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电视理念的深入和变化,电视从最开始直接将戏剧舞台搬演上荧幕到后来对戏曲进行编导再创造,电视戏曲栏目进行了一系列的曲折探索。戏曲栏目的表现形式也随着电视的发展逐渐成熟,真正的成为电视艺术门类下有代表性的一种。
目前,对于电视戏曲节目的分类也没有完全的界定,杨燕教授曾在《中国电视戏曲研究概览》中提出:“戏曲节目按照戏曲被改造的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原生态的未经过改造的电视戏曲栏目,保持戏曲在剧场表演是最基本的状态;第二类是经过电视化改造的,在元节目素材的基础上经过了技术处理,或添加评说,或加快、放慢,或者有画面的切割、动画处理。这种被称为‘解放型’;第三类是‘新新型’。是对节目内容和形态都加大改动的类型,节目完全根据编导的制作思路抢占荧屏,紧跟娱乐的兴奋点和电视戏曲栏目的潮流,对戏曲进行时尚化的加工。”[6]
以上是理想化的状态,但在实际的电视节目中,戏曲节目很难依据这种分类完全区分。因为大多数戏曲栏目会同时涉及这几个分类,可能一个栏目既有原汁原味的演出,也会添加评说动画之类的形式亦或是以其他综艺节目的形式出现。电视戏曲经历了从单一到多样,从舞台照搬到电视化戏剧栏目成形,若按照现存的戏剧栏目的所包含的表现形式划分,大致有以下三类节目展现形式:
(一)戏曲欣赏类节目
电视戏曲欣赏类节目是指电视戏曲栏目将宣传传统文化作为最主要的责任,以戏曲的欣赏性为主,用摄像机镜头代替观众的眼睛,将剧场的戏曲表演搬到荧屏上播放。比起传统欣赏模式来说对演员的动作表情刻画的更为细致,但其本质上还是传统的戏剧欣赏。
早在中国电视诞生的初期,由于当时电视技术及节目资源的限制,电视主要以转播电影和戏剧节目为主,所以当时的电视称成为“微缩的影剧院”[7]。后来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节目形式虽然被保留了下来,但灯光、舞美、化妆、造型等都经过了导演的二次加工,使戏剧更加适应电视节目的表现的形式,更具有可看性。像四川电视台的《川剧欣赏》、厦门卫视的《斗阵来看戏》、南方卫视的《粤唱粤好戏》等大部分戏曲栏目都是以戏曲欣赏类节目为主。
目前,电视戏曲欣赏节目主要分实况转播和专场录像两种形式,在原生态的向广大观众展示戏曲的魅力的同时,充分的运用电视语言的灵活性,让观众足不出户便可以感受到祖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
实况转播主要是一些剧团在演出时,摄像机对现场表演进行拍摄然后制作播放。也包括一些栏目走出演播室,走向民间的节目演出录制。如安徽卫视的《相约花戏楼》“把舞台搭到工矿、企业和社区中,与戏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8]将摄像机带到生活中,真实的在记录民间舞台上的戏曲表演,真正的做到与民同乐。还有近期《梨园春》对第34届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开幕式进行的现场转播,这些实况转播打破了戏剧表演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身处各方的人都能随时随地的看到这些戏曲节目的表演,大大增加了戏曲文化的传播力度和节目资源的利用率。
专场录像是指电视编导根据实际情况对戏曲栏目进行策划,通过对栏目的前期定位,效果预期等一系列数据的分析,找出最适合栏目播放的戏曲节目,让专业的戏曲演员在一定的情景下演出并进行录制。如陕西卫视的《国风秦韵》就大多采用专场录像的形式,节目之初用动画的形式介绍戏曲的背景故事,然后让观众在故事的营造的情景中欣赏戏曲,最后再加上专家的点评,不仅满足了老戏迷的欣赏趣味,更让刚开始观看戏曲节目的观众对戏曲有大致的了解并能投入其中。当前大多数的戏曲欣赏类节目都采用录播的形式。
电视戏曲播放欣赏类节目,不仅有供广大戏迷欣赏的功能,更是对老艺术家们的精神文化遗产的一种记录和保护。对于中国戏曲的的历史和发展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二)戏曲擂台赛类电视节目
电视终究是工业文明的结晶,是资本主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衡量电视节目的收益情况,最好的证明就是收视率。而增加收视率的主要方法,就是调动观众的积极性,使观众参与其中。事实证明,只有调动观众的积极性,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才能最大化保证收视率。
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栏目,自开办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如今依旧以戏曲栏目优秀品牌的身份活跃在河南卫视的荧屏上。除了栏目自身积极寻找合适的定位,不断追求创新外,以擂台比赛为主的节目形式也是保持其栏目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比赛由小香玉等戏曲名家和500名大众担任评委,实行初赛、复赛、季度赛、年度赛等多级淘汰制,逐级淘汰最后决出获胜者。这样一来,观众从单一的观看者成为参与者,表演者。观众在栏目中的存在感大大增强,从而对节目更有认同感。同时,邀请部分戏曲名家做裁判,使观众不仅有机会上电视,更有机会得到戏曲名家的指导,这样一来,让他们也有走上专业的戏剧舞台的机会,自然对栏目的关注度积极性也只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