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会后悔。
会后悔的非常惨。
记住,跳楼不是飞翔,跳楼就是跳楼。
我没跳过楼,可我蹦过极!
不高,也就50米,不过换算成跳楼,也是十几层楼了。
蹦极通常不是自己跳,也没有人踹你。而是被骗下去的。首先,要求你半只脚站在台子外面,在让你举高双臂,(你以为自己双手是90度垂直高举保持平衡,那是自我幻觉,真做到那样是有点累且不自然的。最舒服自然得高举双手时,手臂还是前倾)。
然后身边工作人员再让你自信的看着前方,前方是对着你的摄像设备,要记录你这一刻的勇敢和下一刻的纵情。你不想让你蹦极的视频里站着一个尿裤子的怂B吧,你花钱干嘛来了?现在这年头吃顿饭还要拍个照呢。
好的,刚才经过讲解,你已经能想象出站在高台的时候你是什么状态了吧,整个人重心已经在台子外面了。下面就是平静的湖面,冷酷的看着你,冷酷到你不相信那是液体。
所以,此时高台上帮你绑绳子的工作人员只需要松开扶着你的双手,你自然就下去了,而且是大头朝下。
那瞬间不禁令人咒骂“孙子骗我!”
我前面的小姐姐很娇羞,怕怕的,都快哭了。“哥哥,如果绳子松了会不会死。”
“不会,我们这里有记录,游客跳了三万次都没出过事。”
“还是不要了!我不玩了,我要回去了,嘤嘤嘤。”
小姐姐瘫坐在高台上,不敢看脚下遥远的湖面。这下尴尬了,我排在她身后就已经开始发抖了,她已经绑上绳子,一定心里更怕的要命,这可怎么劝啊。一时间,我也想打退堂鼓了。
帮人绑绳子的小哥哥好像见过无数次这种情况,镇定自若得轻声说到:
“不跳不退钱哦。”
那时,是我今生第一次看见一个娇羞可爱的女性撕掉伪装的变化是多么可怕。
她停止撒娇,像是一个仿生机器人接到了指令,眼神漠然得看着工作人员,淡淡得“哦”了一声。停止撒娇的她,好像连唇色都变深了。
她不再颤抖,干脆利落得站起身来,面朝天空,张开双臂。
我们排队的人被这一幕惊呆了,而工作人员好像天天都能见到这样的人似的,丝毫不觉得意外。
她连绳子都不检查,毫不犹豫的配合小哥哥做出动作。一气呵成,跳了下去。
没有尖叫,没有颤抖......
(我想,这个女人回答不了你的问题。跳楼能给钱的话,她还能爬上来把你跳破产。再有,这种人根本不会跳楼。)
我还以为还能多墨迹会儿呢,这下突然就剩我了。我明明在来时的巴士上做了一路心里建设,此时此刻像是机舱里一个豪无准备的士兵,倒数第二个伞兵跳伞前把降落伞包塞到了我的怀里,并祝我好运,而且我还发现他是机长!
其实我也没那么怂了,我有点不太一样。
我有点过于想体验蹦极的。既有恐高症,又想治愈它,我自己矛盾的很。毕竟是自己的意志让我站到这里的。
还没等开始扶我,我说问了身边的绑绳子的小哥哥:“准备好了吗。”
他愣了一下,心想这不是自己的台词吗?他下意识的说了句“好了...”
当按照规矩把半只脚露在台子外面的时候,我已经怕的要死了。可我又升起一种莫名的兴奋,是我来此的全部意义。
所以当我伸开双臂,面对摄像机时(其实我也不知道摄像机在哪)
工作人员还没来及骗我下去,我自己就站着跳下去了。
据说一个月也不见得有我一个这样的游客。
通常蹦极都是大头缓缓朝下往下蹦,享受被绳子的弹力肆意横甩的快乐。像一个失控的塑胶水管子因足够的水压而疯狂甩头.....
而我的动作,事后看过视频的朋友对我蹦极的动作有一个共同的评价
“你哪是在蹦极?那TM就是跳楼。”
我没有反驳,因为我小时候就以为蹦极就是一种带绳子的跳楼运动,一种可以反悔的自杀。后来,观摩了别人蹦极,发现自己好像是有那么一点点误会。
那时的我怎么也不相信,下落竟只有大约3秒。(经评论指正自由落体五十米3.19秒)
那短短的3秒,让我体验了今生最大的失控感。
这3秒之中,我思考之快,精神密度之高,超乎想象。毫不夸张的说,这3秒,相当于我无所事事的一周这么长。而且挤掉了所有对蹦极的设想,一个渣都不留,全部都留给了体验本身。
而它体验带给的意义和变化因人而异,可能高达数年的价值也说不定。
咱们暂且不谈这体验的价值,就说这瞬间的高速思考。
这种现象这是存在的。不仅是这次,我后来我有一次车祸,看见车撞向我的瞬间,也和那次蹦极下落瞬间一样想了很多,“为什么是我”“电影里的东西在现实发生竟然是这样”以及“cnm”等等。
这种体验不是错觉,也不是孤立的巧合,所遇情境到了那个份上,子弹时间一般的高速思考就会出现。
下坠的3秒比起车祸瞬间,让我想的更多,精神密度更高。
所以你不要以为跳楼会没时间后悔。那真是天大的误会。
别看那时我很理性得知道蹦极不会死(不理性的人,很少敢去蹦极的,脑子里全是万一如何如何)
可我依然有一种控制不住的情绪:后悔。
我宁愿被骗下去,而不是主动这么跳。
事后我也是不后悔的,结束蹦极后我和一起来的朋友们都很赞叹我这主动的一跳,不同寻常的勇敢。
不后悔是因为那时我已经在地面上了,恐惧体验已结束,只剩下成就感和吹牛逼,我当然什么风凉话都敢说。
可当时跳的瞬间不是。
下落的时候,耳边的风声简直是来自地狱的噩号,一只魔鬼的手抓着我的脚,和我有仇一般往下拖,歇斯底里,而且越拉越快,好像我杀过这个魔鬼的全家一样。此时此刻,他为了魔鬼的尊严与我这个游客拼了老命。
下落时,很难尖叫的。除了奇丑无比的表情,我做不出任何事。
而那只魔鬼的手,竟然仅仅是地球引力,其标准化程度很高,就是中学物理的g,地球重力加速度,稳定而普遍。
我们生活中通常所受的力量,不过是撞击,运动方式通常以惯性为主,哪怕是挨了一拳,也是瞬间的撞击,就算自己被打飞出去,也是惯性让你在飞。真正无时无刻的承受加速度,那真是有人和你过不去把你往死里推不松手,而且是不到两秒把你推出50米的力道。你是有多招恨?如同被挂在车上车还不减速?
这个魔鬼,g=9.8m/s^2, 时刻与我们相伴。
它陪着我们日升月落,看着我们生老病死。
是大地无时无刻托着我们,让我们思考,让我们行动,让我们平日里有说有笑,有爱有恨。
也怪大地太溺爱我们,让我们把飞翔和坠落混淆,误以为人在空中就获得了浪漫与自由。
我告诉你,没了脚下的大地,我们什么都不是,如果突然没了脚下依托,我们就是一坨在空中坠落的屎。
人之所以渺小,就是因为我们的体验通常集中在周围的一亩三分地。人类学了这么多年物理,也只有跳伞、蹦极和跳楼的时候才算得上让全身体会一下地球的引力究竟是什么玩意。
下落的刹那我的身体诚实得告诉自己: 我后悔,我每一根寒毛都在后悔。
那是我全身的体验。我全身的每一寸都在渴望回到大地带给我的稳定。后悔起源中有一种对他人的背叛感,像是背叛老东家之后,还是觉得老东家好,好的不得了。
“原来我在大地上是如此幸福。”
如果你是跳楼,全身的体验可能会让你联想到:
“卧槽,已经够不幸,原来还能更糟!”
你确定你需要那样的死法吗?
所以那一瞬间,我竟然还有一点点愧疚。
所以我是很能理解《地心引力》最后女主角亲吻地球那一刻的美。地球是活的,大地无时无刻不爱着你。
下落结束了,距离和绳子等长。
进入了蹦极的另一个阶段。
此时整个人在空中被甩来甩去。
在别人看来这才是又危险又可怕的时候。其实在我自己看来则不然,这是蹦极最快乐的时候。
我使劲睁着眼看着世界的变幻,所有稳定的位置在我视野中东倒西歪,颠覆所有能颠覆的状态。视觉前所未有的狂乱,我能听到欢呼,我的同学在叫我的名字,他们比我还能嚷。
而我一点也不害怕了,因为我此时任何一次大幅度的摆动,都是惯性,我们天天打交道的就是惯性啊!你开车时踩住油门到的公司?你踢球时是人跟球一起飞进球门?
惯性才是我们舒服的节奏,失重才是属于空中的浪漫与自由。而重力,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诅咒!
“卧槽,牛B!!!”
我可以喊出来话来了,看来我冷静多了。
当绳子终于不再摆动,我被充气船接上船的时候,还需要再等一名蹦极的游客“拼船”而回。我脑尚在懵圈,还没缓过劲来呢,我之后的那位游客就已完成了蹦极全部过程,好快啊,很难想象,我刚才好像度过一个礼拜的折磨与兴奋,其实是这么一小会?
那位游客在最后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说了
“卧槽,牛B!!!”
原来我们的词汇量都这么少。少到激动时刻就撞词。
和蹦极很接近的运动是跳伞吧?其实也不太一样的。
跳伞是有匀速坠落时间的!
跳楼跳出匀速下落?你跳迪拜塔呢?
加速下落你根本无法冷静,却还能急速思考!我保证没有半点正面情绪。你这辈子对浮空的所有美好幻觉,一次全部抵消,并且附赠你这辈子都想象不到的可怕体验。
非要跳楼,别跳太高的楼,3秒足够你后悔得非常有条理。
跳30层楼,估计你都有时间抽自己两巴掌了。
跳50层楼,恭喜你,你不会摔死的。你是吓死的。
你要追求不恐惧也不后悔的自由飞翔,那你跳伞时别带伞好了。我吃盐酥鸡还不要鸡呢。
跳楼你一定会后悔。
______2019.4.8更新____
介于评论中对本回答的主要反对声
“你是蹦极,不是跳楼,你的感受解释不了跳楼时后不后悔。”
对于此类回答,作出几点统一解释。
1. 你说的没错,我确实没跳过楼,麻烦你留个地址。等我真跳楼后托梦告诉你,你想不听都不行。
2. 我一直没有深层解释逻辑。因为有个基础认知我怕你们更不认同,所以就只讲我的体验了。这个基础认知是什么呢?
“人类没自己想的那么理性,甚至理性的统治力还被内分泌完爆。”
结合题目,世界上自杀的主要动机之一抑郁症。包括确诊的抑郁症,以及导致人轻生却可缓解的抑郁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多巴胺肾上腺素缓解。甚至这些分泌物对大脑的影响就是抑郁症本身,我不知道我的说法是否准确,如有误请指正。
蹦极这样的体验刺激的是全身感觉,不是理智可控的,其精神在时间感受维度上被极度拉长的现象就是我们受到肾上腺素刺激反应。
这时,抑郁症患者或者感到抑郁想死的人,在空中临时得到缓解了怎么办?
空中的他惊叫一声 “卧槽!劳资病好了!”
你说那不是后悔是什么?
现在否认人类纯理性驱动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微生物菌群对人类决策的影响,关于非理性决策的经济学也获了诺奖。这要都摆出来讨论一遍,又是一个新答案了。所以只能在这告诫大家,别小看感官和身体对大脑的支配,别忽略感性和情绪的主导地位。
“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老实”多数情况不是一句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