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发现邻居花园门口遍地都是成熟的樱桃时,我才意识到又是樱桃上市的季节。
抬头望去,绿叶下掩映着点点晶莹剔透的红,在阳光下泛着艳丽美味的光泽,我不竟怦然心动,味蕾翻滚着唾液汹涌而至。
正好,我要到菜市场去买菜。果然 远远的我就看见在蔬绿橙橘中夹杂着一块樱桃红,我目不斜视的直奔而去。
两个椭圆形的竹篮子里面装满着樱桃呐!一个五大三粗的中年壮汉坐在篮子后面的石墩上,敞胸露怀,大幅度的摇着蒲扇,和他前面娇艳欲滴的红樱桃显得格格不入。
见我走近,他似乎是骄傲的大声武气吼了一声:“买樱桃哦,十五元一斤!”我在心里默默惊呼:“我没有听错吧?挺便宜的啊!”于是,我又弱弱的询问了一次:“你说多少?”,壮汉又骄傲的重复了一次:“十五!”
我心想,他有理由骄傲,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产品,价格还如此亲民,值得点赞。
于是,我不再犹豫,直接说来两斤。
壮汉麻利的撤下一根塑料袋,熟练的一搓,就撑开了塑料袋。我正踌躇这一碰就破的嫩樱桃如何装?
壮汉已示意我牵开口袋,他不是用手捧樱桃,而是提着篮子直接往里面倒,感觉我是要把这一筐全部买完,我连忙急呼:“够了够了!”
壮汉将倒好的樱桃往电子秤一放,迅疾报价五十六元,末了补充一句:“两斤多一点。”
我:“什么?不是两斤吗,怎么会是五十多?”
壮汉:“二十五元一斤,两斤多,你算算是多少嘛?”
我:“你刚才不是说十五元一斤啊!怎么又变了?”
壮汉:“我什么时候说十五?一直是二十五啊, 昨天还卖三十嘞!”
为了这爱不释手的樱桃,我也只好变通了。
这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群家庭主妇,围着壮汉讨价还价,我发现,壮汉在报价时,“二”字发音确实有点弱,“二”后面的“十五”发音突然加重,如果不仔细听,很容易听成十五。
这些主妇三下五除二把篮子里剩余的樱桃一分而光,壮汉忙得团团转,甚至都没有精力来理抹我是否扫码付款。
我提着樱桃往回走,一路想着刚才发生的事情。
庄子说道无所不在,如果你去用心体会,时刻保持警觉,在每一件微小的事情中确能有所悟。
我首先要反省的就是,内心的“自赞毁他”根性还牢不可破。比如对于樱桃的价格,明明是我没有听清,但却习惯性的第一时间认为肯定是别人的错,自己绝对是正确的。无论何时,能保持一种自他平等相待真的太难,因为人的我执是多生俱来的,但克服这样的心态也许才是修正内心的关键。
值得庆幸的是,在发生问题后,现在的我变得倾向于理性的思考,乐于相信他人的正确,愿意接受自己的错误,所以我才能仔细的发现壮汉报价时口音的习惯音调,从而化解这个误解,实际上是融化了我心中那块大大的我执,让它又变小了一些。
其次需要反省的就是,对于人与人的沟通方式需要改进,不应想当然。刚才买樱桃询价时,我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就能避免误会,比如我可以重复一次:“十五元一斤?”
由此看来在和他人交往中,我们总是自以为是的各种认为,很少想到用一些更科学的沟通方式,来尽量避免得到错误的信息。我相信,在大多数时候,人与人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误解,包括与你最亲近的人。
我想起我小时候第一次买樱桃的情形,不知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误会?
记得我在上幼儿园期间,大概五六岁吧。春天来了,老师带着我们几个淘孩子到乡下玩,也就是现代学校的春游,我们那时充其量算村游。
在村口碰到有人提着樱桃。我平生太喜欢可爱得令人心醉的东西,这在小时候就初露端倪。我大胆的说我要买樱桃,而且还带着买樱桃的人回到厂里家属区。
家里没人,我知道妈妈平时在书桌的中间抽屉放钱,就在抽屉里取了一张五毛钱,买回了一瓷盅的樱桃。
妈妈下班回家,发现了我的购买行为,也不批评我,直接找到买樱桃的人要回了那张五毛钱,给了她几分钱。我不知道事件是如何交涉的,我只模糊的意识到,五毛是一笔数额不菲的钱,如果要全部用来买樱桃会是很奢侈的。
遗憾的是,我居然记不得第一次买的樱桃是什么味道,在我人生当中的第一次购物行为中,我疑心也存在某种误会,但是时光不能倒流,我无法求证。
只是,面对当下的事,我时时要提醒自己修正心念,让自己的内心不停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