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小颜
01
以前过年的时候,我很怕和一类亲戚打照面。倒不是他们待我不好,而是他们太关心我的学业了。几乎每次见面都雷打不动的问我:考了多少分,年级多少名。我的成绩不算差,但也很不稳定,像踩弹簧一样忽高忽低。上了高中更是如此,我被数理化虐得很惨,也更加反感别人询问成绩了。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我进入大学,此后的过年啊假期啊,我终于可以心安理得的玩着手机,不用担心被亲戚们询问成绩了。
我的侄子今年刚上高一,成绩不太好。本来我也挺理解的,毕竟他是从城镇初中定向(没有达到录取线,但学校有名额)进的市重点,和那些正取(达到录取线)的同学比起来,应该会学得吃力些。
可我担心的是他的学习态度,过年回老家呆了几天,愣是没见他看过一次书。我有意无意的说过他几次,让他花点时间学习。有没有听进去我不知道,但只要我一说学习,他就会跑进另一个房间。似乎是有点躲着我了。
不知怎的,我想起了以前爱问我成绩的亲戚们,我好像有点理解他们了——
也有点像他们了。
02
每逢过年,一些诸如《应对亲戚提问十八招》的文章就会在各平台大肆转发,广受欢迎。网友们一边吐槽自己的熊亲戚,一边学习这些所谓的“招数”,期待今年过年,能把那些熊亲戚们怼得哑口无言、跪地求饶。
恕我直言,如果你真敢这么做,待亲戚走后,估计你会被父母教训得狗血淋头:那可是你长辈,有你这么跟长辈说话的吗?
没办法,亲戚再熊,也是你亲戚。
经过我多年的观察发现,亲戚们的提问大致分为两类,分别是炫耀式提问和关心式提问。大家可以望文生义的理解一下。
炫耀式提问,表面上是询问你的情况,实际上只想炫耀自己(的子女)。常见的有:
“你现在在哪工作?哎呦这个公司没听过啊,我儿子可是在世界500强工作。”
“你考试多少分啊?啧啧这么低啊,得空让你姐教教你,她可是在年级前几名的。”
而关心式提问,是不会在询问你近况时扯到别人的。当然,如果是想说服你去做某件事,那就要另当别论了。比如亲戚想劝你去考研去找对象,就可能会举一些身边人的例子。
03
对于前者,我们大可以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对于后者,或许我们需要改变一下态度,毕竟他们的“熊”,不是因为坏,而是因为代沟。
他们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觉得规规矩矩上班才是王道,最好能考个公务员或者进入国企,而创业和自由职业者都是扯淡。你都这么大了还没有男(女)朋友,忙活一辈子连家都没有,像什么样子。
可你反而觉得:铁饭碗有什么好,年轻时就应该多拼几年多挣点钱。不找对象?我就是不想受人管不想早点成家。
新旧思想的碰撞,难免会让你感到苦恼,你会觉得和这些思想老土的亲戚,根本没有就共同语言啊。但你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在真真切切的关心你。他们担心你突然失业没有收入穷困潦倒,担心你一直找不到对象成不了家孤苦伶仃。
或许几十年后,你到了他们这个年龄,也会觉得安稳点好,早点成家早点找个铁饭碗。你也会去教育自己的晚辈,同时被晚辈们说成“土老帽”。
04
亲情本就是一场轮回。
很多时候,不到那个年纪,我们根本无法理解长辈们的所言所行。原来那些烦人的提问中,也隐匿着深深的关怀。
的确,我们可能和长辈解释不清自己所学的专业,甚至不能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学校是一本而不是专科。我们会很烦躁,跟你又说不明白你干嘛还问?
可是,他们也只是想离你近一点,了解一下现在的你都在和什么打交道,仅此而已。
对他们无知的提问谅解一点吧,如果你到了那个年纪,又会比他们好很多吗?那些新兴名词和事物,你又能全盘接受吗?
在不久的以后,我可能会变成自己亲戚的样子,时不时问问晚辈们的近况,对他们的新奇想法摇头说no。不过我也会见好就收,如果他们对我的说法不赞同,那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听着年轻人的对话,喝点枸杞水养养身子吧。
我们终究会变成亲戚的样子
忙碌于柴米油盐酱醋茶
问东问西家长里短
但不应当是我们曾讨厌的样子
偶尔要琴棋书画酒茶花
识人脸色见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