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主要讲了三方面的事情,一是师道精神,二是人生的四种修练方式,三是文与质。
谈到过去的道,在人文世界的道中,就有这三道:一个是“君道”,讲究如何领导,如何当家长,如何当国家的领袖,乃至如何当一个班长,这都是“君道”。其次是“臣道”,就是说我们怎样做一个忠实的部下,怎样帮助人完成一件事。再其次“师道”。中国过去文化中,这三道是合一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对于学生是负了一辈子的责任。
明朝的方孝孺,永乐帝要杀他的时候,他为了要作忠臣,不怕死,他说充其量灭我的九族,而永乐偏偏要杀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老师的家族,认为老师没有教好。在古代可见这种师道精神。现代社会老师不像以前那么受人尊重,教师地位的提升还是在十几年前国家颁布了一些政策,提高了教师的待遇之后,才慢慢有所好转。但因教师的收入普遍不高,教学质量的好坏就要看老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所以每个人都很感慨也很希望在自己求学阶段遇见一个好老师(人生的启蒙老师),但这种事往往可遇不可求。而自己则比较幸运,在初中阶段遇见了人生的精神导师,一直伴随我走过长长的二十年人生路程,直到去年中秋辞世。他是下放到我们学校的代课老师,是钱钟书的学生,是蒋经国身边的特务,是影响了我前半生的精神导师。后来在工作中又结交到两个高人,一位是自己的人生导师,其精通心理学、医学、国学,在各个领域里有着过人之处,我的游泳(四种姿势)都是他教会的,我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问题,他都给予了我很深刻的指点。另一位对西方学识非常精通,特别是经济学领域,其为人低调,宅心仁厚,于是拜为师傅。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则是讲了人生的四种修炼方式。入则孝,在家的时候孝顺父母,把父母当作修炼的对象;出则弟,出门靠朋友,把朋友当作兄弟姐妹一样对待,把他人当作修炼的对象;谨而信,谨慎而有信用,把事情当作修炼的对象;泛爱众而亲仁,是指内心的修炼。
南怀谨先生在民国时候跑四川,认识一个大居士。这个大居士去世以后大家去吊唁,就问这个居士的孩子,你父亲是大成就者,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您父亲,跟一般人有什么不同?这个孩子就说,“我爸爸呀,跟一般人没啥不同,他就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叫视众生如子女,他觉得众生都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但这个不算了不起。第二件事,我觉得我爸爸有点了不起。就是视子女如众生。对待自己的孩子就跟对待众生一样。”
这种培养对世界的爱,对他人的爱,就是来自于完善的人格。当你的内心拥有了完善的人格,你才有能力去关爱这个世界上,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那些人,所以孔夫子说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内心的修炼。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当你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修炼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来学习一些文了。文,它是和质相对的。“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是外在的表现,质是内在的淳朴。
生活和工作是最好的修行道场,王阳明说政事虽剧,即是学问之地,因为修己治人,本无二道。
当我们修炼好以上,然后还有剩余的精力,那么爱作文学家也可以,爱作科学家也可以,爱作艺术家也可以,爱作别的都可以,那是你的志向所在,兴趣问题,可以量力而行,各听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