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命的可再生性资源,如鱼、树木、草等,可以经由一个增强回路实现自我再生。
无生命的可再生性资源,如阳光、风、河水等,虽然没有可再生的增强回路,但是不管存量的当前状态如何,他们都有稳定的补给输入来源。
对于日用品销售,潜在消费者也是可再生的存量。
对于约束性资源存量,都有一个流入量,保持资源存量的补给。
这一简化的渔业经济模型收到三种非线性关系的影响:价格、再生率、单位资本的收益。
价格取决于鱼的种类和数量——越稀少的鱼,价格越高,再生率取决于鱼群的密度——鱼群密度月底,鱼的繁殖率越低,但是鱼群密度变得过大之后,鱼的繁殖率越低;单位资本的收益,取决于捕鱼技术和方法的效率。
只要对单位资本产出做很小的调整,改变其控制的调节回路的力量,就能产生显著的差异。
“高杠杆效应,但方向错误。”
在很多真是的开发可再生性资源的经济系统中,一旦资本和开发活动的增强回路得以启动,资源通常就会被加速攫取、耗竭,等开发者退出之后,只剩下极少量的“活口”,苟延残喘,或者侥幸得以休养生息而恢复。
不可再生性资源主要受限于存量。所有存量一次到位,然后被逐渐开发使用(流出量)。之所以不能一次性开发,主要是因为资本(和开发条件)的限制。由于存量是不可再生的,开采速度越快,资源的生命周期就越短。
到底可再生性资源能否在过度开发之后“劫后余生”,取决于在资源严重衰竭的那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情况。
可再生性资源主要受限于流量。只要开发(流出量)的速度等于资源再生(流入量)的速度,他们就可以被无限地开采或捕捞;如果开发的速度快于再生的速度,资源存量最终可能低于某个关键转折点,从而转变为“不可再生资源”,逐渐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