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你,为了安置灵魂,在他乡努力生存。
18岁的她,为了心中热忱,在故乡努力学习。
你不会永远18岁,但永远有人18岁。18岁看到这句话时,我还在高中校园里的书店翻看着我喜欢的课外书籍。那时的我和许许多多的的高中生一样做着不切实际的,和许许多多的高中生一样对未来有很多很多的期许;和许许多多的高中生一样心中有满腔的热忱;和许许多多的高中生一样埋头刷题,只为了一个目标——大学。
那时候尚且年幼,对大学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没有想过要考哪个学校,要学什么专业,自己要付出怎样的努力。脑海里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大学”。很多时候觉得“大学”这两个字像是有神奇的光芒一样,散发着迷人的光亮,指引着我前进;又有很多时候“大学”就只是普普通通的两个汉字而已,因为它太大太空泛了,就好似空中楼阁一样,你能看见但却毫无鼓励作用可言。
看过很多讲述大学校园的电视剧,心里顿时对美好的大学生活心之向之。可转眼看到试卷上的红叉叉,看到解不出来的数学题,心里顿时又特别的丧气,总是一边彷徨,一边迷茫。一直都在想着要怎么样才能离自己想去的地方近一点,再近一点,却总是想的比做的多。
人在年幼的时候,一旦沉迷于某件事情,就会倾注很多心思去做、去完成。就像那时候18岁的我一样,特别喜欢看课外书籍,一旦看起来就不管不顾。几乎每次语文自习期间,我都会看课外书籍,像《平凡的世界》,像《追风筝的人》,像《活着》,像《百年孤独》等。那时沉迷于课外书籍的我,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文学的魅力就此牵引着我,在书籍的世界里,体验着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书籍的世界里,我变得和他们一样勇敢,一样满腔热血,一样年轻......
回归到现实世界,我还是平凡人一个,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做着同样的事情,似乎没有精彩可言。但毫无疑问,书籍世界里带给我的冲击、影响,在往后的岁月里仍一直存在着,不但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模糊,反而在岁月的长河中愈来愈熠熠生辉。
18岁就这样在我波澜不惊的岁月中匆匆而逝,和大多数18岁的少年们一样。我也爱做梦,我也满腔热血想要过不一样的精彩人生;我也肆意挥霍弥足珍贵的时光;我也努力学习只为朝着更好的未来前进;我也明媚、阳光,和所有形容18岁的形容词一样美好。
可你不会永远18岁。
现在23岁的我,已经初尝生活的艰难,也常常会在想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平行世界的另一个我,那个我是否过着我梦寐以求的生活?是否得到了我的想要?是否活成了我想要活成的模样?人们总是会把希望寄托于想象,很明显,我也是这样。现实生活中,我依旧是平凡人一个,可这一点都不耽误我想象中的平行世界的另一个我活成肆意、洒脱的美好。
现如今23,时间已经不够用了。每天朝九晚六的生活,使我恨不得一天可以有二十五个小时来让我挥霍。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看着周遭的一切,想到无论这个城市再怎么繁华,无论我再怎么努力为这个城市添砖加瓦,对于这个城市来说我就是一个异乡人,我始终也无法在这个城市安家,无法真正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份子,突然就悲从中来。
茨威格在《断头往后》中写道: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23岁的我和18岁的我相比,好像更加明白时间的重要性了,但也比18岁的我少了很多纯真,少了很多稚气,少了很多异想天开的想法,多了份耐心,多了份坚定,多了份成熟,多了份担当。偶尔我也会怀念那个18岁的自己,那个单纯美好敢做敢想的自己。可我依旧很感谢23岁的自己,感谢这个更成熟、更勇敢、更坚定的自己,能够有勇气迈出新的步伐,走向新的征程。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长大的,但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长大的。
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的美,23岁的你不必羡慕18岁的她,18岁的她也不必憧憬23岁的你。时光无情却也美好,该来的总会到来,你不必畏惧,不必沉溺,不必缅怀,只需努力坚定向前就好。愿无论哪个年龄的你,都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张小仙吖,一个喜欢文字、想给他人带来温暖与光亮的南方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