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瓯南
◇又一位名将
樊於期征战失利的消息还挥之未去,嬴政又很快地组织了第二次进攻。
在嬴政心中,是不允许失败的,他要完成他的霸业,必须给对手以重创。
樊於期逃到燕国了,这会儿嬴政还正在用重金悬赏他呢,自然是不会再用樊,秦国的将领换了,新将领的名字叫王翦。
应该说,这回李牧遇到他真正的对手了。
王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著名将领,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之前我们也说过,李牧也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名将与名将之间的战争是值得期待的。
如果了解一下王翦的少年时代,那对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将就不足为奇了。
就像商鞅从小就喜欢法律之类的东西一样,王翦小时候非常喜欢军事。
喜欢军事,这是王翦少年时代的爱好(少而好兵),这个爱好最终也成就了王翦辉煌的人生。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战争,王翦是功不可没呀!
公元前232年,嬴政又一次攻赵,他命王翦为将军,希望他能一举灭赵,王翦带着嬴政的嘱托和士兵出发了。
抵达赵国边境后,王翦下了作战部属,不同的是,这次他并没有走王龁、樊於期的老路,而是重新制定了新的作战方案。这个新的方案确实要比之前的两位将领高明的多,这就是王翦能成为一代名将的原因吧!
秦军部队被分成了两部分,王翦的目的已经很清楚了,他要兵分两路进攻赵国。
他吩咐道,让一部分兵力由邺地北上,横渡漳水,进攻赵都邯郸。
而另一部分则是由他亲自带领,由上党地区出发,直逼井陉。
王翦确实很有心计,如果这两部分军队都能取胜,那赵国便会腹背受敌,这样灭掉赵国就很容易了。不过他的对手李牧也不是吃软饭了,王翦的战略构想很快就会被现实冲破。
应该说,王翦的想法还是不错的,但他忽略了环境在战争中的影响。
邯郸毕竟是赵国的都城,所以不管是防御能力还是士兵的战斗力都不会弱了。让我们来看一下赵都周边的地理环境。
邯郸城的南面,既有漳水河,又有赵修筑的长城,这样一来,秦军想攻破邯郸就有些困难了。更要命的是,赵国的领军人物可是李牧呀!
◇李牧的对策
在看透了王翦的招式之后,李牧开始筹划他的对策。
经过分析,李牧果断地指出,对于南面的秦军,采取只守不攻的策略,而北面的秦军则要全力攻打。李牧心里很清楚,凭借邯郸城的地理优势,只要人往那一站,任他秦军如何进攻,守住城门还是不成问题的。
邯郸士兵由副将司马尚带领,李牧在给他布置任务时,特意叮嘱他说,你的部队只要好好地邯郸给守住了,只要能把秦军的进攻打退下来,你的任务就完成,切记,勿主动攻击敌人。
而对于北边的秦军,李牧则亲率兵马,与之决战。
两位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所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在他们之间,必定是少不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的!谁胜?谁负?那就要看谁更有战略眼光了。
战争开始了。
两边士兵都是由主将亲自率领,并且主将都是一直冲锋在前。看到这一情形,双方士兵士气大振,个个势如破竹。刹时,喊杀声一片。
一场战争的胜负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士兵的战斗力,将领的军事指挥能力及自然环境的差异都会决定战争的优势倾向哪边。当双方士兵都斗志昂扬,将领都独具慧眼时,那么这样一场战争,绝对是一场值得一看的战争,胜负的关键就在环境了。
秦军是来攻打赵国的,他们对秦国的地势较熟悉,但到了赵国就不一定了。
而李牧就不一样了,他生在赵国,对赵国的地势当然了如指掌。这就让他占据了地利,而王翦就是在这方面吃了大亏。
一场激战过后,赵军打退了秦军的进攻,李牧又一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王翦失败了。
不过他还有南面的军队仍在进攻邯郸呢,现在,王翦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这支军队上。
李牧却没有给他翻身的机会。
战争胜利后,李牧立刻带着他的军队赶回了邯郸,与在邯郸守城的司马尚秘密会师。这时,李牧下令,对秦军发动进攻。
一直都在防守的赵军一听说要进攻了,个个都憋足了劲,他们受够了只守不攻的憋屈,出来杀几个人,哪怕自己是死在战场上也值。
我想大家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一件事情的失败必然会牵连到另一件与之相关的事。比如说,一次考试,第一场数学没考好,那么下面的一场考试你整个的心思都不会在考卷上,纵然是你认真做会考好,或许你也不相信了。
秦军现在面临的就是这么个情况。
由于没有做好消息的封闭工作,北路秦军失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正在攻打邯郸城的南路秦军那里。这下可不得了了,本来就胜望不大的秦军听到这个消息后更胆怯了,他们心想连大将军王翦亲自率领的军队都失败了,我们会是赵军的对手吗?
军心开始动摇!
这也注定了秦军的失败。
勇猛的赵士兵在李牧的指挥下对城外的秦军发起了进攻,这可着实让秦军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没料到赵军会对他们发动突然袭击,一时没反应过来,赵士兵刚攻到他们的驻扎处,这些秦军便纷纷撤退了。李牧可以说是不战而胜,不过那些个想杀人的赵军可就要失望了。
秦国的进攻又一次失败,这一切可以说是李牧的功劳,按理说赵王该好好奖赏李牧,并且要重用他的,不过最后,李牧却被赵王杀了(想知道原因就接着往下读吧)!
◇灭赵开始
公元前229年,这一年是秦开始统一中国的第二年。
这一年,赵国继韩国被灭后,成为了秦国的第二个目标。
而赵国在艰难地撑过了三个年头后,也终会在这一年走向尽头。
王翦又准备好要攻打赵国了。
经过了三年的时间,王翦的信心又重新占据他的心扉,他相信他这一次定能打败李牧,洗血这三年来的耻辱。
事情的结局是,王翦最终打败了李牧,却是以另一种方式。
一个人要是比你强大,那么你超越他的几率并非没有,却微乎其微。
王翦骑着战马,挥舞着马鞭出发了。这一次,他是抱着一定要打败李牧的决心去的。三年来,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更加努力地读兵书、练兵法,其目的只有一个,打败李牧。现在,他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
当王翦接到嬴政交给他的再次攻打赵国的任务时,他欣喜若狂。但表面上却表现的很淡定,他明白这次机会是嬴政给他的,他绝不能再失败,否则的话,他也只能走樊於期的老路。他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这次一定要打败李牧,让嬴政看到自己的能力,重新取得嬴政的信任。
王翦带着这样的信念走了,一般来说,能有这种信念的人他的人生应该会很顺利,但很无奈,老天似乎很偏袒李牧,残酷的事实让王翦不得不改变他的策略。
王翦再次与李牧交锋时,李牧的气势让他的信念顿时消去大半。此时,他的必胜信念也被这种气势打压了下去,李牧难道真的是不可战胜的吗?
王翦与李牧的这一场战争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而是陷入了僵持阶段。尽管李牧有比自己高一畴的军事才能,但王翦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周围是几十万的秦国士兵呀!再没有能力的将领也不可能在一时半会的时间里把几十万人都输掉,况且王翦并不是没有能力。就这样,王翦和李牧之间一直僵持了下去,战事没有丝毫进展。
王翦能耗下去,可他的上司嬴政可等不急了,他还要消灭其他四国呢。因此,他没有时间在这儿耗下去。不过他也听说了李牧的才能,觉得这个人是个打仗的好手,可惜他不在自己手下,不然嬴政又多了个得力的助手。在惜才的同时,嬴政也在思考着怎样把这样一个对自己统一天下有巨大威胁的人除掉。
我得不到的,你们谁也别想得到!
这时,嬴政想起了他的老爷秦昭王曾经用过的招——反间计。既然我老爷能用这一招让廉颇当不成将军,我就能用这招把李牧拉下台。
不过,在嬴政的计划里,李牧不可能仅仅是当不了将军,他只有一条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