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时候,语言反映着我们的心境。
当我们心里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或是偏好什么时,我们使用的语汇、描述事物的方式、常用的字词都会跟着这种心境移动。
例如当你内心关心着公平正义,你会时常把事情描述成一种权力间的平衡,时常用到那些公平正义会用到的语汇,你或许会常说“维护”、“保障”、“程序”等等。
最近,《心理学科学观点》发布了一个有趣的研究成果,心理学家Kesebir等人透过分析近半世纪来的文化产物(所谓的文化产物,就是各式各样的艺术文化作品,特别是那些以文字对话为主的内容),他们发现一个特别的趋势,那就是人类的文化(至少是英语文化),对于自然的用语越来越少,显示出一股疏离自然的趋势正在蔓延——
我们开始越来越不在乎那些对于自然地描绘,或是说当我们想要书写或是创作某些作品时,自然不再那么被我们所偏爱。这些内容包含小说、歌词、电影脚本等等。
这很令人意外,因为我们一直觉得我们的世界越来越重视环保,越来越对环境有强烈的意识,但这个研究表明,虽然我们重视环境的保护,但却不一定是主动的爱好自然或是想要接近自然,我们越来越喜欢描绘内心世界或是人际世界,胜过主动描绘在外在的自然环境。
我们比以往更关注自己的内心状态,更在乎用复杂且难懂的语汇去描绘看似简单的情感或是心境转变。我们的文化产物谈更多的感情,也谈更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在许许多多的小说、电影、或是歌词之中,自然之物确实是消失了。我们越来越少描述身边的植物,花、鸟、大自然的景色或自然之中的气息,很少好好的介绍你眼前看到的生物、植物或是那些无生命之物的来龙去脉。
吊诡的是,关注内心的事情,或许会让我们透过反省与修正获得更多平衡的生活,但过分地关注于内心世界,又会让我们只在乎自己的状态,而忽略生活中比较大尺度的风貌,让生活陷入紧张与不安,因为无法体会到自己是自然中的一部份这件事,会让我们过分地期待控制全局,过分地让我们想要预测未来。
毫无疑问,当你开始往外看,关注自然中的生态时,那种在内心浮现的感觉,应该不用描绘都能打动每个人的内心。想想看,当你走在一片树阴茂密的公园中时,你会如何获得平静或是在脑中涌现灵感。事实上,关注外在的自然事物,也会提醒自己身处于环境中的位置,你不需要一直关注在你自己的内心状态上,而是多用点心关注你如何投入心力资源,去与环境中的事物达到某种同步节奏。
或许你会觉得这听起来很玄,但其实很简单,你可以从市场买个盆栽回来,试着去理解这是什么植物,它的生命是如何延续的,如果你作为它后续的照顾者,你要如何给予营养,给什么样的营养与水,如何注意光照才能延续它的生命,而把它摆在你屋内的什么地方才会跟环境搭配起来,你又该如何放置才会时时刻刻注意到它,照顾它。
这份有趣的研究是挺有启发性的。每个时代都有流行的语汇,但不太会变化的就是我们与自然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许会有所消长,或许有关联或许没关联,但在繁忙、城市化、科技化的生活中,关注其他的生命形态与事物的原始面貌,会让你先脱离自我中心一点,而内心的平静也跟着去“自我中心”化,顺势到来。
所以,
去自然的户外走走吧!
站在树下深呼吸!
假日去爬个山!
今天午餐在公园里吃!
好像都不错!
參考文獻:
Kesebir, S. & Kesebir, P. (2017). A growing disconnection from nature is evident in cultural product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 25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