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ai酱在《我家那闺女》的综艺节目里聊到她心中的人生排序问题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自己—伴侣—孩子—父母这是她的排序。
节目里的爸爸们一阵哗然:怎么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呢?这多么自私呀!可是我想说的是papi酱的人生排序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每个人都只能陪我们走过生命的一段旅程,只有自己才是陪伴自己最长久的人啊,你连自己都不爱了又怎么去爱别人。
1、
最近和一个朋友聊天,朋友打趣到:“你也不小了男朋友也交往过好几个了,这么多年难道没有遇到合适的?还没玩够啊?打算玩到什么时候?”我突然被这几句话怼得哑口无言。原来一个女孩子努力读书、旅行、充实自己在别人眼里只要过了25还不结婚就是个疯子。我哪是没玩够啊!我只是还没有找到自己,我连自己都还没搞明白,又怎么能当好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呢?女人一辈子会有很多身份:女儿、妈妈、妻子、员工......却唯独不是她自己。
热播美剧《麦瑟尔夫人》中的麦瑟尔是一个出生在美国上西区的富家小姐,父亲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母亲也是出生优渥,端庄优雅的名媛。女主麦瑟尔为了维持在丈夫心中的完美形象,每晚守在丈夫睡觉后才卸妆,早上在丈夫醒来前把妆画好,然后再上床装作熟睡的样子。十年如一日量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尺寸,不差分毫。有着优越的家室、良好的修养受过精英的教育,而且还聪明、有趣的白富美小姐,任谁娶取了都是便宜了谁吧!然而她的丈夫却和一个远远不如她的女秘书出轨了。费尽心思的讨好、取悦丈夫,却反被丈夫嫌弃呆板、无趣。心灰意冷的麦瑟尔决定抛开那个活得小心翼翼拼命讨好丈夫的自己。她跑到酒吧去做脱口秀演员,舞台上那个自信、洒脱的女人又再一次吸引了她的丈夫。离开了丈夫的麦瑟尔活成了更好的自己。
女人最可悲的不是年华老去,而是在婚姻和平淡生活中迷失自我,一个早早失去自我的人,又凭什么要求她的孩子、丈夫去爱她呢?只有先学会取悦自己,才能取悦别人。
2、
王菲和窦唯离婚后有记者问道:“以后打算给窦靖童找个什么样的爸爸。”王菲答:“童童有爸爸,我要找的是自己的伴侣。”有人说王菲这么大年纪了不好好带孩子只顾着自己谈恋爱,不是一个好妈妈。可是,又有谁规定当了妈妈后必须丢掉自我。恰恰相反,王菲的特立独行、洒脱随性给了两个女儿自由的个性,看似叛逆实则自信勇敢、大气从容。离过两次婚,四十多岁,带着两个孩子仍然有勇气去追寻爱情,和自己小十一岁的男人谈恋爱。大概只有王菲才能活得这么任性了。因为她有足够的资本,她的事业、名气、地位、金钱足以支撑她离开一段婚姻后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她不是谁的妻子、谁的妈妈,她是王菲,那个敢爱敢恨的王菲。作为母亲她尊重女儿的选择和兴趣,从不过多的干扰她们的成长。从人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从脱离母体那一刻起,都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发展需求。先做好自己,才能扮演好生命赋予你的别的角色。
我们不应该忘了,在成为妈妈之前我们也曾是那个爱哭爱撒娇的孩子呀!
在成为妈妈之前我们也曾是那个明朗的追梦少女呀!
尼采有句话我觉得放在任何时代都不为过:亲爱的,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
3、
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上分享了自己“讨好型”人格的经历,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呢?讨好型人格通常会有以下特点:
1. 对自己不够自信,太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也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2. 有求必应型,就算牺牲自己的时间或是感到疲惫,也要去照顾、帮助别人;
3. 害怕被忽略却总是被忽略,不断重复心理建设,假装心理很强大、往往一个人深夜默默伤心难过,不愿或不敢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
4. 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该怎么做导致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不知所措,犹豫不决;
……
讨好者一般不会、或是不敢直接表达自己对别人的需求,他们用行动、付出、讨好来暗示别人,期望别人对自己好,给予自己回报。为什么会形成讨好型人格呢?就我自己而言,我总是把别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害怕发生冲突,在童年的时候习惯了不敢表达,不敢违背父母的要求,因为似乎只有“扮演”好一个乖孩子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长久以来压抑了自己真实的个性,甚至是变得不自信。可能成为了被大人喜欢的样子,却丢掉了真实的样子。每个人都有属于ta自己的闪光点,哪怕这些不是世俗意义上的“优秀”、“有价值”的样子,但它仍旧是可爱的,是我们独特的个性。
如果说把自己排在第一位是自私,那我希望从今以后自己可以活得“自私”一点,做一个贤惠的妻子、乖巧懂事的女儿、温柔慈爱的妈妈……我不希望被这些世俗的定义所捆绑,因为,在成为妻子和母亲之前我想先成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