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叫《奇特的一生》,特别多书友一直希望我们讲一讲这书。这本书特别被推崇,不仅因为它很好地介绍了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的故事,更是因为里边儿记录了一个柳比歇夫发明的非常了不起的时间管理法。
所以,这不仅是一部人物传记,还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时间管理著作。
读完这本书,我们会看到,一个人,如果潜能全开,可以有多么了不起!而这个不一样的时间管理法,又会让使用它的人活得多么幸福、诚实、高效!
这个时间统计法有多有用呢?很多名人回忆起自己看到这本书的情景,都说自己撞了大运。
中国目前非常有名的创业者、作家们,像是李笑来、秋叶大叔、吴刚、战隼等曾经学习研究过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都认为受益无穷,跟人极力推荐。
李笑来更是无比推崇柳比歇夫,他的超级畅销的《把时间当做朋友》那本书中的关于时间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来自这本《奇特的一生》。
一 柳比歇夫:一位奇特的科学家与生活家
那发明这个方法的柳比歇夫究竟有多厉害呢?书名叫《奇特的一生》,我们就先来详细说说柳比歇夫的人生究竟奇特在哪里?
奇特之一:高产与博学兼具的科学家
首先,他是一个既精深又博学的科学家,行动力惊人。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在柳比歇夫去世一周年的纪念会上,历史学家、生物学家、数学家们齐聚一堂,各自作报告讲述他们眼中的柳比歇夫,有人说他是伟大的生物学家;有人说他不只是生物学家,还是哲学家,是数学家,是昆虫学家……
他们和柳比歇夫都是多年好友,都自认为非常了解柳比歇夫,但是听了旁人的介绍,才知道柳比歇夫博学到如此程度。
他喜欢历史、哲学、文化、音乐……并且常常去研究:
“谈起英国的君主制度,他能够说出任何一个英国国王临朝秉政的细节;说到宗教,不管是古兰经、犹太传经,还是罗马教廷的源流、马丁·路德的学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他都是如数家珍。他懂复变数理论、农业经济、罗·费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古希腊古罗马,天知道他还精通些什么。”
他自学了英语、法语、德语,1967年,他77岁的时候,他统计自己一年读了俄文书50本,英文书2本,法文书3本,德文书2本。
除此之外,他还在业余时间研究跳蚤的分类。跳蚤,是一种小得几乎看不见的小型昆虫。到一九五五年,柳比歇夫65岁的时候,这样的小虫,他搜集了一万五千只,还挑出5000只公的,分成300种不同的种类,做器官切片,他收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所多5倍。
请注意,这只是他业余时间作为休息的爱好,不是他的主业。
哎,听到这你可能觉得,这人肯定是个天才!这本书的作者格拉宁告诉我们,完全不是,柳比歇夫也就是个普通的聪明人。那这人一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每天通宵达旦地学习工作吧。
也不是!柳比歇夫的日记显示,他每天的睡眠时间在10个小时左右,比现在大部分上班族都多。而他一天工作的时间呢,也就只有5个小时左右。
奇特之二:他是一位充分享受人生的生活家
实际上他是一位充分享受人生的生活家。
他一年的娱乐活动有65次之多,包括看戏剧、电影,听音乐会、参观展览会。同样的一年,同样的人生几十年光景,柳比歇夫掌握的知识,受到的文化熏陶,获得的生命体验,可能要比普通人丰富得多。
二 秘密法宝:坚持56年不曾间断的时间统计法
支撑这奇特一生的,就是他独创并实践了一生的时间管理方法。
1972年柳比歇夫去世后,作者格拉宁研究了柳比歇夫留下的日记和文档。他非常惊异地发现,柳比歇夫坚持了56年,一天不落地记录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把时间当科研数据一样做精细的统计和报告。
格拉宁被他的时间统计法深深震撼,写作的重心也转移到了柳比歇夫是怎么使用时间统计法,又为什么要使用这个方法上。
结果显示,时间统计法,正是柳比歇夫一生如此高效的秘密法宝。那这个方法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记录数据;
第二步,统计分析;
第三步,决策计划。
听着很简单对不对?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听的时候豪情万丈,做的时候往往就不了了之了,就是因为很多时间管理法都太复杂,一个复杂的计划里,但凡有一个小环节没有执行,都可能让整个大计划彻底崩溃。最后白白地生出很多自责、愧疚和无力感。
大道至简,面对现实去管理时间,才是最可能成功的路子。
我们来看柳比歇夫在管理时间上具体有哪些技巧:
(一)记录数据
首先讲讲这记录数据。
第一个特点就是简单,简要记录下做了什么事,花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了。
柳比歇夫的时间开销日记,语言非常简洁。基本格式是:地点、日期、做了什么事情,做这些事所花费的时间。
除此之外,像是个人对事件的评价啊、心情感受啊之类的东西,几乎没有。这种简单记录有哪些好处呢,大家只有亲自试了感受才会特别真切。
我学习柳比歇夫的方法,用的是手机里自带的备忘录,发现只要简单记一下日期、事件、花费时长,每次一分钟不到就记好了,一点都不影响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简单省时间,就容易坚持。如果每次记录都要写一大段,那恐怕一忙起来根本没时间记录吧。
这里有一个小细节需要特别注意。我们在以往时间管理的记录中,会把时间段放在第一位,如早上6:00~7:00 起床准备上班;8:30~9:30 晨会;9:30~10:00 写会议小结……
但是,柳比歇夫的每天的时间记录中,并没有几点到几点具体时间段这一项,他只记录事件和这件事花费的时间。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
我刚开始学柳比歇夫的时候,用的是习惯的老方法,记下几点几分,我干了什么,花了多长时间。
第一天,我把从早上起来到晚上入睡前,自己做的每件事都进行了时间统计,心里有点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开始要变成一个有效率的人了。
但是很快就发现不对劲了,我根本就坚持不下来每天记录!
因为会有一种时间追着我走的感觉,我会问自己:已经四点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你都干了些什么事呢?噢,吃饭、照顾孩子、刷朋友圈。
这个过程很不轻松,我脑子里得绷着那根弦。也有网友评论,说柳比歇夫的方法很难坚持。那难道这种时间统计法只适用于少数有毅力的人吗?
直到有一天再翻这本书,我才突然发现,柳比歇夫没有写时间段啊。他只写做了什么事,这件事花了多长时间。
于是我也抛开时间段了,直接写事件。
可是写什么呢?我还没想好去做什么呢。这么想着,那些似乎已经被我遗忘了的、近期要做的事情,一件件、一桩桩从脑海里冒出来头来,我都一件件写下来。写完了,就挑一件开始做,看下表,写一下开始时间,就去做了,做完了,再看下表,记录下用的时长。
这样记下来,一天就体验到妙处了。原来,以事件为先导开始记录,能够逼迫着人去思考此刻最应该做什么。我不知道其他人会怎样,至少我,会为了在时间账本上记下漂亮的一笔,而选择有意义的要事去做。
我没有被时间追着赶着跑的感觉了,甚至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一度忘记了时间,达到一种接近心流的状态,做的过程我很专心,做完记录下来的时候,也充满仪式感和成就感。
接下来的日子,我真的做到了每日记录。
有时候真想对柳比歇夫深深一拜:大师,高手啊。就这么一个容易让人忽略的小细节,效果就天差地别!
我也开始理解这本书的作者格拉宁为什么那么后悔没有在柳比歇夫生前就跟他深交,知道他有时间统计法,跟他当面讨教了。现在这本书里所写的内容,都是格拉宁在柳比歇夫去世后,对着不会说话的日记和文档探究分析的。
不写时间段这个小细节,在书中并没有强调,但是大家试一下两种不同的方法,就会发现柳比歇夫的用意了。
我个人认为,这个小细节,是能把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坚持下来的关键所在。
柳比歇夫做时间记录的第二个特点是全天候记录。
有些人在做时间记录的时候,会只记关键工作时间的使用情况,或者只记大块的时间,零碎的时间不记录。
柳比歇夫是除了日常吃饭睡觉以外,尽力把自己的行为活动都做记录,一点也不夸大,也不缩小,就像一个虔诚的信徒,向时间之神汇报自己对它的使用情况一样。
他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做这样的记录呢,这样有什么好处吗?
好处就是让时间可视化。
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不是矫情,我们是真的不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好像啥也没做,一天就过去了。但是柳比歇夫知道。他通过在纸上记录自己做什么、花了多少时间,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可视化了。
可视化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提醒办法,樊登老师在讲《掌控习惯》这本书的时候也提过,能经常看到家里电表数字的家庭,比看不到电表数字的家庭,用电量少30%,因为他们看到数字变化,就有意识地节约用电了。
我自己曾经把一个月的消费开销一项项在Excel表格里统计下来,做完感觉后背直冒汗,以前竟然从来不知道一个月花了那么多,远远超过了我的月工资。没统计之前,我自己凭感觉估计的数字才一半的样子。
就这么一次记录和统计,接下来的一个月,我的开支减了一半。我并没有压抑自己的购买欲,降低生活品质,只是已经有意识地不去花没必要花的钱了。
柳比歇夫全天候的记录也是如此。人的大脑和感觉有时候是不准的,甚至是混乱的,只有可视化的数据才能让人清晰掌握事实,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我很希望自己一天有2个小时用于健身,但是又苦恼没有时间。全天候记录后,我发现自己每天刷朋友圈、看微博、看电视剧、逛淘宝的时间就至少在3个小时以上了,周末还会翻一倍!真是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
所以,全天的时间使用情况都做记录,我们才会对这一切有所觉察,才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时间使用得合理得当,哪些时间做的事情是无意义的。
(二)统计分析
当第一步记录完成以后,第二步就要在这些数据材料基础上做统计分析了。
柳比歇夫统计分析工作做得很扎实,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甚至每五年都要分别对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做统计分析,还会写详细的分析报告。
听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心里咯噔一下,这也太麻烦了吧。别担心,没有那么难。柳比歇夫怎么会把自己累着呢?如果做时间统计这件事很苦很累的话,他怎么能坚持那么久呢。
有了上次的发现之后,我已经有点悟到,他能坚持下来,不是因为他意志力比别人强,而是他用了一些窍门,让事情符合人脑科学规律,顺应人的心理需求,变得简单、有趣还有效。
在统计分析这一步,他至少有三个小窍门:
第一是做事件分类,就是化繁为简;
第二是重点统计干正事的时间,也就是要事第一;
第三是统计单项工作所用工时,这样可以增强自信;
第四是做年度总结报告,便于直观反馈。
首先看第一个小窍门:事件分类,怎么分呢?
柳比歇夫把自己做的事情分为工作和休息两大类。其中工作又分中心工作、附加工作和社会工作。
中心工作是和他自己理想目标最相关的学术研究工作,比如写论文、写书等等;
附加工作是能够促进他中心工作开展的工作,比如给某专家学者回信,就学术问题进行探讨;
社会工作则是指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研讨会等。
除工作之外的其他活动则标记为休息,包括看报纸、阅读文艺书籍、看戏剧、散步、刮胡子等等。
这样分类,看着麻烦,事实上却是化繁为简。想想看,我们平时一周内要干多少事情啊,少说也有十几种几百件吧,一月、一年干的种类数量更是多得数不清。但是让柳比歇夫这么一分类,到了他的总结表里就只剩下两类——工作和休息。
再细分工作,也就是3类:中心工作、附加工作、社会工作。所以他做分类统计总结时候,只需要做这5项的加法就好了。是不是很简单?
具体是怎么记录的呢?这里有一个柳比歇夫的日记例子:
日期:1964年4月7
中心工作: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飞蛾的图)——3小时15分钟。鉴定飞蛾——20分钟。
附加工作:给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