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月雪纷飞,杜鹃花更艳。
一日四季景,谁言路漫漫?
(2)
兴安冬去后,风暖春光流。
杜鹃林中艳,朝晖画上留。
(3)
银耳炖枸杞,丹心映襟衣。
不学张良去,应是玄龄义。
(4)
无论人生如何苦短,我都认为自己应坚守修行、自律、知足、自爱,除此之外,还要一颗仁爱之心。其中的修行,要包括学业、职业、心态和德性等。故作自评于此。
清茶淡饭,随遇而安。
感恩知足,自律仁爱。
苦乐人生,恭敬贤良。
心向阳光,实不简单。
(5)
我的一位好友说:“要为后世子孙立言。”这是很不容易做的事情,因为立言,而不是跪言,需要站直身、昂起头才行,这只有眼界深邃、心有良知的人才能做到。
我说他是我房间的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能够看到一片充满绿色生机的风景,尽管那一片风景很小,如一幅油画,但它是真实的存在,似《最后一片树叶》,给人以希望。如果他那风景里的河流是奔向蓝色的大海,我愿是河中的一滴水,因为河流需要水滴。
(6)
到新的环境次数多了,适应力也就强了; 面对危机的次数多了,也就能够快速反应了。这是我的经验之谈。这两句话的另一面,就是我此生不易,感悟彼多。
(7)
林张争论的论题本身就是盲人摸象,争论争论有好处。经济论题是离不开政府、组织和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是经济论题的边界条件之一,这是事实。但我不赞成的,是争论的核心不是经济论题本身,而是以经济论题的争论为讲台,实际鼓吹经济的边界条件之一,即意识形态。
若鼓吹民主与自由,就大胆地去鼓吹,最讨厌过份地把民主与自由当成汉堡包,什么菜都可加进去。
张维迎的假设之一本身就是错的,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另一点,创新的要素不止企业家精神,言创新必谈企业家,好似企业家是一切的核心,未免太过了。
其实,这就是一个历史哲学问题,即谁创造了历史?在此处强调英雄的作用,为什么在彼处强调人民的作用?可见其哲学观本身就是混乱的,或者说是实用的,准确地说是"世用的"。
(8)
记得上大学之前,我是没有伞和雨衣的,每当下雨时上学或放学,大雨则用一块塑料布遮挡,小雨则是尽情奔跑,因为学要上,从小学到高中,我没有一次迟到或旷课。
下雨对于行路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阻碍,人总是希望自己鞋别湿了,衣服别淋着,所以容易畏行。其实如果不在意这些,把它看淡了,就会无所谓,也就会在雨中奔跑。在那些站在屋檐下的人眼里,你也许就是一个傻子,至少是缺心眼,但自己的心里却是痛快淋漓,因为你已看淡了,所以才能豁的出去。人生有的时候只有豁出去才能做成点事,如果你手中有伞,反倒不会奔跑,也就没有了雨中奔跑的乐趣。
因为没伞,我才会奔跑,所以喜欢听羽泉的《奔跑》。
(9)
齐白石曾提出“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耳”。国画的追求境界及人文精神是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的某些群体特质?绝大数人急功近利,做不到工匠精神,求似不止即可,并自我陶醉,但群体之中也有极少大智慧者,寻到世间的神韵,比如老子。
(10)
[济南雨中谢东北兄弟]
山城雨渺渺,持伞入云烟。
千佛撞晨钟,百燕衔涌泉。
艰辛真爱在,深情苍山连。
翠鸟越明湖,北上捎平安。
(11)
把自己的心灯点亮,就会有人向你的光亮处靠拢,假予时日,周边人的心灯也会点燃,照亮了你。