一注意力重点在文学上,高二注意力重点在武术上。那几年我的学业状态是这样的:平时一般考试都是排名中等十五到二十名附近,一段时间太贪玩了就掉到中等偏下三十名附近,然后家长会之后必定被我爸一顿胖揍(用扁担打腿以下那种哦,很猛很疼。我爸说不敢打头,怕给打傻了,我其实想的是:如果用扁担打头,我这祖国的花朵估计早就夭折啦[流泪][流泪][惊恐]),胖揍之后立马会上升到中等偏上十名附近。这种恶性循环一直持续到高二结束后的那个暑假。
万县市的夏天非常炎热,酷暑难耐,那个时候没有空调的,晚上室内没法呆[擦汗][擦汗],我们都是在中医校的操场上用两张长椅子支一个竹凉席露天睡觉。有一天晚上我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姐前年高考预考都没有通过,我和你妈都是大学生,你怎么也得为我们黄家争口气考一个大学才行啊。”我望着天上的星星,好像突然醒事了,说:“好吧,高三我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一个大学。”
然后,高三上期开学前我自己动手把曾经的心肝所有的武术和文学书籍都收拾到一个柜子里用锁锁起来了。同时把初一到高二的所有课本教材分门别类找了出来,一摞一摞地堆在一张大桌子上面开始制定我的《高考复习冲刺战役计划》。根据高三一年直到高考的时间倒推进行分阶段制定复习进度计划和学习节奏。很可惜这个《高考复习冲刺战役计划》没有保存下来,也许高考结束后给了某个前来取经的熟人家的小孩了。
学习和复习考试与当初研究文学时的“宁静以致远”其实是相通的,必须心无旁骛,潜下心来才能事半功倍、触类旁通。也只有完全潜下心来专注于一件事人的潜力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我高三上期的学习状态可以用一个字“狂”来形容[惊讶][惊讶]。整个人就是一部全面开挂了的学习机器,心无杂念,一门心思扑在复习准备高考上。我当时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每天晚自习回家以后还要关在自己的小屋里学习到半夜一点半,然后睡觉到早上5点半起床吃早饭上学(没有午休,每天睡眠时间四个小时)。在学校也基本上不怎么跟老师的复习进度走,因为我有自己的《高考复习冲刺战役计划》和时间进度。
每门功课都是从初一开始由浅入深自学和复习直到高三。以教材为主,辅以习题集。这样有助于知识的连贯性和确保知识点无遗漏。我记得当时各门功课齐头并进包括一直非常偏科的英语都能够在短时间内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经常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在上学路上在头脑里心算已经一步一步解答推算完毕,到了学校只需要用笔写出来即可。
高三上期的三个月是至关重要的时间,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的成绩单总分已经是全班第一了,七门功课有四门其中包括偏科最差的英语都考了第一名,剩下的三门也排在前几名。期末考试成绩下来的时候自己感觉已经信心满满非北大清华不上了。
虽然后面高三下期又经历了“匿名信表白事件”(配图4)和被肖燮华老师在化学课单元测练考试打了个59分,之后猛然惊醒回归学习大业主动去理了个平头,开始调整恢复冲刺应考状态的波折就不展开细节讲了。后来我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偶然听说肖燮华老师给89、90级的学弟学妹们上课时津津乐道地拿我高三冲刺成为黑马的光荣事迹作为成功案例激励大家努力备战高考了,可惜毕业后一直没机会再见到肖老师,她的慈祥关怀时时记忆犹新。
下面总结一下我高三的高考复习冲刺经验:
(1) 初中三年加上高中三年的教材内容(当时的)其实并不多,认认真真从头至尾自学一遍并能够融会贯通掌握下来一个学期(三个月)足够了。也就是说:以前的成绩好坏都不重要,只要下定决心静下心来努力学习三个月考上大学没问题的,实际上高考前任何时候开始努力学习都不晚。这就是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要有压倒一切困难的气势;
(2) 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学习和复习是关键(没有之一),这样你的潜力才能真正得到发挥。必须放下一切牵挂,一门心思扑在学业上,其他的任何事情等高考结束再说;
(3)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掌握自己的复习节奏,老师的复习节奏只能做参考,必须以自己为圆心跟着自己的复习进度前进;
(4) 对于上好大学的渴望会激励你废寝忘食、努力学习的,一定要坚信自己能够成功。高中阶段的教材内容没有那么复杂,只要你足够努力,考上好大学绝不是什么难事。梦想一定要有,努力永远不会晚。
我的万二中故事分享到此结束。
最后,特别感谢李建新老师、杜方禄老师、肖燮华老师及其他教过我的老师们,祝您们健康顺利!同时,也祝愿母校80周年生日快乐,未来越办越好,欣欣向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