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问我,来英国读博到底要怎么申请,在英国读博有什么感受,能不能写文章分享一下。一直觉得无从谈起,可是也想在新年之初打败拖延症,于是开始整理以前的日记,一边补充一边总结。
读博前的心路历程——我是怎么一步步走上这条路的
研二那年,在英国教了一年汉语,24岁,本命年,迄今为止生命里最美好的一年。
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亟待研究并得到解决,意识到自己不甘心做一个平凡的教书匠,意识到自己具有些许做学术的潜质,遇到了能及时给我指点迷津的前辈和贵人,人生方向就此改变。
17年秋回到北京,带着对英国浓浓的沉沉的满满的思念,开始了研究生第三个年头,反而做回了一个学生应该有的样子。大学的前六个年头(本科四年+研究生前两年),除了上课,除了进行本专业的汉语教学实习,还在中信出版社、新东方、蓝色光标等各种地方尝试编辑、英语老师、公关等各种工作,当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对外汉语这个专业,在大环境的带动下,也算充分利用了北京的资源,日子过得也算充实,个人能力也算有些许提高,可时间(青春)嗖嗖嗖就过了,回过头看,那只是一种被别人、被外界推着、裹着走的状态,会时不时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又没太大价值。
在英国实习的那一年,见识了一点点办公室纷争,对步入社会这几个字恐惧也好厌弃也罢反正突然开始向往真正的象牙塔,整个人心性大变,一边开始写毕业论文一边开始准备申请材料。每天过得不紧不慢悠闲自在的,深深地沉浸在阅读的幸福中,读书,发现新的世界,再读书,深化对新世界的认识,每一本书都是我自己找来的,没有人推着我赶着我,那种自由的翱翔感让我觉得终于可以把办公室里那点丑恶抛之脑后了。然而,不知不觉似乎患上了社交恐惧症,不愿意和大群人在一起尬聊,觉得和身边正在全力找工作的同学没有共同话题。身边的好朋友也一个个惊奇甚至惊恐地说我变了,以前在一起吃喝玩乐逛街玩耍,现在怎么张口闭口就是学术研究方法。
然而,作为一个要申请语言学/教育学方向的人,开始申请前,连pedagogy这个词都不知道。一句话概括,我的学术起点很低。
爸爸支持:“读博的终极目标不是为国家做贡献,是为人类做贡献,在你的领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做贡献。”
妈妈支持:“读博的终级目标是认识你自己,以最好的状态和自己相处。”
无比感谢父母从未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我身上,从大学选专业到考研到出国的每一个决定,他们都是静静地听我说,无一例外的支持,我觉得被“散养”大是我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最根本的原因。在迷茫的毕业季,他们从未提过“你去考公吧,你想办法留在北京吧,你还是回家吧……”他们只是去看我生活的城市,读我最近在读的书,耐心地听我每一番高谈阔论,做我的唯一的忠实听众,人生道路的迷茫就在表达和聆听中日渐清晰了。
某天上课时老师提起,哈佛大学等大学的学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晰的规划,他们不需要老师的太多教导,只是从老师或者其他人身上获取必要的帮助,然后带着强烈的自我意愿实现自己的目标。回顾自己一路的的选择,也觉得自己算是对人生规划比较清晰的人,争取让每一步都或多或少为未来做铺垫,争取做到方向不偏,节奏不乱。
很多工作都得被别人牵着走,领导告诉你要做什么,deadline是什么时候,就得照着做。但是选择读博的人应该都是能够从内心的需求出发,能够基本自我掌控人生状态的人吧,什么目标、什么过程、什么节奏,都是自己为自己设定的,是否满意是否要大改也是自己决定的。硕士毕业,工作还是读博,还是要看自己愿不愿意、能不能够做到放大“自我”的价值吧。
读博的过程,训练的是思维和方法,是一种不断发掘大脑潜力的过程,不经意间就被自己惊艳到了,这种时刻无疑是最幸福的。然而大多数时候还是在文献的苦海里默默挣扎,甚至很多时候要在各种焦虑、高压、沮丧的状态下度过。
做学术像盖房子一样,每新的一层都建立在下面一层的基础上,有的时候已经盖了几层了但是发现不对,那就推倒重来,可能第一遍只盖了三层,但是第二遍盖了五层,但是又得推倒,那就重新再来,一次比一次能承载得重,最后的成品才是质量合格的,而不是发现问题后掩盖或者回避最终导致豆腐渣工程。
自我否定,也是非常必要也很重要的一环,这很需要勇气。有些人正是承受不了太多的否定而崩溃放弃,心理素质强大的人才会在自我否定的时候冷静面对,保持信心,当重新来一轮儿的时候,东西做得更好了,内心也锻炼得更强大了,进步和成长正是这么来的吧。
体会了一番番从愚昧之山跌落至绝望之谷,又爬到开悟之坡的过程,便能更深刻地理解积累和顿悟的过程。
我现在大概理解了做学问的途径:由实践经历总结出研究灵感,提出研究问题后去大量的阅读,阅读的过程是寻找前人研究能够支持或否定自己想法的过程,自己的想法会在阅读过程中慢慢理清楚、细化,带着目标和问题的阅读是个不断刺激大脑的过程,新的创造也许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然后就可以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调研和实验了。
以上,都是我在18年一月份递交完申请材料时写下的。
还好,二月份就收到了满意的offer,还在除夕夜前一晚。
关于申请流程和申请材料——当时觉得好难,现在看来真的不难
申请英国的博士,最重要的不是雅思成绩,不是本硕成绩,个人认为甚至也不是学术简历、个人陈述和推荐信。因为这些在我面试的时候都基本没有提到。导师们看重的,就是我的研究兴趣和热情、研究思路和规划。而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就是体现上述所有的文字材料。导师从研究计划里想看到的:是否发现了领域里有研究价值的一个研究空白(research gap);是否对其有强烈的好奇心、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和发自内心的研究兴趣;是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英语读写能力、概括提炼总结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而所有的其他材料,就是帮助导师推断你有没有能力做到你想做的这一切吧。
在“得到”里听过一个课,叫做《有效训练你的研究能力》,里面讲到训练研究能力的第一步是唤醒你的三个非常重要的意识:作品意识——研究精神的起点;目标意识——防止研究过程跑偏;局外意识——用旁观者视角在研究中保持客观。这门课里还提到了搜集资料的两个原则——“足量”和“节制”;“运用批判性思维的两个关键——“抓本质”和“找规律”;好的学术文章的三个特性——“系统性”,“足够的文本支撑”和“严密的逻辑论证”;论文写作的四个要点——正确性、可靠性、可持续性和普适性(Validity, Reliability, Continuity and Universality)。以上,正是写好一篇研究计划需要做到的。
关于申请流程,第一步是先找导师,在各个大学、学院的官网上的导师简介里找和自己方向兴趣一致的导师,有的网页会把导师目前带的学生及课题的信息也放出来,这一点很有参考价值。第二步是和导师邮件联系,介绍自己,给导师发送研究计划,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修改,导师觉得满意会让你走学校官网的正式申请流程。第三步是正式申请,上传所有的材料,一般等不了多久就会收到回复。第四步是Skype面试,时间不长,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合理地回答导师们提出的问题,然后就等结果吧。
我当时参加的第一个面试就是剑桥的面试,申请的那位导师因为和我的研究兴趣极其相似,当时在我给她发完邮件的十几分钟里就回复了我,说让我准备面试,我一度紧张地在家闭关了四五天没有出门。面试的时候有两位老师,我申请的导师和她类似方向的一位同事,两人轮番在半个多小时里问了十几个问题,语速极快,问题极长,难度极大,我也拼命用最快的语速尽可能详细全面地回答,然而个人实力还是有限的,但是两位老师都非常礼貌地笑着感谢我,说我的研究课题很棒,还说从我的回答里学到了很多,这种礼貌,非常英式,现在已经基本习惯,不为所动了。当时我桌前摆着Ipad打开摄像头录下来了整个面试过程,想着面试完可以自己看看找找问题好为下一场面试做准备,但是至今不敢回看。过了一两个星期,校方就发来了邮件,还是那套说辞,老师们反映在和你的面试里受到了很多启发,但我们的竞争太激烈了,抱歉你不是最佳人选。一段小插曲。还好雷丁的面试非常顺利。
关于时间,我从17年八月份下定决心要读博,九月份开始写硕士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十月份去广西玩了一圈,漓江泛舟、登龙脊梯田,给足了我力量,这两个月算是文献的阅读和整理、思路的规划和提炼的储备阶段,十一月份正式开始密集地进行研究计划的写作阶段,每天去学校对面的咖啡馆,对于写作而非阅读来说,我在咖啡馆的效率比图书馆高,仿佛身边环境的变化能不断刺激大脑,一直写到一月初提交了申请材料。现在回看当时的文件夹,里面竟然保存了二十多个文件名包含“research proposal’的文档,修改甚至重写的辛苦可见一斑。
拿到Offer后——应该是好好充电做好一切准备的阶段
三月份,和挚友从兰州——敦煌——乌鲁木齐旅行回来,被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深深震撼了。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成功的规律和必备品质:理性而且灵活的思维、高度的自律和专注、对自我价值的认可、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的社会资源。也意识到了自己在读博前的三个努力方向:理解自我,把控关系,价值观升级。和她相比,我看到了自己巨大的缺点:情绪控制能力,包括对紧张,焦虑,害怕等,不能够快速冷静理性面对;自律能力,包括饮食和锻炼,嘴馋,坚持不了;包容能力,包括对人对事对世界的平静看待的能力。而她,会每天早起冥想,就为提升自己在情绪波动前迅速冷静的能力;会每日记录精确到分钟的时间分配,其中阅读和运动的比例极高;会每周末给我发一周的读书感想。人和人的差距在于每一天怎么过每一小时怎么过每一分钟怎么过吧。
四月份,听“得到"里的“每天听本书”听得上瘾,那些自己看名字并不想去读的书,比如一本讲动物如何通过梳毛进行社交和结盟从而理解人类社交关系的,再比如一本讲植物具有感知世界的能力并能把记忆的内容传给后代,再比如从生活中常见的六个瓶子看人类历史的发展,算是拓宽了一点知识面,从专业知识的井底窥了窥外面的天空。也由此觉得,读博要在自己的学术领域里无限钻研,也还是要有些广博的学识和丰盈的思想吧,这样人会变得生动有趣。
五月份,除了写论文,在讲座中见到了学术大牛James Lantolf和Peter Skehan教授以及美国的汉语教学专家Heidi Steele老师,就是在家泡茶磨咖啡、养多肉、插花、做手工、逛菜市场、去贵州吃酸汤鱼,也练了练空中瑜伽和健身房的器械,日子过得惬意极了。六月份,毕业答辩。七月份,参加了外研社给全国高校英语老师办的三个暑期研修班,当时还能享受研究生证带来的折扣,收获非常大,也得到了两位主讲老师的鼓励。八月份,和爸妈在青海西藏玩了十来天月,青海的炕锅羊肉和牦牛酸奶让我哪怕和本文主题不符也一定要打出来然后咽咽口水。
从北京到伦敦的飞机上,我一秒钟也没睡着,太兴奋了。满脑子都是到了英国后要做的各种事情:要写一本《英伦花草笔记——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要拍一部《英国版人与自然——从园艺与徒步讲起》;要搞摄影集《伟大的国度——英国红与英国蓝》,然后列今后可以写的论文方向,一口气列了十四条。现在看当时在记事本里豪情万丈地写下的东西,都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是太想念这里,太期待回到这里了,也太天真太可爱了。
读博已经一个学期了——放下过去,朝前看吧
这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对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有了真正的感触。之前在英国的那一年虽在大学工作,却无法体会作为学生能够享受到的来自大学各个部门的各种support。
从学校的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说起,这不是每个大学普遍都有的机构,雷丁自称研究型大学(Research-intensive University),博士生人数不少,这个机构就是为博士生服务的,专门为博士生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课,自愿选择,有需要就选,没需要就别浪费时间。这些课主要包含四个大类:知识智能类;个人发展类;研究管理类;求职影响类(Domain A: Knowledge and intellectual abilities; Domain B: Personal effectiveness; Domain C: Research governance and organisation; Domain D: Engagement, influence and impact),每门课都有适应的群体,包括学科分类:科学及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商科(Sci/LS;AH;SS;HBS)和一二三年级分类。
我去上过的最喜欢的是个人发展类的课,其中一门叫做Time Management,时间管理,一个老生常谈的难题,还是听出了很多新意。老师先提出了三个问题:自己所有的anxiety和pressure究竟来自哪里?做一件事,到底应该追求efficient还是effective?为何自己不能control my own life?
接着提问:自我管理的失败,会带来时间管理的失败吗?是的。那什么又导致了自我管理的失败呢?Distraction, tiredness, no target goal, no bigger picture, no motivation, procrastination, things take longer than you thought because you are inexperienced and unrealistic. 再圣贤,再自律,人皆如此。
所以,和人的天性抗争是一件很耗精力的事情,强迫自己不看手机所耗费的精力可能比被消息提醒分了心再回去所耗费的精力更多。如何不被自己的自我管理意识搞得精疲力尽,并在愉悦的心情中完成任务,似乎需要有效的工具并养成稳定的习惯。
课后总结了以下几点:
1. 用好Pomedoro番茄工作法,正常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都很有限,一定别强迫自己连续高效工作三小时,休息很重要,25+5,45+15,休息的时候按摩眼睛,活动身体,看手机看邮件都行,别吝啬休息的时间。
2. 拖延症犯的时候就想想Eat that frog - and if you have two frogs, eat the ugliest one first. Looking at the frog for a long time doesn't help!吃不下的青蛙,不想做的事情,早吃早超生,早做早轻松。
3. 设置Time blocking,把工作时间分为Deep work time和shalow work time,状态好的时候,留给需要深度投入的事情。
4. 设置Priorites,A-Must do today. B-should/would like to do. C-could do. D-don't do. 凡事皆有后果,想想混淆这四类事情的后果,避免麻烦,就要勇于分类,勇于拒绝,勇于放弃。
5. 列举To do list的时候试试用四象限法,谨记urgent和important的事情是有限的。Not urgent but important的事情常常是需要长期积累的learning thinking reflecting writing。
6. 好的recreation本质是在feeding/nourishing your brain/body/soul,而不是单纯的让大脑麻木。
最后,you can't pour from an empty vessel. 想着能够倒出水之前,先好好丰满自己吧。
学校还有专门的Student Well-being(学生福利)部门,下面有Counselling(心理咨询)团队,这个团队还搞了一套Life Tool Program(人生工具计划),包括各种各样主题的课程和活动,除了教怎么健康生活,怎么克服拖延症,怎么提高专注力,还教怎么冥想,上满一定的课时后还会发证书,对很多本科生新生很有帮助。
学校还有一个Study Advice(学习建议)部门,他们除了定期举办各类学习方法的讲座,还接受一对一咨询指导,我去试了一次,说我的问题主要是阅读效率不高,那位老师给我讲了从自己读博时用的阅读技巧,非常受用。
图书馆也是一个充满爱的团队,他们除了办讲座如Endnote的使用、文献检索技巧等,也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一对一咨询指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librarain liaison(图书馆联络员),每个学院都有懂相关专业的人员配备,他们会详细指导在自己专业领域内如何使用学校的各种数据库。有一次我要看的一本书学校图书馆没有,我就把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网页链接发给了我的联络员,学校很快就买下了这本书的电子版,当时还是很激动的。
另外让我受益良多的是大学的语言中心,提供各种学术英语课程,我上了两门写作课,对除了那篇费了老大劲儿的研究计划以外,从没用英语写过学术论文的我来说,那种帮助简直是及时雨,每次上课学到的东西都会体现在给导师交的东西里。起点低的好处就是,进步看得见。
再说说学院,为我们开设了质性(包括行动研究)和量化研究方法的必修课,这是语言学院同学们很羡慕的;每周四会举办各种主题的师生分享会谈,包括怎么避免学术剽窃、怎么进行批判性写作、怎么制定写作计划,都算干货吧,还有博士生的课题分享、还有其他大学的嘉宾来分享;学院在离主校区走路二十分钟的一个独立的美丽的校园里;除了冰箱微波炉还有英国很少见的电热水器,可以随时接热水喝;学院还有琴房;校园离市中心走路十分钟,去买东西也很方便。我朋友圈发过很多校园的美景,看得出我对学院的喜欢。
以上,实实在在的有效的及时的帮助,确实能够为博士研究铺平很多道路。尤其是我,初来乍到觉得什么都好,觉得值回学费了。
最重要的,我时刻能感觉到自己是自由的灵魂,我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道路上,能够自如地运用我能获取的指导和帮助,这句话我在和国内来短期访学的高校老师的交流座谈会上说过两次,当他们问及英国大学和国内大学最大的不同时,我觉得我是这个学校的主人,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从导师到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参加一次手工活动时校长亲自给我们获胜组的同学颁奖,那只是一个做圣诞姜饼屋的活动啊。
当然,与压力为伴,是每天的常态。在现在的环境里,在那些听不懂的课上、参与不进去的小组讨论里、和导师见面的紧张情绪里,我还是能深深感受到,再不能轻易地、快速地、没有付出多大代价就取得好成绩、收获别人的认可、然后自我感觉良好了。现在回看,以前的学习、实习都很轻松,博士申请的过程也很轻松,当时觉得都是得拼尽全力才能争取到的,和现在面临的挑战比,都是嘴角淡淡一笑了。我知道,一年后、两年后、三年后回看现在的自己,也会淡淡一笑的。
坦诚地面对自己的能力不足,承认自己过去的缺憾,接受自己的短板,原谅自己做错了的事情。这些对于曾经一度要强,一度完美主义,一度坚信这些都是脆弱的表现的自己来说,现在慢慢可以平静地面对、承认、接受、原谅了,这是唯一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了。
情绪管理、化解压力的小技巧似乎都是皮毛,似乎从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情绪、心态、精神状态,本质上,还是一个人怎么认识自我、怎么理解人生、怎么看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情绪管理、化解压力的小技巧似乎又很重要,掌握运用得体,它们也许终究会把这些刺进皮肤的东西,长成我们的铠甲吧。
下一年,继续做好加减法。该做加法的时候,那就积极进取;该做减法的时候,那就适当退让。还是有很多事情值得积极进取、为人生增加更多可能性。也还是有很多事情需要降低期待、降低欲求、减少影响达成目标的干扰因素。
2019,还是对你有很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