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之死》:不要掠过德国作家小说里的音乐元素

千万不要掠过德国作家放在他们小说里的音乐元素,它们往往是打开这部作品的钥匙。

德国人几乎都在氤氲着古典音乐的氛围中长大,作家也不例外。那种仿佛与生俱来的音乐素养,决定了德国作家不会无缘无故地在自己的作品里让自己的人物是音乐家、是音乐爱好者。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在一部小说里探一次头我们还能解释为作家的一时兴起。当作曲家的名字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一部作品里时,那就千万不要以为是作家的无心之为了。

据我的不完全统计,祖籍匈牙利、二战时期因坚决不肯与纳粹合作而不得不逃往美国、作品一时又得不到呼应而收入微薄、最后因白血病死于纽约的作曲家巴托克,在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的作品《批评家之死》里,至少出现过3次。

德国著名的电视节目“门诊时间”的著名嘉宾安德烈·埃尔-柯尼希,刚刚从一档批评作家汉斯·拉赫的作品《没长脚趾甲的女孩》的节目下来,循例到出版商的别墅里参加晚宴。酒酣耳热之际,人们发现,埃尔-柯尼希死不见尸了。更有人看见,本该不应该在晚宴现场的汉斯·拉赫当晚出现过,第二天,作为杀害埃尔-柯尼希的嫌疑人,汉斯·拉赫被收押。

小说的叙述人、作家米夏埃尔·兰多尔夫本能地判断,汉斯·拉赫不是杀害埃尔-柯尼希的凶手。他赶忙从阿姆斯特丹赶回慕尼黑,想尽办法要洗白在警察局里不发一言的汉斯·拉赫。

拉赫夫人应该是“我”最先想要对话的人,可不知为什么,总共232页的《批评家之死》,“我”走进汉斯·拉赫的家寻访拉赫太太时,已经是小说的第122页了,“我还没有踏上最低一级台阶,就听见有人弹钢琴,不,这肯定是一架三角钢琴,弹的是巴托克。”接下来,“我”走进汉斯·拉赫的家里,通过拉赫夫人出示的有着埃尔-柯尼希签名的汉斯·拉赫的藏书,“我”判断,“不是他干的”。忙于正事的同时,“我”没有忘记告诉读者,拉赫夫人弹奏的,是巴托克两首悲歌中的第一首,“巴托克的音砸得那么突然,尔后又让人觉得只能如此”。

动词用了一个“砸”字,只有聆听过巴托克作品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个动词用得多么准确!我第一次聆听巴托克的作品,是有一年的上海夏季音乐会,一个年轻的小提琴演奏家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巴托克的小提琴协奏曲,停不下来的嘈杂让我误会小提琴家的琴艺太差,回家后找出名家的唱片继续听,就是停不下来的嘈杂!读《批评家之死》到122页时,特意到网上寻找巴托克两首悲歌的视频,这一段视频真是贴心,将巴托克的乐谱覆盖在了钢琴家演奏时的身影上,于是我们能发看到,乐谱上的“豆芽菜”排列的密密麻麻!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演奏家们面对巴托克的作品,只能“砸”、只能嘈杂了。

我想觉得,那只是作家马丁·瓦尔泽为增添情趣将拉赫夫人设计成一个钢琴教师,而已。但是,下一次拉赫夫人出场,“拉赫夫人在联系巴托克的曲子。她显然不能承认自己也许永远弹不好这两首曲子。但谁乐意承认自己做不好一件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事情呢?我听见她时不时地弹出几个表达得很完美的小节。过后她让左手闲着。重复一遍。又让左手闲着。然后再让右手闲着。其实她绝对不可以这么弹。这些失重的经过句,这些紧紧咬住的和弦,应当从手指里面出来,或者说像泉水一般涌流出来。”这一段对拉赫夫人处理巴托克两首悲歌的评述,让我警觉:巴托克是作家信手拈来的一位作曲家吗?不不。再回看这一长段对拉赫夫人琴艺的评述,难道不能是对《没长脚趾甲的女孩》的作者汉斯·拉赫创作历程的同情吗?“谁乐意自己做不好一件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事情呢?”、“我听见她时不时地弹出几个表达得很完美的小节”、“其实她绝对不可以这么弹”的话外音,是不是在暗示,汉斯·拉赫很想成为一个好作家,他的作品中也有几处写得相当不错,即便有处理不当的地方,也是无心之过,作为能操控一本书销量的批评家安德烈·埃尔·柯尼希,在一档德国最著名的电视节目里不积口德地诋毁汉斯·拉赫,埃尔·柯尼希死不见尸,是批评家应得的。

我以为我已经把握住了马丁·瓦尔泽在《批评家之死》中引入巴托克两首悲歌的暗喻,没有想到,巴托克还会第三次出现在这本小说里,“她把第二首悲歌弹得慢悠悠,但又非常和谐。她那种弹法,就像是想到哪儿,弹到哪儿。有一回她说过,假如她当初没有嫁给我,她将终身与钢琴为伴。”不要疑惑,这时候,小说已经进入到第三部“粉饰乾坤”,像是整本小说的补丁,马丁·瓦尔泽让这一部分的叙述者从米夏埃尔·兰多尔夫变成了多人,而上面所引的这句话,是汉斯·拉赫的叙述,没错,那时,他已经被释放,正如米夏埃尔·兰多尔夫所感觉的,汉斯·拉赫不是凶手。这么说可能更有意思:埃尔-柯尼希根本没有死,他只是借匆忙跟一个女作家外出度假几天的举动,跟大家开了一个玩笑!批评家不可信,这大概是所有将《批评家之死》读到这里的感受。至于这本甫一出版就在德国引起轩然大波的小说,马丁·瓦尔泽到底给了像汉斯·拉赫这样的作家多大的同情?喜欢这本小说的读者各有各的解释,特别是《粉饰乾坤》这一章节无比先锋的写法,更是让解读变得无远弗届。

可我觉得,找到马丁·瓦尔泽将巴托克引入这本小说的目的,是解读《批评家之死》最趁手的钥匙。巴托克是这样一位作曲家:作品很久以来不被人们理解,他的重要作品像小提琴协奏曲,完成后公演过一次就被束之高阁,所以,他不得不逃亡纽约后会窘迫得死于疾病。不过,他死后不久作品就被世人认识到了价值。人们频繁将他的作品编入音乐会曲目的同时,公认巴托克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马丁·瓦尔泽对批评家的态度,还需要多言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802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09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683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58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5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0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0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50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63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6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2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3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98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0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3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著:H.P.洛夫克拉夫特 一、引言 I. Introduction 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便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
    杨破之阅读 5,127评论 0 17
  • 若不是为了消耗掉工会福利,我不会去看电影《通勤营救》。这的确是一部泛善可陈的好莱坞娱乐片,在我看来,唯一有意思的地...
    吴玫阅读 360评论 0 9
  • 从忧心忡忡的一朵云里认出一场雨 从一场小雨里认出一个温柔的夜晚 从一个春天的夜晚里认出一盏目光 从 一束光里认出一...
    袁稹阅读 155评论 0 3
  • 或许大都市的霓虹让我们有了愈发深邃的孤独,所以,我们不断的找寻我们所希望在一起的人,或是伤感,或是幸福。 总是有着...
    南国梓桐君阅读 353评论 0 0
  • 中堂,我的大学室友,是冶金工程专业的大学室友。 室友结婚肯定得过去。 于是我提前一天就从南京南站坐高铁到蚌埠南站,...
    旦旦日记阅读 326评论 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