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五天时间把《这样读书就够了》看完了。
能看出来,作者赵周老师研究并实践拆书帮活动、并将之写作成书,确实下了很大工夫,对于一些有迫切学习心理、急需改变现状的职场人士确有帮助。
按照我的理解,总结一下,其实所谓的“拆书”,就是在一本书中选取对自己有帮助的章节,运用便签读书法(个人)、拆书帮活动(集体)来进行分析阅读、联结个人经验、演绎发散思维,从而对今后的工作学习起到帮助和提升的一种阅读行动。
开篇伊始,赵周老师就举了刘一秒的例子。刘一秒作为一名日进斗金的培训大师,所传授的课程基本都能在某些经典商业图书中找到出处。但是很多人宁愿花高价听课也不愿看书,或者看了也“等于白看”,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怎样改变这种情况,是本书的主要论述内容。
通读全书,其实对个人拆书法的讲解不多。书中也说了,拆书要在集体活动中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但我搜了当地的拆书帮群体,我市无。按照书中提供的新浪微博寻找在线拆书帮活动,也没有。所以,怎样将一个人的拆书行为做到收益最大化,这才是我们普通读者最需要学习的方法。
个人感觉,拆书帮所讲述的方法,与国外的教育体制类似。崇尚小班教学,没有标准答案,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集体中发挥集体智慧,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从而达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效果。那么我们个人,在没有拆书帮集体活动的情况下,怎样能通过阅读一本书,达到这种效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确定需要提高的能力,寻找合适的书籍。像写毕业论文一样,前期搜集资料是基础。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图书馆查阅等方式寻找确定自己要“拆”的书。
2.确定重点阅读与“拆解”的章节。首先要阅读原文片断,像平时学习一样,把重点部分勾画出来;其次引导促进。这里没有拆书家帮助你拆书,那就得依靠己力了。可以借用书中的事例,引申联想一下自己工作中是否有类似的情况,自己当时是怎么解决的,按照书中的理论,自己的解决方式有什么不到之处。或者如果遇到了书中所述情况,自己会怎么做,最好能最大限度的与自身的情况联系,身临其境的去面对并解决这个问题,借以加固自己对书中理论的理解;再次,拆为己用。这一步骤的一部分工作已经在上一步进行了些,在这里我认为应该继续加固上一步的学习成果。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将理论转述,结合自己的经历,将学习成果用手写或图表(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自己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印象。成果应当保存下来,温故知新,重复的次数多了,理论也就深刻于脑海中了。
3.利用一切机会“显摆”你的学习成果。方法很多,比如叙事类的书籍,可以通过向家人、朋友讲述故事、探讨心得的方式加固印象。实用类图书,可以在帮助他人解决难题时加深印象。理论类的,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写成读书笔记类的,发表在简书等APP上,和大家一起交流。等等。
当然,失去了大家共同学习的有利环境,“拆书”可能会成为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再加上“生存负载”已经很重了,可能很难做到有充沛的“生存余力”,我的建议是,每天学习一点点,只要今天“拆书”即可,或者在工作中运用了学习过的“拆书”理论,都算学有所获。毕竟我们大多数人不是CEO,可以抛开工作豪掷千金去受训。
多说一句,《这样读书就够了》更适合企业工作者。推荐工作环境竞争大、时刻需要学习提高的工作者阅读此书。就我本人来说,工作中最需要的能力就是文书写作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维持良好人际关系能力以及服务意识。本书对我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学习启发和方法促进,教会了我拿到一本书后,怎样进行有效阅读,将知识拆为己用。当然,写读后感也算是拆为己用的一种方法。
如果有人看到我这篇读后感,希望能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请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