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和朋友聊天,她说回忆起从办活动转变到社群运营,她觉得做完一场活动更有成就感。
她一说完这话,我马上想起奶牛Denny写自己十日内观的文章:
我们贪求或厌恶的,是自己内在的各种感知。比如说:(1)脑中有一个画面出现(2)是当年他向我求婚时的画面(3)太愉悦、太美好了(4)真想再得到这种感受(如果能回到当年该多好/为什么他变了)。
我们贪求的并不是当年求婚的那一刻。我们贪求的是在回想那一刻时,身体内部发生的生理、化学反应(荷尔蒙、肾上腺素等等等等)所带来的感知。求婚画面的感知本身并不痛苦,但当你贪求过去的某种愉悦感知却始终得不到,或者当你想要不愉悦的痒感消退它却一直在那里的时候,痛苦和折磨就开始了。
做完一场活动,如果效果好就会看到很多受众的好评,虽然筹备活动期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但圆满结束时你心里很快就升起成就感,瞬间觉得以前的累都不算什么。这时候,再约上整个团队的小伙伴深夜庆功聚餐,举杯共醉,简直觉得酣畅淋漓。
而社群运营,“运营”这两个字就像做教育一样,需要有细水长流的耐心,你播下一颗种子,可能要一年两年才能看见它成为参天大树,不像一场活动的周期那么短。你不会瞬间获得很多人的夸赞,而是在和用户相处的日子里见证他们一点一滴的变化,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人突然激动地和你说“XXX,很感谢你一直以来XXXXXXX,让我发生了XXXXXXX的改变。”
又想起在《奢侈态度》中看到的一段文字:
我们有做事表面化的品牌,是因为我们有最表面化的消费者,因为他们吃这一套。什么时候中国消费者也开始在乎用料是否考究,做工是否精细,设计是否有内涵,本土品牌就可以不必再玩儿这些低层次的把戏了。消费者的进步永远都是品牌进步的终极推动力。
如果一个订阅号的主编水平没有提高,那么它必然会流失掉成长起来的一批曾经的读者。一迷茫的大学生可能会喜欢看鸡汤书,而一个不断成长的职场人食鸡汤大概如鸡肋,并不是说鸡汤就是不好,而是不能再满足读者更进一步的需求。
我害怕成为一个手机控,需要靠社交软件来满足自己的快感;害怕只喜欢看实时有效的方法论,而看不进一本经典小说;害怕看到朋友圈里转发的文章都是标题党,害怕流失了情怀傲骨,害怕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害怕只做有短暂快感的事。
上周去参加深圳读书会组织的一场活动,本来是要共同讨论一本书的读后感,后来变成大家都放下书本,尽情分享与自己真实经历相结合的感悟。坦白讲,一开始我就不是奔着那本书和那个作家来的,因为我觉得那本书还不够好,我想听的是人们背后的思考。活动进行快结束时,深圳读书会的一个成员说我们这场讨论的价值已经超越了那本书,读书会就是要做让内容大于形式的事。内容是个大趋势,但会写原创又有深度文章的人少而又少,因为有太多人内容只做到五分,形式却占了五分。
真实的骨肉生长大概都带着疼痛感,短暂的快乐浮华接触多了,人终会心虚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