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本来要完成下个月的销售计划,结果突然看见电脑上弹出一个明星的八卦。立刻点开,看完大呼过瘾,然后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开始跟周围的同事讨论,等到回过神来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结果你的计划报告上除了写了标题,一切都是空白。
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想要的是一切尽在掌中,而对你来说,专注反而成了一种稀缺的品质。
有一个很好的比喻是:如果说读书像是在思想的游泳池里畅快地撒欢儿,那上网就是在大海里游泳,永远都看不到地平线。有时候你以为你看到一个岛屿,游过去的时候发现那只是个浪头。唯一让你觉得安心的是,周围到处都是和你一样迷失的人,你们还在彼此互相点赞。
这是在时代的大潮中溺水的人。
我就是一个曾经深度溺水的人,根本不能掌控自己的注意力。从24岁开始学会网络购物,一个巨大的宝藏就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开始每日用几个小时浏览淘宝的页面,严重的时候甚至每日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淘宝页面,一看就是8个小时。而我为此而付出的了什么?
原本用来好好工作换取升职加薪的时间被我挥霍一空,还有自己微薄的收入。我就是那个每年年底,打开支付宝年度账单的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曾经这样有钱。但是回头看看身边,却根本不知道钱都花在什么地方。
好在一切还来得及。在我30-40岁中间的某一刻,我意识到自己快要彻底溺亡之前,清醒了过来。
这一年当中,我找到自己改正之路,虽然很痛,但是行之有效,而且我也乐此不疲:
重新拾起阅读这件事。每周读,不停歇,带着问题去读书,有思考,有记录,哪怕是碎片化的
曾经对于阅读这件事情,我就和大部分人一样,读完就忘。现在开始做读书笔记,学着拆书,每次读到心有感悟的阶段就会立刻动笔记下来。一本书读完之后,连便签都会写满几页。
只有记录,写下来,回头看,才是自己活过的证据。
当你终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力的时候,剩下的你要怎么做?
《跃迁》给的回答是:一定要在高价值区,做正确的事。
古典老师先是给出一个观点:看似处处有机会,实则处处没机会。竞争越是开放,个体就越是需要深思熟虑去做好正确的选择,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儿”。
之所以说处处有机会就等于处处没机会,因为比你强的人早就走在你的牵头,而那些比你勤奋的人也早就做了足够的积累。
比如说当年选择专业的时候,家里人都认为中国加入WTO就意味着就业机会大增,也以为这从事外贸很赚钱,可是等我读完四年本科之后才发现人才市场上毕业人数最多的专业就是国际贸易。一个月薪800元的小助理800个人挤破头地去递上简历。
所以貌似机会比之前放大了10倍,竞争者就比之前多了百倍。
所以,你欠缺的并不是勤奋和执行里,这个社会不再是依靠努力就可实现梦想的年代,现在学会做选择才是硬道理。
“如果你要指点四周风景,那你自己先要爬上屋顶”就是说你只要站在高处,才有可能看到真正的世界。所以说,你要选择站在高手的身边,与伟大同行,从高手哪里学习人生定位和发展策略。
美国历史上“最佳击球手”泰德威廉斯 是股神巴菲特十分推崇的运动员,他载气影响深远的教科书中《击打的科学》中提到:高机打率的秘诀是不要每个球都打,而只打“甜蜜区”的球。正确地打击甜蜜区的球,忽略其他区域的,就能保持最好成绩。
简单来说:只做对的事情,只做回报率高的事情。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曾经在一次晚餐会上,有人要他们万同一个游戏------在手心写一个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词。而两个人的答案竟然完全一致:Focus (专注)
听上去很简单的,但是落实起来却并不容易。需要你去抵挡住外界诱惑的事情从来就不简单。在实战中,你要拥有强大的订立,需要不怕挫折的信心,需要千钧一发的决断力,需要强大和冷静的内心。
如何只做对,回报率高的事情?
你需要找到你的优势,然后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因为回报率高的事情必然需要的你的高竞争力。
如果你身处在人才市场,你首先向别人展示的是什么?就是你比别人好的地方,凭什么要用人单位用你呢?你的优势,你的竞争力在哪里?
去年我们公司曾经高薪50万找一个技术总监,广告一发出去之后投简历的人很多,但是符合条件的很少。最后只有一个39岁的女性胜出,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岗位应该找一个年富力强的没有家庭负担的男性,但是不巧,公司要求的技术总监不仅要有10年以上的行业经历,还要精通外语,还要有带团队的经验。那些人要么只能符合条件中一条,要么符合两条,符合三条的只有这一个求职者。这就是人家的职业稀缺性。
当你找到自己的优势之后,如何开始跃迁?
1.与其用100%的经历去学习一个领域,不如用80%的精力学习每个领域20%的精华。
这其中讲到一个开眼界的问题,也是需要学习底层逻辑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学习底层逻辑,因为要看到全貌,因为格局从来不是局限于某一个点。要理解现代社会,就需要对于经济学,心理学,科学史,地层学科的基础知识。
现在回头想想大学四年我只学习英文,连一本闲书都觉得没时间看,真是很蠢。以至于大学毕业有两年过得很压抑,其实如果当时抽出时间读点社会学,读点商业,读点心理学,我都不会在毕业之后走那么多的弯路。
2.学会利用杠杆
1895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研究国家财富分布,发现了每个国家的财富都呈现出一种分布方式,少部分人占据了大部分财富,大部分人拥有少量财富,在坐标轴上,这是一个头部严重向纵轴靠拢,还拖着常常尾巴的分布(也叫长尾理论,或者是二八法则)。
科学家后来发现这种分布不仅仅是财富,就连地震爆发的频率,月球上陨石的分布,网页点击的次数,几乎你能想到所有的事情,都符合这种二八法则。这就说明,不公平是世界的常态。
这个事情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社会和自然大部分系统都有重点,做事情一定要抓重点,持续抓住重点就是你用杠杆撬动世界的点。
记得当时英文很好的师姐告诉我,要想快速通过CET6,就是一定要背熟全部的单词。然后我就开始用了半年的时间开始背单词,每天一百个,只有在考前一个月才开始做模拟试卷。最后一次性通过,是专业一个个通过的。
所以凡事一定要先看到那个可以撬动世界的点,然后集中火力,击破它。
在我们的一生当中,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实在是提案多见了。命运就是不公平的,这是人生常态。
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到以下:
停止抱怨,接受不公平的现实。
持续学习,提高效能
关注,观察,验证自己的高价值区
向正确的方向移动,一步步挪向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