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秀玉
经常看到陈蕾在简书里记录她的一些课堂活动及思考,对教育信息化的实践——麻吉星魔法课堂有所兴趣。教育行走前,翻了王绪溢博士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给教师的建议40讲》,对书里讲述的教育信息化课堂兴趣更浓了。当得知陈蕾因使用此应用的课,获得全国一等奖时,更想深入地了解一下。
看到今年苏州行走活动方案里有陈蕾主持的一个论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和王绪溢博士的一个讲座《数字时代的学与教》,我特别开心,那个愿望在苏州行走现场应该能得到满足。
第五届教育行走在7月23日晚有十个分论坛同时进行,每个分论坛的主持人准备都很充分,内容也特别吸引人。很多论坛我都想过去参与。但只能选择其一。
分论坛报名时,我选择的是论坛五,23日晚,权衡后,我还是走进了论坛五的会场。就是陈蕾主持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的,不选择的理由可以找很多,但选择的理由只有一个——“我想,我要”。
陈蕾没有让我失望,论坛前期的调查问卷,为论坛的举行提供基础数据,助力于她的方案设计。论坛开始前,她更是早早地布置了分论坛的会场,用宣传海报调动大家的参与欲,用示意图指引大家快速抵达会场。
因处理一点事耽搁了一会儿,进入会场时,活动正在开展。我选了一桌没坐满的就坐,正好和陈蕾的千金朵朵同一组。
陈蕾用模拟课堂的方式,让我们这些老师进行体验,并谈谈感受。
印象最深的是是折纸,撕纸游戏。
我们每个人都手握一张纸,闭上眼睛,听着陈蕾的口令做折纸和撕纸的动作。指令是相同的,但是我们每个人最终折出撕出的纸片形状却各不相同。
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同一个指令下,每个人做出来的“雪花”图片不一样”?
接下来是独立完成及小组活动时间,陈蕾一步步明确了我们该做的事:
1.请用关键词在便签纸上写上自己的思考。
2.便签贴一起,小组成员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通过讨论选出两个大家比较认同的关键词(勾选)。
3.拍照上传,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的过程中,陈蕾结合大家的回答,分享自己的课堂实践,课堂思考。一个故事我的印象比较深刻:她对随机抽人的应用,产生的一些积极的效果,改变了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
小组汇报课堂体验及思考和陈蕾的点评与分享,引发了老师们的深入思考。
有的老师还聊到:如果没有这些硬件设备,我们也可把今晚学到的这些知识,这些好的体验借鉴到教学中。比如用便签记关键词,看着关键词谈思考。
体验了这个小组活动,我的收获也挺大的。
首先是小组活动的实效性。平时教学,我们也经常要用到小组活动,但很多小组活动都流于形式,交流、协作都是走过场。陈蕾课堂的这个小组活动,有独立的思考,有真正的交流。
因为有了便签的应用,关键词的留痕,我们在小组交流的时候思路较清晰。通过交流,选出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的分享,参加全班汇报。 交流的过程,我发现有的时候关键词不一样,但是指向的现象,指向的思考是一样的。也在小组的交流中,丰富了自己的感知及思考。里面有真正的交流与碰撞。
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些关键词的抓取,上传到大屏幕集合,是分分钟的事情。非常快速方便。
因为有了前面的体验和交流,加上陈蕾的适时引导,全班汇报时,大家的参与度特别高。师生交流,生生碰撞,也比较有实效。
那些即时拍照上传的小组活动资料,对于后续反思课堂,是非常好的素材。
信息技术的巧妙应用,真的可以让一般老师找到拐杖,让优秀教师如虎添翼。不但能助力学生学习,还能为教师成长提供很好的原材料。
论坛最后是王绪溢老师的点评。他结合刚才的体验活动,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及他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些想法
我特别欣赏他强调的课堂中要有“人”的这种理念:教学总是要回归到人,数据、科技其实会帮助你更接近“人”;当你只用表象时,你会离人越来越远。
在论坛中简单地体验了一下麻吉星魔法课堂,又听了王绪溢老师的点评,我对信息技术,对麻吉星课堂兴趣更浓了。 真希望有一天也能运用这个技术,进行教学。
在没有这个上课条件时,我准备先储备知识,万一哪天就实现了呢?所以,我准备开启王绪溢博士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给教师的建议40讲》的精读之旅。手中有书的,有兴趣的老师可以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