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1对1拆书是什么感觉?有毒,慎入!!——拆书《主宰演讲台》(上))
拆书家:前一个拆页告诉我们,弱势语言是一个坏习惯,它会削弱我我们信息的感染力,是一个减分项,我们要改掉它。那么,相对应的,有没有强效语言,给我们增分呢?
答案是——必须有!
猜测和预测一下,什么是“强效语言”呢?
学习者:可能是“有力度的词汇”吧。
拆书家:好,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
强效语言:积累起来
弱势语言是一个坏习惯,它会削弱我我们信息的感染力;我们深知其弊,现在也知道怎样去改掉这个毛病了。这就像健身一样,我们需要甩掉语言中不健康的“脂肪”。现在,让我们练出些“肌肉”来吧!
强效语言的定义比弱势语言的定义更简练:描绘图像,唤醒情感。
想象你握着一支画笔,演讲时你是在用你的语言在听众脑海里作画。比方说,你要来描述某人衬衫的颜色。如果用弱势语言来表达,会是:“他穿了一件红色的衬衫。”而如果用强效语言来表达就会是:“他的衬衫和消防车一样红。”
如果说弱势语言是演讲失败的一个原因,那么强有力的语言表达就是我们成功演讲的制胜法宝。因为强效语言能描绘图像,唤醒情感,从而加深观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拆书家:【I】有没有很意外呢?“强效语言”竟然不是“使用有power的词语”,而仅仅是“描绘图像,唤醒情感。”
让我们以终为始,倒推一下。回想你的刚才两次演讲,第1次:流水账,即你罗列自己的10个优点。第2次演讲:讲了一个不算“动人”的“事件”。你自己感觉,听众更喜欢听哪个呢?
学习者:第2场。
拆书家:对。那么,为什么呢?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已经显示:讲故事是一个很有用的传播思想的方法。每个民族都有故事,比如传说故事。中国有女娲补天,国外有亚当夏娃。这些故事历经几千年代代传统,某种意义上,第一个公开演讲这个故事的人,是不是一个伟大的演说家呢?
我们的大脑是非常神奇的,当你听到“红色”这个词时,你对“红色”的情感便会油然而生。但仅仅一个“红色”,非常中性,一万个人可能有一万种理解,你可以想象是一个发散性的图形。但如果我说“中国红”,你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呢?“中国红”通常代表着喜庆、代表着传统。
举个栗子:
有拆书帮年会上,我穿了一件红色长裙。
VS
有拆书帮年会上,我穿了一件中国红的拖地长裙,上面绣着……。
描绘图像,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唤醒我们的情感,外柔内强,可以加深观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拆书家:【A】好,还是刚才的题目“夸夸我自己”,刚才练习的是删除弱势语言,现在我们要练习使用强效语言。请思考一分钟。
学习者:大家好,我有个优点是爱冒险。记得上高中那会儿,家里经济情况不是很好,所以那时的我一心想着要当商人。我就想去卖杂志卖书。正好看到一本杂志的广告,说西安那里可以进到书。我就决定一个人去西安,我家在西安下面的小城镇里,早晨要做很远的巴士才能到……
拆书家:很好,这次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我能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小男生冒险去进书的情形。可惜的是,因为细节太少,故事不够生动。比如说,你提到“家里穷”,如何穷呢?例如是一年只有过年才能吃到鸡蛋……你做很远的巴士,如何远呢?……这样详细地刻画以后,我想就能更深刻的理解“冒险”的含义,而且能感受到“正能量”,你是一个有担当的小伙子。
好,你愿意再试一次吗?
学习者:大家好,我有个优点是爱冒险。记得上高中那会儿,家里经济情况不是很好,一瓶5升的菜籽油,我妈居然让它存活了一年,从而间接地帮助我瘦身成功。可能因为当时生活太苦了,所以那时的我一心想着要当商人,希望将来每顿饭都可以吃到菜。无意中,我发现同学们都喜欢在课余时间看各种类似青年文摘的杂志,那我干嘛不去卖杂志呢?想到做到,在一本杂志的广告部分,我找到了一家批发过期杂志的书店,但要进货就得去西安。当时的西安对我来说,那是一个只存在于电视和历史书中的城市,而我也从没去过离我家10公里外的地方。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第一次坐在颠簸破旧的大巴上,和一群睡眼朦胧的大人们,怀揣着梦想来到了西安……
拆书家:很棒,太棒了。这里面有故事、有情景,还有笑声。伴随着你的演讲,我大脑里几乎在同时播放一部小电影:一个瘦瘦的小男生,千里迢迢,为梦想而冒险的故事。而且,我想以后每次我看到你,我都会想起这个小故事,为你的“冒险和勇敢”而点赞。
这就是强效语言的魅力!
-----------我是拆书结束的分割线-----------
拆书家:好,拆书环节我们到此结束了。今天是很特殊的1对1拆书形式,你有何感想?
学习者:感觉很好。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得到解答。而且,我感到我是今天的主角,能感觉到拆书家“拆书引导”的魅力。
拆书家:俗话说“教是最好的学”。作为拆书家,我一直非常认同这句话。但通过今晚1对1拆书,我对此有了更深的理解——今晚拆书之前,我对“描绘图像,唤醒情感”的理解算60分的话,今晚拆书之后,我对它的理解可以达到80分(留20分进步的空间)。为什么呢?正是得益于你不断的练习、进步,我才有此深刻的理解。
谢谢你!下次拆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