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东
清明时节还没到,田野里就已是一片泛青。
村边的山坡上,鼠耳草早已冒出嫩嫩的芽尖,略带灰黄的茎叶上,透着绒绒的细毛。村姑村嫂们便挎着小竹篮,三五一群,或围着山坡上,或蹲在田埂边,采摘着这些早春的“使者”。
鼠耳草是乡间一种普通的草本植物,因其叶片像老鼠的耳朵而得名,每年的清明时节,鼠耳草便会从大地探出毛绒绒的细芽,因而,在江南一带乡村,又称之为“清明草”。
鼠耳草的学名叫“鼠曲草”,还是一种全草可以入药的药材,主要功效为化痰止咳、祛风除湿、解毒等。
鼠耳草的叶子、茎杆内,带有一些像棉花的丝状物,还会开出黄色的小花,农人们就将鼠耳草采摘回家,捣碎后与面粉和团,做成清明馃,面粉因掺和了鼠耳草而显得有韧劲,且带有田野的氛香。
清明馃以其独特的口味,成了汤溪一带姑蔑乡民钟爱的时令风味小吃。
清明时节未到时,汤溪姑蔑乡民就早早地采摘来嫩绿的鼠耳草或田青,煮熟后与米粉揉搓搅捏成粉团状,再制做成清明馃。由于鼠曲草呈青绿色,多纤维,不但颜色美观,而且柔韧爽滑,做成的清明馃自然香糯绵长,味道可口。
清明馃分甜馃和咸馃,甜馃的馅多用芝麻白糖,配上年前备存的桂花,用圆形模子做成的“馃印”按制,咬一口又糯又香。咸馃的馅多用咸菜、鲜笋、豆腐、瘦肉,心灵手巧的村姑村嫂用手工包制成有皱褶的月亮形状,甜馃吃腻了,再吃上一只咸馃,自然食欲大增。
在汤溪姑蔑乡民中,还流传着“清明看囡”的习俗,称之为“担清明馃”。就是说,女儿出嫁后,娘家父母有三个节日即清明、端午、过年,需要给女儿担礼物,当然清明馃排在第一位。
清明节还没到,娘家人就会做上满满的两篮清明馃,高高兴兴给女儿家担去,甜的象征甜甜蜜蜜,咸的表示生活如意。
夫家收到娘家清明礼后,还要将清明馃按甜、咸分类,逐一分送给亲房邻居,共同分享娘家送来的幸福。同时也表示出嫁的女儿开始入乡随俗,希望街坊邻居多多照顾。
乡民的习俗总有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奇,汤溪一带流传的清明看囡习俗是——
看囡一跌扑,看娘瞅一瞅。
意思就是娘看囡不图回报,清明馃送去后,篮子往女儿家一扑就回家了,不要女儿什么回礼。而女儿回家看娘,东西拎去后,回家时还要往篮子里瞅上一瞅:这次俺娘又给我回了什么好吃的?这个习俗也充分说明了父母惦记儿女、不图回报的慈爱之心。
看囡一跌扑,看娘瞅一瞅。乡风习俗中的弦外之音,往往让人泪目。
每一个时令,每一样美食,都是与优美的民间传说分不开的,清明馃的产生,自然也有一段历史故事,令汤溪人传诵至今。
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子重耳(公元前697-628年)受迫害出逃流亡,众亲叛离之后,唯有忠心耿耿的大臣介之推一路相随,悉心护送。
途中,重耳饥饿难忍,只得向农夫乞讨。农夫对这些王孙贵族深为厌恶,非但不给吃的,反而递去一块泥土,戏弄他说:“粮食是从泥土里来的,给你一块泥土去变饭吧。”
重耳见要饭不成,反而被农夫戏谑了一番,心中大为光火,正欲发作,介之推忙劝说:“公子不必发怒,农夫给我们泥土,正是意味着给我们土地,而土地不正是公子所毕生追求的吗?”
重耳一听,眼睛不由一亮:赐我土地,此为好兆头,便又忍饥前行。
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躲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鼠耳草、野艾、田青等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吃。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要好好报答介之推。
后来,重耳成为晋文公后重振朝纲,对众人论功行赏。
当初的功臣介之推却没有居功自傲,认为晋公子功成名就,他就可以退而隐之,于是便带着老母隐居深山。重耳多次差人劝说不果后,便命人烧山,以此逼介之推下山。不料,介之推宁死不肯出山,竟与老母活活烧死在一棵柳树之下。
重耳见状悲痛欲绝,又对自己的鲁莽行为后悔不已。为纪念介之推,重耳下令,将介之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举国上下,这天不准生火烧饭,只吃冷食。
于是,人们就在寒食节的前一天,用鼠耳草、野艾、田青等野菜拌米粉做好米馃,蒸熟后以备次日食用。
因“寒食节”刚好在清明时节,清明节吃米馃的习俗就称为吃“清明馃”。后来,人们在清明节又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斗鸡等风俗。寒食节一直绵延了两千余年,最终成为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时令清明节,正是一年之中春情涌动之时,农人还将清明馃称之为“赤脚馃”,意味着吃了清明馃就要赤脚下田,开始一年中的春耕备耕生产了。
两千多年前的姑蔑古国,粮食奇缺是一种常态,聪明的姑蔑先人便想到了用野菜充当食物的办法,鼠耳草、野艾、田青,这些生长在路边野地里的野菜,都成了制作美食的“宝贝”。
品尝着糯绵香醇的清明馃,我们不得不敬佩先人的智慧。
一方清明馃,浓厚姑蔑情。传统姑蔑美食中渗透着的饮食文化,让姑蔑后人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