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扬之水先生的名字,是去岁正为敦煌着迷时,朋友推荐《曾有西风半点香》。看完《曾有西风半点香》,对扬之水先生的学识和文笔都佩服不已。就连敦煌壁画中一个小小的卷草纹,也可以从印度等地区一直溯源,讲出其在敦煌壁画中的演变。考证、叙述……把敦煌文化中的小物件,和各个时代脉络紧紧串联。诗画经册中的物件,不再遥远,原来是那么鲜活。如果说《曾有西风半点香》为我打开了名物考证这个世界的大门,那么这本《无计花间住》,就更让我领会了名物考证的意义和迷人之处所在。
《无计花间住》其实是个小合集,包含了《无计花间住》《有美一人》和《采蓝集》三个部分的文章。《无计花间住》主要是对宋词整体或某词人的点评和一些选集版本的考证小文章。《有美一人》主要是两篇文章,主要考证了从“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发源的各种纹样图轴和历史上美人图的主题变迁等。《采蓝集》则是拣选了周邦彦和温庭筠的几阙词进行一一点评。
对于我这个从小“好读诗,不求甚解”的人来说,虽然许多诗词已经烂熟于心,但是很多还是一知半解。读了扬之水先生的文章后,往往有自己所知太浅的感触。比如“花间词”,我常常迷恋于某些华丽的辞藻,上口的韵律,或者哀婉的情思,却未思考这“花间词”所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男性词人们往往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模拟幽闺仕女的口吻。扬之水先生娓娓道来,层层剖析,其实这可以看做是文人士大夫们在正统大道之下,给自己留下的一块能够自由抒情的领地,可以说是“小道”,但却正因为这样的“小道”自由,给了他们汪洋恣肆的空间,留存真情真性的不朽篇章。
《有美一人》的两篇长文,尽显扬之水先生名物考证的工夫。“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原是从唐诗发端,而后演变为图画,之后又变为固定的四句诗题,从而有相应的四条屏等物件,并见于各种瓷器、金银器等日常生活物件的装饰纹样当中。一篇文章里,历代诗词、笔记信手拈来,再辅以与之相关的各类画作、瓷器、金银器的图文讲解,为我们拼起了历史上的生活图景,也发现原来诗意的生活是如此深入地渗透进了日常生活中。
《采蓝集》针对每一首词做具体点评,用典、出处何在?哪里是最妙之处、因何而妙?这些问题一一从文中得到点拨。
纸质版的书是去年购入,印刷信息为2016年8月第一版,看了作者的后记知道这是再版。kindle上也下载了《无计花间住》,两相对比,发现kindle里是2011年出版的,应该是初版。纸质新版中,《无计花间住》多收录了两篇文章“也说轻解罗裳”和“鸳鸯绣字春衫好”。电子旧版中,“后记”中把三部分的来由大致讲了讲。仔细读来,新版中《采蓝集》部分的几篇文章有些修改,比如评温庭筠的一首词时,加入了对“人胜”这种装饰物的考证。因为写这篇读书笔记而无意间的对照,也引发了我对三个篇章取题的思忖。
扬之水先生认为自己当年对于宋词的些许解读只是一只脚踏进了大门,引申来说,认为自己只能算是短暂停留,没有长久地进驻,所以将这部分文字命名为“无计花间住”。“有美一人”用的诗经的典,历代侍女图画如“有女如云”,但都“匪我思存”,看来最得作者心的,还是唐代一副由平民女子赠给姐妹的自画像。“采蓝”亦是用的诗经“终朝采蓝”的典故,大致是觉得这些点评诗词的文字不过是在诗词的原野中采撷一捧以飨读者。
取题用典的用意,是扬之水先生自谦。对于我,这些文字已经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于诗词的想象。比如再读梦窗词时,“午梦千山,窗阴一箭”,忽而端午榴红、忽而菰叶秋怨,季节倏忽转换和词中的许多小细节,实实在在都是写梦窗昔日爱恋中的事情。他以“我”的角度言情,不是所有人都能解码每一字每一词的秘密。比如再读“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时,知道当时确实有印上“心”字图案的香块。读“记得小频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时,能够浮现佳人身着鸳鸯与“心”字组合而成纹样的衣裳的身姿。读“藕丝秋色浅,人胜剪参差。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时,不是单纯觉得词语朦胧,而是能够想见当时美人头上戴的“人胜”装饰分垂到发髻两边随风摇曳,两颊胭脂如花气芬芳氤氲其间的华美……
知道了这些名物的来由与大致模样,并没有削减文字的意象,反而让文字更加跃然与立体。于是,依附于诗词章句的当时风姿,才完全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我也很想能在其中流连,只是学养有限,只能凭借此书片刻暂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