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类电影最易吊着观众,给予专注的刺激。
一种是主角们被困锁在诸如客栈、旅馆、古堡、孤岛、游轮等幽闭隔绝的空间内,笼罩在多米诺骨牌的死亡魔咒里,以希区柯克的姿态展开怀疑与缠斗,情节惊艳而烧脑。
另一种则是沿着公路展开剧情,沿途风景不断变换,时空流动不拘,主角们在上路、遇见、离别、再上路的循环中抵达终点。
01
为什么要在路上?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这是杰克.凯鲁亚克代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垮掉的那一代人最响亮的回答。
年轻人喜欢上路,并非出于某一特定的目的。
他们或逃避现实,四处游荡,像只无脚鸟一样,飞啊飞,飞到累的时候就在风里睡觉,在风中放飞自己躁动不安的冲动与激情。
或内心无限迷惘与失落,不断地漂泊流浪,跨过山和大海,穿过人山人海,只是为了追寻诗与远方这一莫可名状的乌托邦意象。在抵达终点时,他们作鸟兽散。
02
不同于年轻人的漫无目标,背着人生行囊行走至中年的人们,往往被各自明确的目的捆绑在一起,在蜿蜒的公路上结伴而行。
正如将各种奖项收入囊中的热映影片——《绿皮书》中的双男主,黑人钢琴家谢利博士的目的,是为了在去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巡演之路上,保证自身的人身安全与出行便利;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白人混混托尼,则是为了在失业期间养家糊口,不得已给黑人打工,充当谢利的专职司机、保镖与佣人。
一如以往公路喜剧的模式,主角人设一般在社会阶层、生活背景、性格习惯等方面形成巨大差异,以便在不经意间产生鸡同鸭讲的喜剧效果。代沟越大,笑料与反差越显得真实不做作。
人在囧途系列电影中,徐峥塑造的李成功、徐朗这样事业有成、富足优裕的中产阶级形象,与王宝强扮演的牛耿、宝宝之类的质朴憨厚、乡土气息浓厚的“缺心眼”角色形成强烈反差。
电影《绿皮书》也设定了这样一对对比鲜明的黑白配。
黑人谢利是兼具心理学、音乐学、礼拜仪式艺术三重博士学位的精英,他具备了节制、理性、优雅、勤奋等一切优秀美好的品质。同时,他的身上也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悲哀,孤独寡欢,婚姻破裂,与亲人关系疏离。
白人托尼则是一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老炮儿。抽烟、酗酒、赌博是他的强项,庸碌与懒散构成他的日常。
如此天悬地隔的两个人,在行程中奇遇不断,险象环生,在交融与摩擦中火花四溅。一路上的跌跌撞撞,让谢利与托尼在冲击与改变中,彼此拯救,遇到了另外一个自己。
高冷精致的谢利不再不食人间烟火,他深受托尼轻松随意活在当下理念的感染——“我父亲曾经说过,无论你做什么,百分之百地做,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饭的时候要像最后一顿。”谢利干净修长的手指既能优雅地弹钢琴,也能用来纵情地啃炸鸡。
之前,他在舞台上熠熠生辉,演出散场后孤独地在阳台上饮酒,排解苦闷,自己不过只是个娱乐白人大众的黑鬼。
在影片临近尾声时,在黑人同胞且歌且舞的橘鸟餐厅里,谢利第一次体会到钢琴演奏家的尊严与快乐。
粗俗懒散的托尼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直活在白人的种族优越感中,就像一只狭隘的井底之蛙,对于黑人充满了自以为是的偏见。
之前,他会嫌弃地扔掉黑人工人用过的水杯,干一些顺手牵羊、偷鸡摸狗的勾当。谢利颠覆了托尼对黑人的刻板印象:贫穷,懒惰,偷窃,吃炸鸡、玉米糊、甘蓝这些比较糙的食物……
托尼开始尊重艺术,发自内心地欣赏谢利的钢琴演奏,会为谢利的演出争取干净、优质的钢琴,并且在谢利的帮助下给妻子写充满仪式感的浪漫书信。
03
这部南下的汽车,显然不仅仅承载着谢利与托尼这两个中年男人各自疲惫的哀乐人生。
编剧与导演更意欲让两位男主背负上沉重的历史债务,进行种族隔离的反思,从而奠定了这部公路片有趣与深刻兼而有之的主基调。
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62年,正处于美国民权运动如火如荼开展的时期,非洲裔黑人们组织的示威游行活动频频遭受警方的暴力镇压,以美国南部各州尤甚。
影片中,谢利身上集中体现了那个时期黑人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独自在酒吧买醉,被殴打;在主人家演奏,不允许用白人厕所;雨夜赶路,途经天黑后不准黑人逗留的落日镇被拘留;不允许试穿西装;不能和白人一起在餐厅里用餐。
影片名称虽为《绿皮书》,但是在这次旅途中,绿皮书,这本种族隔离时期的黑人旅行指南,却并没有能派上用场,因为有白人托尼作为黑人谢利保驾护航的活指南。
谢利为什么坚持要去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南方进行巡演?
影片借谢利表达了黑人面对种族歧视应该持有的态度: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坚守尊严,才会赢得真正的胜利与尊重。
白人托尼,自认为过得比谢利更像一个黑人,懒惰、粗俗,还要为黑人打工贴补家用,可以看做影片对于白人优越感的讽刺。托尼对于谢利的欣赏与保护,克服了对黑人的傲慢与偏见,则表达出影片对于种族隔离制度的忏悔。
《绿皮书》以一种大团结五湖四海式的温情脉脉对于种族歧视进行了隔靴搔痒的反思。
相比之下,南非作家库切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耻》,在殖民地南非上对种族隔离制度进行的批判与反思则更为深刻与惨烈。
小说中白人教授卢里因犯通奸罪被下放到偏远的黑人农场中劳动。自己的女儿露西被当地黑人强暴却无法申诉,父女俩还要在当地黑人的庇护下才能勉强生存。
小说旨在说明:一段被压抑的、遭受不公平对待的种族隔离历史必然遵循着一定的因果循环的法则报偿于现在。
在影片《绿皮书》的结尾,谢利走出自己华丽冰冷的豪宅,在托尼家度过了一个温馨的圣诞夜。在新的一年里,他们回归各自的生活轨迹,重新上路。
而一个国家,如果在其历史车轮碾过的痕迹里辨认不出爱,幸福,平等,那它的未来又会驶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