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高晓松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一句“诗和远方”不少人为之抛弃眼前,踏上远方的旅途,寻找诗意去了。
诗与远方其实是人们心里向往的美好,是精神的乐园,可以让你忘记眼前的琐事、不如意、痛苦不堪。它也承载一代人的精神信仰,我们向往诗和远方,向往青春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朋友A今年高考完,一直吵着要去旅游,可父母都是打工蓝领,挣的钱并不多,还要为他预留大学费用,朋友A任性地说:我的朋友都去美丽的大草原,去西藏,我也得出去见见世面。他一心说要去远方寻找诗。后来父母扭不过,给了钱,他和几个伙伴去了西藏,结果他高原反应,加上水土不服,病恹恹地他就回来了,并没有想象的热情藏民送上哈达,风景并没电视中那么有美丽。
我对他说:远方的诗或许合适别人,但不一定合适你。你要找的不是人们眼中的“诗和远方”,要追寻自己的远方。
几个月前,小轩意气风发地对我说她要去北京做新媒体的时候,我惊呆了。我说:在广州,你可以轻松找到一份舒服的工作。北京的竞争那么激烈,你又不熟悉这些,何必给自己挖坑呢?她踌躇满志:不是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么?”北京就是我的诗和远方,我不想在广州苟且。
小轩刚到北京的时候,天天发布励志状态,大有“我来,我见,我征服”的气势,可是很快就没声音了。年前,她辞去北京的工作灰溜溜地回来了。我问她,看到了诗和远方吗?她说:北京雾霾太厉害了,没去几天就呼吸道感染,工资也不高,房租水电一扣就不剩多少了,简直比眼前还要苟且。
我说:你不是很向往这个工作么?条件辛苦应该也值得忍耐啊。
她说:去了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合适这样的工作,每天郁闷得要死,把一切想得太美好。
现在,小轩在一家合资企业做客户经理,工作得心应手,收入也不错。
周末各种野炊、远足、徒步、聚会,生活多姿多彩,就连下厨做饭发的朋友圈也是诗意盎然。
做饭与作诗,衣食与诗酒,终归她是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与乐趣,而不是追求表面上的诗和远方。
我问她,现在是不是比在北京那会儿快活多了?她回了我一个笑嫣如花。
远方未必能看到田野,但是人只要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发现生活的乐趣,谁又能说眼前的柴米油盐不是诗呢?(本例引自《远方未必不苟且,谁说眼前不是诗》)
很多人知道高晓松说过: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是其实话还没完,后面是这样子的:“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我不入流,这不要紧。我每一天开心,这才是重要的。”
这里所谓的诗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文学之“诗”了。海德格尔在《人,诗意的栖居》里是这样解释的,所谓栖居是指人的生存状态,所谓诗意就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田园里,桑柳下的陶渊明,日出而耕,日落而息,耕种自资。“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恬淡安谧的生活,一荷锄下去也是满满的诗意,因为这里不用为五斗米折腰,因为这里他快乐。
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一直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看天边云卷云舒。”诗意的活着不在乎贫穷富有,而在乎一种人生的态度,苏轼被贬黄州是曾作《记承天寺夜游》:“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欣然起行”就是一种自由,潇洒的人生态度,舒畅快活,活得诗意。
所以诗意的活着不必远方,而诗意就来自于生活。高晓松曾形容音乐人朴树,说他活得诗意。
演出回去的路上,车在公路开到一半,朴树说:停车。
高晓松问:你干嘛。
朴树背起吉他说指指远方的夕阳说,我要看夕阳。高晓松问,那你怎么回去。
朴树弹起吉他回答道:那不管,以后再说,你先让我看夕阳。最后他就抱着吉他唱着歌看戏夕阳,没人知道他怎么回去的。高晓松说,这个时代很少见到这样身上有诗意的人了。
朴树富有的活着,即使没有那么多的钱。这就是诗意,不必远方,而在心。
诗意的活着是人生心灵的解放与自由,你到不了远方不要紧,诗就是你的远方。诗意的活着,开心每一天,这才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