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1 摘抄:
古语有云:书山有路勤为径。事实上,勤奋并不是一种方法,只是一种态度。态度可以影响阅读的效果,却不能成为攀登书山的通途。或独行苦修,或结伴而行,每个人在阅读过程中大概都会经过以下三条路。
其一,信马由疆、兴尽而返的漫步之路。《世说新语》中记载了王微之(字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
其二,成岭成峰、月迷津渡的求索之路。苏轼《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相,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说明了角度不同、结果不同的道理。秦观《踏莎行》中写道:“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这句话描绘了前路未明、迷茫失措的状态。
其三,山登绝顶、千仞振衣的摩天之路。清代林则徐年少时曾作佳句:“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晋代左思《咏史(其五)》中写道:“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他们的话体现出,磅礴气势不在自身,而在所处的地势中。
Step2 解读:
原文利用三段古文(第二步其实就用了两段,所以一共四段古文)来讲述阅读的三种状态或者阅读的三条路。从不同的结果来分配不同的路线(方法),这是我主题阅读关于读书方法的所有书籍中比较罕见少有的一种形式。而且作者的写法刷新了我对阅读的某一层认识。
第一段古文讲王子猷在大雪之夜想起戴安道,乘兴而行,到达了位于戴安道的家门口时刚好已经尽兴了,居然不进去见见家人就往回走了。此段文字作者想要表达的就是对于一些没有阅读目的的读者来说,阅读就是“过把瘾”。有些时候有些读者(非爱书爱阅读之人)真的是心血来潮,突然想学习一下,突然看到一些别人读书的照片或者新闻、海报等媒介时自己也产生了这种阅读的想法。于是他们去图书馆或者书店里饱饱地“美餐”一顿。其实他们的阅读没有任何目的,就是为了把心里的“馋虫”给满足了就可以了。所以这种“过把瘾”之后就完事的阅读方式,我们归类到王子猷与戴安道的故事。
第二段古诗我们在熟悉不过了。不过本来是写庐山和作者心理的一段描写居然也能和阅读扯上关系,而且还是我们很早之前就接触过的名诗,我的好奇心又被驱动起来,想探根究底。后来发现作者对于这首古诗(还有后面那段《踏莎行》)想表达的阅读观点就是“开悟”的过程。因为你已经进入心流状态,钻进了阅读的事件当中,所以有时候你在过程里会有一些奇妙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是迷茫、混沌、无助、疑问,它们触发你的思考神经和好奇心去探个究竟。只有一些无形的力量能让你有一种内在驱动力,从心往外想去做一件事,你才会更专注、更投入精力去完成。而且顿悟之后的感觉就像病去如抽丝的感觉一样。你会发觉你和疑问之间只有一层窗户纸,你捅破它之后,你不但自己理解到了,你还会去无限次地给别人输出转述。
第三段古文就是阅读的一个顶点了。不同于走第一条路的率性,也不同于走第二条路的迷茫,这是一条清晰而笔直的道路,走这条路时有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到达顶峰。路就在那里,虽然不是很宽广也不平坦,却是存在且可见的。走在这样一条阅读之路上,读者们没有困惑和疑问,不必迂回也不必流连,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
Step3 经历:
个人经历部分比较好写,因为我三种道路都经历过。这就是阅读过程从小白到专业者的一个完全的过程。我们一开始没有任何目的,看别人读书读的多,懂的多,最后也牛逼了!自己也想“过把瘾”,所以就拿过一本书来就读,完全是为了尽兴。后来这种瘾多了之后,我们会逐步去思考:为什么书籍会分这么多种类?为什么每个种类中的书籍内容都各不相同?同样的道理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为什么用哪种方法(前提是正确的)都可以达到相同的目标,而且确实可行?有了诸多的疑问之后我们开始怀疑、开始求知,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们的阅读开始有了目的性。有了目的性的阅读,质量和收获自然要比第一条路时的状态提高了N个层次。这会让我们进步很多,我们渐渐在阅读方面找到了成就感,培养了我们对阅读的兴趣。最终,我们在每次阅读旅程开始之前都会给自己问几个问题,或者定一个计划和目标,要不留余力地达到它!所以我们走上了第三条登峰造极之路。当你经历过这些之后,你会发现:顶峰不是顶,你自己才是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