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多数钟爱实体书的人一样,我喜欢这种真实的触感,也偏爱通过翻阅来检索信息的方式,同时实体书木浆和油墨混合的气息更能给人带来平静的心态,让我沉浸其中。
这两年买了一百多本书,由于没有地方放,一直堆在箱子里。而去年一年我才读了26本,那句“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便是本人的真实写照。看着越积越多的想读列表,和家里待读的书山,真得提升一下读书的速度和质量了,所以我定下了一个目标希望自己能够以每周一本的速度消灭家里的库存。
平时我看的书非常杂,从热销小说到方法论书籍都会涉猎。当然也会遇到读一半而放弃的书,最近放弃读的包括唐诺的《眼前》和林徽因译的王尔德童话《夜莺与玫瑰》。其中唐诺的《眼前》是看到网上的推荐而买的,可见有些时候令你心动的推荐,也不一定真的适合你。
不同类型的书都能给我带来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如果看到好的我也想推荐给周围的人,如果看到让我后悔的我也想让旁人听听我的吐槽,所以我会坚持对看过的书写写评论,同时也增强一下自己对所读书籍的记忆。接下来就先分享我在4月读过的一本书。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这本书已经买了一年有余,是我刚刚搬回家所买的第一批书。已经忘了是在哪里看到过这本书的推荐,但是在我拥有这本书后,我才注意到它经常会出现在一些主题书单的推荐中,比如:那些关于书的书、关于母子亲情的书、看后给你生活的力量的书等等。这些书单的主题已经透露了这本书传达给我们的所有元素。
本书作者通过回忆母亲确诊癌症后与母亲阅读相同的书并定期交流读书感想为主线,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厚的感情,并侧面反映作者母亲虔诚、勇敢、无私,坚强的品德。
这是一本超出了我的预期的书。拿起书之前,甚至在买这本书之前我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的介绍,模糊的了解了这本书的主线和表达的感情。也许就是在我未看之前遭到了诸多剧透,反而让我失去了好奇心,迟迟没有真正翻看。而当我将这本书全部看完后,我甚至有些后悔冷落了它这么长时间。合上书后的诸多感受,绝对不是任何介绍,评论所能涵盖的。而它也绝不仅仅是一本介绍其他书的书。
文字风格质朴流畅,感情真挚到位
作者的行文风格简单质朴, 全书的叙述给人一种非常顺畅的感觉。同时作者感情的表达恰到好处,丝毫没有过渡煽情,恰恰是这种毫无矫饰的风格,传达出的感情更加澎湃,更容易使人有所触动。从母亲确诊癌症,一次次去医院治疗,每次作者都与母亲交流不同的书籍。当一部一部的书被提及并评论,母亲生命也随着我们手中翻动的书页一点一滴的流逝。而这种无法逆转的结局,甚至让人有些绝望。
那些曾经读过的书被提及时,你之前的阅读记忆也被唤醒了
当作者谈到某本你曾经读过的书时,会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让我有这种感觉的是,谈到《霍比特人》那一章的时候。作者说他小的时候最喜欢的便是《霍比特人》这套书,作者年少时深深的痴迷于托尔金构筑的中土世界中,而我在初中时期也曾被《魔戒》中的奇幻世界所吸引。当看到这章时,作者写到“几年之后,我发现我记得的一半是托尔金的《霍比特人》,另外一半是我当时炽热纷乱的大脑的狂想。”,而我直到现在还能记得阅读完《魔戒》时心中的兴奋,以及对作者建立的完整中土世界的惊叹。当你因本书提到的一本书,而唤起你当年阅读的记忆时,是一个意外惊喜,恰恰是这种意外惊喜平添了更多阅读的乐趣。
读完此书会有一种阅读的饥渴感
看完这本书,感动之余,使我产生了一种冲动,渴望不停的阅读。这种饥渴感一方面来源于作者对各种文学作品的介绍,让人感觉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书都有其价值;另外便是被作者母子对书的热爱所感染。平时我经常会有读不下去任何书的时候,甚至任何文字都不想看。所以一年断断续续只能看20来本。当合上这本书时,平时阅读的疲惫感被一种阅读的饥渴感所取代,很庆幸家里还有那么多没有看的书等着我。
好的生活品质比延长生命更重要
如果你知道了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多半年你会怎么过?这本书给出了一个答案,当然作者的母亲确诊癌症后比预期活了更长的时间,但是当得知生命可能只剩下半年不到的时候,作者的母亲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的一蹶不振。即使病痛折磨,化疗痛苦,也不能抵挡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过自己渴望的日子。作者母亲仍然去伦敦、去海边度假;投入大量精力在阿富汗建立图书馆的公益事业;为在阿富汗被绑架的同事和美国大选牵肠挂肚;对每一个人家人她仍然关心备至。而这可能是通过阅读这本书所能获得的最大的收获,即使面对再困难的局面,你永远是生活的主宰有权利去选择怎么过完余下的日子。而只有真正的热爱生活,才能过的精彩。
我相信不同的人会通过这本书获得不同的感受,而作为一个爱书之人,真的不应该错过这本书。
用文中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你无法阻止波涛汹涌,但你可以学会踏浪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