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痛恨那些“别人家的孩子”。我实在想不通一个人为什么可以又学习好,字又写的好,长得又可爱,又懂礼貌看到谁都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得叫,又会画画会弹琴会做奥数题,又能当班长当学习委员当文娱委员当体育委员,简直小小年纪就是“人生赢家”。
小时候,面对这些“别人家的孩子”,我特别喜欢和他们一起玩斗地主,因为只有在那个时候,我才可以指着他们的鼻子大骂:炸弹!炸死你丫的!
十几年过去了,“别人家的孩子”都长大了:
他们有的继承了父母的企业成了公司CEO,每天开着黄金版兰博基尼到处把妹,成为了人生赢家;
有的毕业后混圈子玩创业,两年就融资两个亿,每天西装革履出入沙龙和论坛与大自己几十岁的大佬们举杯共饮成为人生赢家;
有的努力考个清华北大毕业后进入世界五百强没日没夜工作一年升了两次title,加了两次工资,涨了十公斤脂肪,成为人生赢家;
还有的妹纸颜值高、身材好、G罩杯,嫁入豪门,一下子生个二胎,于是年纪轻轻每天在家奶孩子搓麻将成为人生赢家。
而我呢,我还在每天无病呻吟着写着公众号文章,读着各种无用的“闲书”,我还在每天为上班遇到的各种凡事抱怨不已,我还在做着关于文艺的白日梦,和这些“人生赢家”比起来,我简直是地下十八层的井底之蛙啊!
但是,难道“人生赢家”这个词汇,只能来自他人和社会的赋予?
难道“人生赢家”就一定是“男人成大款,女人榜大款”?
难道“人生赢家”就一定以金钱、财富、权力为唯一衡量?
要是真的如此,那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浅薄成什么样子了啊!
这几年,凡我去过的国内机场的书店,必定在最显眼的目的放满了《马云传》、《刘强东传》、《乔布斯传》此类有关财富大佬的书籍,而找不到任何一本与文学、历史、哲学等等相关的书。
而我去年也去了日本东京和大阪的机场书店,那里摆放着的都是有趣的连环漫画,或者是东野圭吾、村上春树之类的当红作家 的小说。当然,关于财富、商业的书也有不少,但它们也只是作为类目之一,稳妥地摆放在那里。
对比国内的机场书店,和日本的机场书店,也许这就代表了两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前者激进、浮躁、单一,将对“财富与权力”的渴望上升到了金字塔的顶尖;
而后者,已然成熟了不少,包容、多元、任何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中获得成功,任何一个行业都值得被记录和赞扬。
当然,我也热爱财富,我也希望成为有钱人,我也希望能拥有足够大的权力,能让我去完成自己的大理想。
但,我对财富和权力的热爱、向往,终究还是抵不过内心的喜好——我对所有的财富与权力的追求,都必须基于我的兴趣、我的理想之上——财富与权力绝不是我的理想,它们顶多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的副产品。
是的,财富与权力绝不是我的理想,它们顶多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的副产品。
所以,什么样的人才是人生赢家?
回想一下,五十年前,一百年前,五百年前,那些被人们记住的,那些影响、改变了今天的世界的人,又有几个是在当时就拥有权力与财富的人?
梵高是人生赢家吗?贝多芬是人生赢家吗?马克思是人生赢家吗?图灵是人生赢家吗?海明威是人生赢家吗?约翰列侬是人生赢家吗?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生赢家吗?按照现在的价值观,他们都不是。他们活着的时候,没有财富,没有叱咤风云,没有比自己小二十岁的漂亮女朋友,他们就是几个文艺loser。
可是,他们却改变了这个世界,这点毋庸置疑。
当然,也许你会说:我只追求现世的成功,我可不管死后会不会留名千古或者遗臭万年。
那么,难道你觉得以上这些人在他们生活的时代里,不成功吗?
他们确实没有成为亿万土豪,没有成为国民老公,但梵高成功地用绘画表达了自己对于世界的思考,他当然成功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波澜壮阔,他当然成功了;贝多芬用一个个音符表达了自己对于声音的一切想象,他当然成功了。
他们不但成功,而且他们乐在其中,他们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沉溺与专注中度过,他们拥有这样的人生,他们难道不是“人生赢家”?
当然,我不是反对大家去追求财富:毕竟,对财富的渴望,正是我们每个人自我进步的驱动力;也是我们这个时代蓬勃发展的驱动力。
我只是想说,对于财富和权力,我们应该看的更淡一些,它们只是世界存在的万物之中,普普通通的组件而已。
一个伟大的时代,绝不应该浮躁而单一。我们可以追求的事物太多了,值得我们探索、超越的事情也太多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比财富更重要的事情:
比如,
每天早点回家:用你追求物质财富的时间,去和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好好相处;
每天早点回家:从繁杂的应酬和报表中抽离出来,读读书,让自己和自己说说话。
每天早点回家: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写书、画画、弹琴、雕刻,或是其他。
当你朝着你的内心的方向去做,你不仅不会感到迷茫、压力与苦恼,
而且,还会在不经意间获得理想带来的副产品:那些世俗意义上的财富、和权力。
你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