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在4A广告公司工作的学姐在微信群里发来她们公司的校招内推,告诉我们如果想进,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否则之后的社会招聘,我们是真的、真的进不去。
因为现在她们公司校园招聘80%的人都来自于北大、清华、人大、中传等。基本像我们这样的三本学校,在HR那一关就会被刷掉。如果有幸过了HR那关,然后笔试能考出高分,面试idea很好口才很好的话,还是有可能成为那剩下的5%的。
然后学姐特别关照我们,面试的时候就不要讲类似“我做事努力认真愿意学”的话,你努力认真的人设和你的学历是不匹配的。而是要突出"虽然我是学渣,但是我很有趣哦"这样的感觉。
看完学姐的教导后,我默默的放下了手机。
你努力认真的人设和你的学历是不匹配的。
什么感觉?
是不是感觉很熟悉?
在你的简历在一转身就被丢进垃圾桶的时候,当你花费无数个深夜的作品被说没用心的时候,当你被指责能力和职位不相当的时候,当你因为学历看着不如你的人升职的时候……
想起来了嘛?所有这些因为外在条件,客观因素,主观态度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而对即将走向社会,面临找工作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考验尤其粗暴简单。因为首先,你会因为学历遭受不公。
一个名校毕业的前辈曾经和我说过这样一个他们选拔职员的方式。先看是不是本校的毕业生,是,留下。再看是不是985、211学校毕业生,是,留下。再看有没有特别嘱咐过的人员,有,留下。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名额已经满了啊。
确实,名校、985、211,这些标签本来就是一种能力的加持。它象征着更聪明,更有自制力,更认真,更努力,更有实力,更成功等诸多人们能想得到的优秀品质,得到人们的更多青睐和偏爱。我们也不能否认,它有它的道理。
但这是否能反向说明三非学校的不如人或是在此之下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差?
答案显而易见:当然不是。
究其根本,我们为什么没有考上名校、985、211?纯粹是因为读书不认真不努力,不自制不上进?虽然这确实可能在当时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但除此之外,相信很多三非学校的学生能给出很多不一样的答案。
今年北京市高考状元说的一段话就很现实:“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很多时候,现状不是你努力认真就一定能改变的,它有太多因素相互间的冲突,限制,挂钩。千头万绪。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拼尽全力求而不得的痛苦。
但是你要明白,很多人不关心也不愿意看你那些拼搏奋斗,纠结痛苦的过程,他们只看结果。结果即所有。
他们看不到你的成长醒悟,看不到你早上六点起来背单词,看不到你兼职的空隙还在看书,看不到你中午在图书馆啃面包,看不到你按时去健身,看不到你如何过三关斩六将的站在学生会主席的位置上。所有你坚持骄傲的事不过是“学生会主席这样无聊的话就不要说了”这样一句轻飘飘的漠视。
因为所有的这一切,和你的学历不相符。
我是三非学校,我是三本学校,不代表我就没有资格说认真努力。
我看到早上五点的天空,看到自己身上热气腾腾的汗,看到晨曦里坐在湖边念英语的姑娘,看到所有那些流过的汗和泪,浇铸成我的铮铮硬气。
我不会为了区区一个职位迎合别人的偏见和轻视,说“我是学渣,但是我很有趣”。
我是三本学校,但我不是学渣,我认真努力,并且,我有趣。
你可以看不起我的学历,但你不能轻贱我的态度。任何时候认真努力都不会过时,就算它会迟到,但是绝不会缺席。
如果这点你都做不到,就是你是个牛逼上了天的人,我也只能对你说:
承蒙你看不上,刚好,我也看不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