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坐下来,第一件事就是刷刷抖音看朋友圈,迟迟不能开始工作;每次想要开始阅读或者学习,就很容易分心;哪怕跟人约会,都必须拖到最后一刻,才手忙脚乱的开始整理……“即时开始”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让我焦虑又沮丧,请问有没有克服拖延症高效的方法?”
1.制定更加详细的计划
当你感觉要开始一项工作很困难时,那么你要问问自己真的找到自己要实现的目标了吗?一般来说,计划越是详细,执行起来的可能性就越大。
拿张纸,不管你想到了什么,都写下来。比如,何时开始,首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一共有多少时间可以花在这上面,需要什么信息,需要什么设备,还会有谁会做这件事,等等。你的决定越细致,你就越有可能着手开始一项简单但极有价值的任务。
在计划中找到一些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任务,先从解决这些自己喜欢的步骤开始行动,就比较容易克服拖延症。
2.获取更多信息
有时候,不管我怎么努力,我都无法开始一个工作。比如让我去修一个水管,我对用什么材料、什么工具、如何去修都一无所知,便不想开始去做。
没有相关的信息,不能真正的产生兴趣,就不能投身其中,因此也就没有行动。
只有对某个事物熟悉到一定的程度,人们才会进行深入的探索,以便满足自己被激发起来的好奇心。迷恋程度随着知识的增加而深入,获取更多信息会促使一个人全身心地开始开始投入一项工作。
阅读一些文章和资料,可以获得更多相关的信息,激发你对这些事情的兴趣;和别人交谈,也可以轻松愉快地获取更多信息。
3.尝试诱导性任务
如果你真没有状态,实在不想去开始工作,但是又感觉动手做些小活儿可以让你慢慢地融入到更复杂的工作中去。这些小活儿就是“诱导性任务”,因为它可以让你动起来。
任何其他一种和你工作相关的物品都有可能成为激励你开始工作的因素。
如果你想看一本演讲书《高效演讲》,但是心里又不是那么迫切,那可以设置一个诱导性任务。先把它买回来,然后从书架上拿下来,翻到第一页,放在你阅读时最喜欢坐的椅子上。
每天早晨想早点起床,利用这些时间去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但是把闹钟向前拨半个小时,并没有作用。这时可以设置一个诱导性任务。把闹钟从房间里移到洗漱间门口,要关掉闹钟,就必须到洗漱间去,这时再到水龙头旁去洗漱也不费多少力气;如果做到刷牙这步,就不会再去睡觉了,因为平时已经养成了刷牙之后就起床的习惯。
诱导性任务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但小小的动作可以把人带入工作中去,从而开始一项工作。
4.利用现在的心情
投入工作很困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家在情感上还没有做好准备。
有时等待恰当的心情是最好的做法,没人愿意因为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做的事情而耗费大量精力。所以,尽量在工作中去找到一些符合你现在心情的成分,然后你可以利用现在的需求朝终极目标前进,而不是让它们带你远离目标。
比如,你面临一场大型考试,但你不想去阅读老师列出的补充书目,可你不介意读些课堂笔记,毕竟这些东西考试中也用得到。
5.跟自己对话
你不能投身其中的原因或许是由于你缺乏动力。如果这样,花些时间跟自己对话,给自己鼓气不失为理想的时间投资。
如果你“感觉”某件事很困难或者是不可能的,那么你就不会像感觉一件事很容易那样情愿着手去做了。但是,这是感觉,不一定是事实。既然你无法确定一件事到底多困难,不如假设它并不困难,因此你能够完成它。你可以给自己鼓劲,对自己说:“你会成功,坚持!””不试一把,永远不会知道结果。“等等。这些话可以对付低落的情绪,可以战胜垂头丧气的状态。
6.对他人许诺
对他人承诺,或者公开承诺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因为你不想失约,不想让别人失望。
规定最后期限,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也是一种承诺,可以极大地推动事情的进展。
年初,我们演讲俱乐部就设置了一个“百日之约”,大家把目标都写下来,晒在微信群里,相当于公开承诺;也设定了截止日期,很多人都开始行动并坚持下来了,完成了当初的目标任务。
这六个实用的方法,也可以组合起来使用。最后,希望大家多多使用,告别拖延症,成为高效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