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久闻大名,这几天不疾不徐地静心阅读,加上喜马拉雅的听书,有些章节是一听再听,但是仍觉不够。毕竟,这是一本关于人生哲理的书,涵盖了很多方面。要细细分析其中的道理,实在是笔力不及。已经读完,还是谈谈个人愚见,做个总结吧。或许,多年以后再来翻阅这本书,感受会大不一样吧。
百度得知:悉达多,照佛教的解释,佛不是神,是“觉者”,即觉悟了的人。释迦牟尼佛本来就是人,他名悉达多。“悉达多”的意思是“目的达到的人”。
悉达多,古印度婆罗门之子,贵族青年,无论学识、举止言谈还是长相,都堪称完美,是所有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所有人敬爱的对象,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他并不快乐,他拥有的学识不能帮他探究“我”,探究阿特曼(Atman,是潜存不灭、绝对永恒的精神实体,他一般指“真我”“小我”“灵魂”以及“意识”等,与世界灵魂即“大我”或宇宙统一的原理——梵相提并论),于是他决定去做一个沙门,用苦修的方式来得到领悟。经历各种苦修(烈日暴晒、冷雨灌注、一日或几日一餐少量的生食、荆棘刺痛肌肤直至流脓愈合再流脓再愈合……),悉达多克服了痛苦、饥饿、焦渴和疲倦,学会了灵魂四处飘荡进入各种动物的躯体体验各种生死轮回。然而三年苦修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根本没有要学的东西。世上只有一种学问,那就是“阿特曼”。
而后与他的追随者歌文达去了舍卫城听佛陀乔达摩宣讲教义,并向最伟大、最圣明、最聪慧的佛陀表达了心中的疑惑。没有和歌文达一起皈依佛陀,因为他觉得各种学习,都是他人个人的习得与领悟,并不是自己要走的路,所以他选择了一个人独自前行。修行由对知识的渴求转向对“我”的思考,对“我”的寻找。他突然发现周遭的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一切。
之后在大城市认识了名妓甘玛拉,还成为一个有钱的生意人。这期间,他由开始的旁观者姿态看待世人的忧伤与快乐以及世俗的爱到沉沦其中堕落下去,再到厌恶如此肮脏的又老又丑的自己,最后到幡然悔悟又孑然一身回到河边,悉达多经历了这一轮回。在绝望的时候忽然听到生命之河永恒的声音。在和摆渡人瓦树地瓦(悉达多的引渡者,也是一位悟道者)的交谈与朝夕相伴的生活里,在甘玛拉被蛇咬死后悉达多对儿子的照顾、容忍与最后的彻底放手后,年老的悉达多终于参透人生真相,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明白时间与这河水一样,没有过去、将来,只有这瞬间的永恒。他最终达到与世界融合,获得生命的圆满。
引用书中的这段文字便是——
每一时刻都完美无瑕,一切的罪孽都蕴含着非凡的宽恕,所有的孩子体内都住着一位老人,所有呱呱坠地的婴儿都已经死亡,所有垂危的人都会获得永恒的生命……
我需要欲望,对于财富的渴望,虚荣,需要最无耻的绝望,以学会如何放弃所有的抵抗,学会如何去爱这个世界,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较,不再与我所创造的那个完美世界相比较,而是接受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热爱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如果将悉达多的修行与《西游记》的取经之路相比较,我想也有相同的地方吧?《西游记》是一部《心经》的修炼史,西行的过程,就是历经磨难(九九八十一难,象征着内心的各种执念),不断去除心魔,最后达到明心见性成佛的过程。而悉达多的一生,不也是在经历各种“断舍离”吗(身份、欲望、世俗的爱等等)?由此我想到:人来这世间一遭,就是要历各种劫。经历了悲欢离合痛苦折磨,直至通达圆满的境界。而其中,需要思考、等待、斋戒(我把它理解为磨炼心性)。所以,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不去经历与感受,光靠书本与教师的传授,人是不能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并能接纳一切,得到真正的领悟与解脱的。
《悉达多》一书,文字纯美优雅,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页都流淌着美好与禅意,这样的文字,是要读出声音来的,是要慢慢品咂的,是要闭上眼睛去想象去感知甚至陶醉其中的。它是一本清香四溢的书,而又浸润着哲理与智慧,真让人爱不释手啊!带来这样的感受,译者苏念秋也是功不可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