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第一天和K去岳阳开展了一场特种兵式的旅游,吸引我们的当然是洞庭湖和岳阳楼。看高铁,路程不过一小时,而且票很多。犹豫了一会儿,因为单程票价为99.5,我们俩一天之内光是高铁费就需要400元。K不屑一顾,表示不用考虑这点钱。难得他愿意出门,我咬咬牙还是订了。略心疼。
打车去高铁站,下了高铁站打车去岳阳。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小城市,我们的每一步都是打车,这前前后后也花了一两百。这可能还算好的,光是岳阳楼的门票就要70元。我在小红书上各种搜索,大多数人都说这个钱不值得花,就一栋三层小楼而已。我原本打算在门口瞻仰下算了,K大手一挥:“来都来了,不进去岂不是有点傻?”于是大度地买了两张票,拉着我进去了。
就是在这一刻,我深刻理解到为什么有人说老师身上有股穷酸味。想想看,老师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只有两三千,平时也没机会接触到大钱,压根也没什么挣钱渠道。长年累月地跟着一群孩子待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视野也很难开阔。相比之下,K在外面的公司上班,收入比我多,也切切实实地出入过一些高端场合,见识过一些会赚钱的人,自然不会把这点小钱放在眼里。而我,不知不觉间,会把每一笔小钱对应到一个月的可怜的托管费等具体工资上,久而久之就变得抠抠索索起来。惭愧,三十多岁的人了。
在旅游这个背景之下,人也会无意识地变得愿意花钱起来。出于好奇,我买了一杯湖南的芝麻豆子茶,10元,开水冲兑,却不知即便在高铁站的商店里,一大袋也只需要十元。那个瞬间,我想起前不久看过的一个湖南作家写的《一个村庄的食单》里就提到了这种我从未见过的茶水,本能地想去尝一尝。味道很一般,但也许在贫困年代里,用它来待客总胜过寡淡的白开水。同样出于新鲜感,我在景区的文创店里买了一支价值65的钢笔,K花30买了一个大概成本5元的岳阳楼模型。
另外一个需要门票的景点是圣安古寺,据说历史长达千年,于是非佛教徒的我们也各自掏了20元进去。这是我第一次注意到寺庙见证了很多人的心事: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一进到大雄宝殿就立马跪下,虔诚地磕了三个头;一位中年妇女举着伞扶着一个年轻的眼眶红红的女孩子沉重地走在古寺的台阶上……许愿树上挂满了红色的带子,香炉里烟熏火燎,每一根香至少对应一个生活难题。为了看到这个城市的全貌,我们又加了十块钱登上了万佛塔,领略了洞庭湖的烟波浩渺和氤氲水汽。
尽管没有留下来住酒店,但我们还是花了接近一千块钱。对于一个贫寒的老师来说,确实不是小钱。所以,通往远方的道路价格不菲啊,旅行终究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
2024年6月11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