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仍是溽暑难耐,可早晚已平添新凉。火红暴烈的太阳逐渐悠远,焦躁不安的蝉声逐渐沉寂,浓郁青苍逐渐浮上一层淡淡的焦黄。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时过立秋,便真是秋天了。
禾谷成熟
万物知秋,时光如流。立秋是全年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进入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说文解字》:“秋,禾谷孰(熟)也。”顾名思义,“秋”意指收获、收成、成熟的庄稼等。于大自然而言,春天播下种子,秋天收获果实,那是一种必然的循环。
从文字角度来看,立秋的“立”是开始之意,“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意味禾谷成熟,秋天也开始了。这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
我国传统上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预示着暑去凉来。但“立秋”到来,并不指秋天的气候也已到来了。秋风慢起,秋意也是慢慢浸润。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
白露生 寒蝉鸣
立秋尚未出暑,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至少还有“一伏”的酷热天气,所以仍要谨防“秋老虎”。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从立秋开始,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了。起风时,气流中隐约带着股凉意,尤其是早晚的风,会让人感觉凉爽。“二候白露生。”立秋过后,早晨会有白色露水产生,天气逐渐转凉。“三候寒蝉鸣。”立秋节气的最后五天,蝉开始鸣叫(古人认为蝉感阴而鸣,故称寒蝉)。
这般景致慢慢发生变迁,凉意也从云天中悄悄漫溢。五日为一候,一候比一候秋深、一候比一候秋凉。待到十五日以后,时令又会转换成另一番光景。
人共青山都瘦
初秋,也是一个容易让人泛起愁绪的季节。当叶黄飘落,层林尽染,秋的萧索和疏淡漫天来袭,人的心绪也变得茫然。战国时期屈原和宋玉都描写过秋风萧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到汉朝刘彻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古人往往从萧萧秋意中体会到悲凉、衰败、落寞、老去这些颓唐的意境,因此,写秋的诗句也往往低回委婉。就连一向豪迈的辛弃疾亦曾落笔“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和“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有人悲秋就有人赏秋,有人愁秋就有人爱秋。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就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秋天的色彩比之春天,更加绚丽明艳,境界也更加开阔辽远。
恰如秋空明畅
季节的变换常常让人感悟生命,青春是夏,人生如秋。青春的矛盾如同夏般热烈,人生的沉静与平和,恰如秋的空明与舒畅。
正如白居易在《早秋曲江感怀》中道:“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眼看暑气渐渐散去,轻柔的凉风款款而来,感怀花草年年岁岁都相似,叹息时光易逝,人寿不长。
诗人是豁达的,在感怀悲秋的同时,也表明自然变化、人事变迁客观存在,不要感叹时光流逝,不要抱怨纠结无休。生活不在远处,脚下既是前方,才是对时光最好的回馈。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皆是过客,唯有爱与清凉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