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优越目标都是属于个人的,是独一无二的。它来源于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描绘。我们早在人生的最初四、五年里,就决定了生命之于自身的意义,不是用数学计算出来的,而是在黑暗中摸索,依靠着我们所经历的还无法完全理解的感受,依靠着抓住的点滴暗示和拼凑出的解释而得出。
这段话的意思,按我的理解 ,简单说来,就是在我们的童年时候,大概四、五岁之前,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私人逻辑,上过正面管教学校讲师班的伙伴们,应该还记得在当时的学校讲师班上,蔡导对私人逻辑曾有过相关的解释。
我们的私人逻辑是依靠我们小时候对所有发生事情的看法而形成的。所以重要的不是我们的童年发生了什么,重要的是那个几岁的孩子对当年发生的事情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而我们赋予的意义都是依靠当时的感受来做出的。
所以在正面管教的家长课堂上,每一个体验活动结束后,讲师都会反复的问参与者的感受、想法和决定。成年人已经拥有了很多的知识储备,理性分析,成年人大多靠理性思考来学习,而孩子不一样,孩子主要是靠“感受”来学习的。
总结以上,孩子通过感受来赋予每件事情的意义,有自己的想法和决定,并在四、五岁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私人逻辑,而私人逻辑又决定了每个人的优越目标。
没有人能完整清晰的描述出自己的优越目标,或许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但这只是他们的一小部分追求而已,就算这个目标能够被明明白白的描述出来,却还有千百条道路可以通向罗马,假设一个人想要成为一名医生,但成为一名医生却意味着许多不同的事情。
举例来说,我们时常发现,成为医生的人往往在他们童年很早的时候就开始面对死亡的现实。死亡给他们带来的最大印象,是威胁人类最不安全外在的一个侧面。或许是双亲或兄弟姐妹中有人死去了,于是在他们后来的学习发展中,便致力于为自己或他人到对抗死亡并增加安全感的方法。
也有人将成为数师作为他们明确的目标,但我们很清楚究有多少种不同的教师。如果一名教师的社会情感程度较低,那他的优越目标就有可能是通过当老师成为小范内的大人物。或许,只有在比自己更弱小、更没经验的人面前他会觉得安全。而拥有高度社会情感的教师则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他们是真心看望能够为人类福社做出贡献的。
在这里,我们只需要提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能力和兴趣差别有多么大,而从他们的言行中又能如何清楚地看到其各自的个人目标。当一个目标被清晰地勾勒出来,个体的潜力就会被修剪压缩到适合这个目标;至于整体的目标一一我们可以将它称为原型,却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努力突破这些限制,找到一个途径来表现其个人设定的生命意义和争取优越感的终极理想。
对于追对于优越感的追求是灵活的,事实上,一个人越健康,越接近正常状态,就越能找到更为开放的奋斗空间,而是而不是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只有神经官能症患者才会死死盯着自己设定的目标不放,并且说:“我就要这个,别的都不行。”
只要一个人确定了它的优越目标,他的生活方式就不会再有偏差,一切行动都将符合这一目标。
举一个例子:
有一名男孩,还在上学,是全班最懒惰的孩子,老师问他:“为什么你的作业做得这么糟糕?”他回答道:“只要我是这里最懒的孩子,你就会一直在我身上花大量的时间,你从来不关注那些好孩子,因为他们从不会在班上捣乱,总是好好的完成他们的作业。”由此可见,他的目的就是要吸引老师的注意力,控制老师,为此他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仅仅试图改变他的懒惰是没有用的,因为他需要懒惰来帮助他达成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做得完美无缺,如果改变做法,那他才是个傻瓜呢。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熟悉感,有没有联想到什么?
我想到的是正面管教课堂上经常用到的冰山图以及错误目的表,冰山之上能看见的是孩子的行为。而冰山之下,看不到的是孩子的感受、信念。如果我们只是试图去纠正孩子的行为,没有看到孩子背后的错误目的,那么问题会始终得不到解决,甚至会一步一步变得越来越严重。
不知道对各位有没有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呢?期待大家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